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姜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8-02-25 浏览次数:2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
  • 1. 进行科学探究时,不应该(    )
    A . 制定计划时,要认真讨论 B . 实施实验时,要观察记录 C . 作出假设时,要合理猜想 D . 分析结果时,要主观推测
  • 2. 人体从外界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是(    )
    A . 吃食物 B . 晒太阳 C . 做运动 D . 穿棉衣
  • 3. 人体内的活细胞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主要是靠(    )
    A . 血细胞的运输 B . 血液的运输 C . 血浆的运输 D . 血小板的运输
  • 4. 手在耳后轻压,可感受到血管的“跳动”。引起这种“跳动”的根本原因是(    )
    A . 呼吸的快慢 B . 脉搏的频率 C .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D . 动脉管壁的收缩和舒张
  • 5. 用显微镜观察(放大1000倍)人血涂片上的红细胞,不会看到(    )
    A . 有的圆饼状 B . 有的哑铃形 C . 有的中间亮 D . 有的具有核
  • 6. 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间断进行的是(    )
    A . 血液的循环 B . 尿液的形成 C . 毛细血管间物质的交换 D . 尿液的排出
  • 7. 从尿液化验检查的结果,难以得出(    )
    A . 肝有病变 B . 肾有病变 C . 胰有病变 D . 心脏有病变
  • 8. 血液经过肺循环后(    )
    A . 颜色变成了鲜红色 B . 二氧化碳成分增加了   C . 尿素的成分减少了 D . 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 9. 下列具有把尿液输送到膀胱的结的是(    )
    A . 肾脏 B . 膀胱 C . 尿道 D . 输尿管
  • 10. 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
    A . 左大脑皮层 B . 右大脑皮层 C . 小脑 D . 脑干
  • 1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B . 反射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C .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管的滤过和肾小球的重吸收   D .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等
  • 12. 人体的长骨主要分布在(    )
    A . 头部 B . 颈部 C . 躯干部 D . 四肢
  • 13. 关于骨连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头骨之间都是不活动连结 B . 躯干和四肢骨之间是半活动连结 C . 肩关节是活动连结 D . 脊椎骨间是活动连结
  • 14. 俯卧撑主要锻炼的是(    )
    A . 胸大肌 B . 臀大肌 C . 腓肠肌 D . 心肌
  • 15. 最能说明狗尿糖与胰岛有关的试验是(    )
    A . 结扎狗的胰管,胰腺细胞多数萎缩 B . 用胰岛细胞提取液注射患病狗,狗尿糖得到控制 C . 切除狗的胰腺后,狗出现尿糖现象 D . 将切除的胰腺再次植入狗体内,狗尿糖现象消失
  • 16. 眼球和耳这两类感觉器官,它们的感受器分布在(    )
    A . 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 B . 角膜和耳郭 C . 视网膜和耳蜗 D . 视神经和听神经
  • 17. 与动物的行为直接相关的有(    )

    ①神经系统   ②内分泌系统  ③运动系统  ④泌尿系统  ⑤消化系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⑤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④
  • 18. 图为小明探究蚂蚁觅食行为的实验简图。实验前他的假设是蚂蚁觅食行为与食物气味有关而与颜色无关。据此假设,实验结果应该是( )

    A . 蚂蚁分布在白面粉周围 B . 蚂蚁分布在盐粉末周围 C . 蚂蚁均分布在糖的周围 D . 蚂蚁随机分布在食物周围
  • 19. 看到“1+1=”的牌子后,马戏团的小狗和幼儿园的小明都出示写有“2”的牌子。这表明马戏团的小狗和幼儿园的小明都有(    )


    A . 语言中枢 B . 后天学习能力   C . 相同的遗传因素 D . 无限的思维潜能
  • 20. 进入青春期,同学们在运动系统方面显著的变化是(    )
    A . 下肢骨增长 B . 心肌增厚   C . 大脑兴奋性较强 D . 出现月经和遗精
  • 21. 骨折后骨的愈合,主要取决于(    )
    A . 骨膜内的成骨细胞 B . 关节腔内的滑液 C . 关节囊外的韧带 D . 关节面表面光滑
  • 22.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造血”是指红骨髓能制造(    )
    A . 血浆 B . 血液 C . 血细胞 D . 血红蛋白
  • 23. 下列图片中,表示动物防御行为的是(    )
    A . B . C . D .
  • 24. 绿色植物体内的水分自下而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来自(    )
    A . 光合作用 B . 扩散作用 C . 呼吸作用 D . 蒸腾作用
  • 25. 男女内分泌腺上的不同,表现在(    )
    A . 甲状腺 B . 消化腺 C . 生殖腺 D . 肾上腺
  • 26. 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  
    A . 输卵管 B . 子宫 C . 卵巢 D . 胸腔
  • 27. 绿色开花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 . 花萼和花冠开放,露出雌蕊和雄蕊 B . 花粉在昆虫、风等协助下传粉 C . 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D . 子房发育成果实   
  • 28. 在鸟卵的结构中,雏鸟孵化所需的养分来自于(    )

    A . ①和② B . ②和③ C . ①和③ D . ③和④
  • 29. 胎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氧气来自于(    )
    A . 胎儿肺的呼吸 B . 通过胎盘来自母体     C . 来自羊膜内的羊水 D . 受精卵的储备
  • 30. 自然界中,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是依靠(    )
    A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 C . 扩散作用和燃烧作用 D . 分解作用和吸收作用
  • 31. 绿色植物茎的主干通常是由(    )
    A . 子叶发育而来 B . 胚芽发育而来 C . 胚轴发育而来 D . 胚根发育而来
  • 32. 实验表明切除蚕豆种子部分结构,不影响蚕豆种子的正常萌发。这部分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33. 图为鸡孵化的过程。错误的叙述是(    )

    A . 鸡孵化出壳需20天,雏鸡体形与成年鸡相似,但不能自行觅食 B . 从第1天至第20天的过程中,鸡蛋的质量在减轻,但体积不变 C . 鸡蛋可由母鸡或在孵化器内进行孵化,但鸡蛋必须经过了受精 D . 鸡蛋孵化过程就是鸡胚胎发育的过程,但不需要外界提供营养
  • 34. 某同学将12只蝌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大网箱罩住(如图),适宜环境下用蛋黄末喂养一个月后,发现实验组的蝌蚪不能完成变态发育。你猜测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 实验组的蝌蚪不能获得食物                B . 实验组的蝌蚪长出后肢后不能获得空气 C . 实验组的蝌蚪不能自由游动                D . 实验组的蝌蚪发育过程中不能获得氧气
  • 35. 将浸软的一粒玉米种子纵剖(如图),在剖面滴上碘液后,变蓝的部位是图中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b >填空题</b>
  • 36. 完成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相关的概念图。


  • 37. 分析下列屈肘反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手指触及钉子,【A】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沿【B】传入神经传导到【C】,再经【D】传出神经传导给【E】效应器: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完成屈肘动作;
    2. (2) 屈肘动作时,指尖有刺痛的感觉,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3. (3) 屈肘反射是反射(填“先天性”或“后天性”),当有意识控制时,反射不会发生。这表明动物的行为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
  • 38. 某同学在观察蚕豆叶表皮临时装片时看到如图视野。

    1. (1)   蚕豆叶表皮是由许多形状不规则的细胞②和成对的半月形的细胞③组成,这两类细胞中结构上的区别是细胞②
    2. (2) [①]表示的是,它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主要位于蚕豆叶叶片的表面。当蚕豆植株缺水时,此“门户”部分
    3. (3) 蚕豆光合作用时,吸收的A气体是,释放的B气体是
  • 39. 自然界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在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 (1)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描绘出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的能力,但如果该草原冬季遇鼠灾,来年春天牧草萌芽量降低,这表明
    2. (2) “草→鼠→鹰”的食物链中,的数量适当增多,有利于草的生长。
    3. (3)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进行的。
    4. (4) 热带雨林与温带草原相比,前者稳定性更强,原因是
  • 40. 某生物小组利用桑叶、樟树叶探究家蚕的取食行为。

    提出问题:

    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而不取食樟树、榕树的叶,这一表现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

    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

    1. (1) 制订计划并实施实验: ①实验用的家蚕应该选择

      A、几只            B、多只

      ②实验的变量是; 

      ③实验时,每一组家蚕的数量最好是,你这样选的理由是:

    2. (2) 观察结果:实验结果与假设相吻合,那么你得到的结论是
    3. (3) 交流讨论:家蚕只食桑叶,家蚕蛹期“作茧自缚”,家蚕的发育是发育等,这一系列行为,都由家蚕体内 决定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