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鹤壁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8-03-26 浏览次数:3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型H7N9流感病毒进行无氧呼吸 B . 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 C . 病毒H7N9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 D . 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
  • 2. 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 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变异 B . 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 . 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 . 框图④内都是异养生物,a都没有细胞核结构
  • 3. 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 .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和线粒体等结构 C . 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D .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 4. 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取的方法是(    )
    A . 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 . 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 . 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D . 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 5. 下列关于水与生命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发生癌变,其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细胞的低 B . 正在萌发的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降低 C . 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水生成 D . 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6. 下列有关氨基酸或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分子量最大的氨基酸是甘氨酸 B . 蛋白质是组成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具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C . 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将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 D . 同种生物经分化形成的不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不同
  • 7. 亮氨酸的R基为—C4H9 , 缬氨酸的R基为—C3H7 , 它们缩合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原子个数的比为(    )
    A . 11∶24 B . 9∶18 C . 11∶22 D . 10∶22
  • 8. 如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 B . 这200个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 C . 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582 D . 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
  • 9. 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之处表现在①和②两方面上 B . 如果要构成ATP,只要在①位置上加上2个磷酸基团即可 C . ③在病毒中共有4种,在人体中共有8种 D . 植物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 10. 下列图中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1. 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敛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
    A . 磷脂和蛋白质 B . 多糖和蛋白质 C . 胆固醇和多糖 D . 胆固醇和蛋白质
  • 12.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进行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 . 人的肝细胞 B . 蛙的红细胞   C .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 . 大肠杆菌细胞
  • 13. 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测得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乙所示,其相关结构如图丙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c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B . 图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C . 图丙中首先可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③ D . 能在图丙中④上观察到3H标记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 14. 右图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b表不两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 . 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 . 若b表示产生水分子的生理过程,则a、c不可能是细胞核和高尔基体 D . 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 15. 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构造复杂,与核纤层(组分为核纤层蛋白,存在于内层核膜内侧)紧密结合,成为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在核内外的物质转运中起重要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核纤层蛋白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B . 如果某个细胞表达了核纤层蛋白基因,那么它一定已经完成了细胞分化 C . 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NA聚合酶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D . 细胞核中的DNA也可以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质
  • 16. 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初始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乙装置半透膜的面积为甲、丙的一半,丙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是甲、乙的2倍。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应是 (    )

    A . 1丙;2甲;3乙 B . 1乙;2甲;3丙 C . 1甲;2乙;3丙 D . 1丙;2乙;3甲
  • 17.

    如图为甲同学进行的一项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 B步骤是观察细胞质大小及细胞壁的位置 B . E步骤滴加的是清水 C . 该实验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D . 实验前后的处理形成了自身对照
  • 18. 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如图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 B . 葡萄糖进人红细胞以图中甲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进行 C . 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对于维持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D . 胆固醇跨膜运输以甲的方式进行是因为A物质的缘故
  • 19. 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下列是有关酶的叙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酶是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②酶的合成场所可以是核糖体,也可以是细胞核

    ③ATP水解酶的作用对象是ATP中的高能磷酸键

    ④酶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分泌

    ⑤为了验证某种物质是消化酶,可用斐林试剂

    ⑥酶的组成成分中有可能含有糖类。

    A . 全部都正确 B . 有两个正确 C . 有三个正确 D . 有五个正确
  • 21.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部分物质代谢过程。对这一示意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在人体内,①、②过程可在同一细胞中完成 B . 在人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③、⑤过程所需的酶 C . 在乳酸菌体内,当④过程加强时,⑤过程会减弱 D . 在生物细胞内发生的④过程不需要H2O作反应物
  • 22.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氧含量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 . 甲图中氧含量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C . 甲图中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 . 甲图中氧含量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 23. 在下图3个密闭装置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三份种子:消毒且刚萌发的小麦种子、未消毒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及未消毒刚萌发的花生种子。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当A和B玻璃管中的水珠开始移动时,分别记录其移动速率VA和VB , 则VA<VB B . 如果B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TB和TC , 则TC>TB C . 如果B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水珠移动距离LB和LC , 则LB<LC D . 如果A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TA和TC , 则TA>TC
  • 24. 某班学生完成对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人SiO2 B . 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人CaCO3 C . 丙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 D . 丁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 25. 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t1→t2 , 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 . 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 . t3→t4 , 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 . 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 26. 下表是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据表分析,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最好选用物种2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细胞周期最长 B . a时期细胞看似静止,但核糖体、线粒体活动旺盛 C . 不同生物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比分裂期时间长 D . 植物体中并非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 27. 下图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处于图2中B—C段的可能是图1所示细胞,图1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B . 完成图2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 .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3中d所示的情况 D . 图3中a可对应图2中的B—C段;图3中c对应图2中的A—B段
  • 28.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①→④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B . 抑制DNA复制可使①→③过程停止 C . 经②④变化的细胞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呈现出酶的 活性降低,细胞核变大等特征 D . 细胞经⑤变化后,其物质运输效率提高
  • 29. 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过程b是诱导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B . 与纤维母细胞相比,经过程a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C . 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中基因组成相同;mRNA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 D . 上述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诱导干细胞和神经细胞
二、<b >双选题</b>
  • 30. 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 . 甲→乙和丙→乙过程,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 . 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三、<b >非选择题</b>
  • 31. 如图一所示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横坐标)的变化。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相关问题。

    1. (1) 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2. (2) 蟾蜍心肌细胞吸收Ca2+、K+、C6H12O6的方式相同,若抑制心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则Ca2+、K+、C6H12O6等物质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若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Ca2+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图一中所示的转运Ca2+的[]的活动。
    3. (3) 图二与图一中的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
    4. (4) 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了如下实验加以证明。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柽柳幼苗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

      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

      结果

      结论

      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完全不吸收

      柽柳从土壤中吸收岩石被动运输

  • 32. 自然界中的酵母菌种类繁多、分布很广,是人类在发酵中常用的菌种.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图一是酵母菌的结构示意图,酵母菌是(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判断依据是
    2. (2) 酵母菌繁殖时,主要进行呼吸,其发生的场所是
    3. (3) 实验室用两种方式以葡萄糖为原料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隔1h分别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三所示的坐标图。

      ①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

      ②要鉴别发酵罐中是否有酒精产生需用试剂,若有酒精,则发酵罐中液体的颜色变为

      ③由甲、乙发酵罐中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要提高酒精的产量需

  • 33. 下列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关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转化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如图一、图二。芥兰的CO2利用过程如图三,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芦荟在夜晚不能合成三碳糖,原因是缺少碳反应所需的。白天芦荟进行光合作用的CO2来源

      ②如果在白天突然降低环境中的CO2 , 这段时间内芦荟C5含量的变化和芥兰分别为。 

      ③白天,如果保持光照强度和水分供应不变,需要进一步提高芦荟的光合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2. (2) 气孔开放程度可以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导度越大,说明气孔开放程度越大。以下表格是在研究“水分对苜蓿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为一个月实验期间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请回答:

      ①根据表中数据,请分析土壤含水量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

      ②上图2表示生长于不同的土壤含水量的两组苜蓿在一天内的光合速率的变化。由图可知,土壤含水量为8.O条件下,14:OO时叶片的气孔导度(大于/小于/等于) 16∶OO时;土壤含水量为17.1条件下,在图示时间范围内,苜蓿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间点为

  • 34. 下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区细胞,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正确顺序:,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2. (2) 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
    3. (3)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A图像,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 。
    4. (4) 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区细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