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浙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2024) /第1章 有理数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导学精练】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专题1.5.数轴中的八类动态问...

更新时间:2024-12-05 浏览次数: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动态规律之左右跳跃
  • 1. 一个机器人从数轴原点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前进3步后退2步的程序运动,设该机器人每秒钟前进或后退1步,并且每步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 表示第 n秒时机器人在数轴上的位置所对应的数.给出下列结论:①;②1;③;④.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2. 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4,点B表示-1,点C表示8,P是数轴上的一个点.(1(2)(3)


     

    1. (1) 求点A与点C的距离.
    2. (2) 若PB表示点 P与点B之间的距离,PC表示点 P与点C之间的距离,当点P满足 PB=2PC时,请求出在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
    3. (3) 动点 P从点B开始第一次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第二次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第三次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第四次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依此类推…在这个移动过程中,当点P满足.PC=2PA时,则点P移动次.
  • 3. 一个动点P从数轴上的原点O出发开始移动,第1次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到达点R,第2次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2 , 第3次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3 , 第4次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4 , 第5次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3 , …,点P按此规律移动,则移动第2022次后到达的点P2022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 )
    A . -2020 B . -2021 C . 2022 D . 2023
  • 4. 如图,A点的初始位置在数轴上表示1的点上,先对A做如下移动:第一次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第二次从B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 C,第三次从C点出发向右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D,第四次从D点出发向左移动1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E,………以此类推,按照以上规律第( )次移动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0.

    A . 7 B . 10 C . 14 D . 19
二、单(多)动点匀速模型
  • 5.  


     

    1. (1) 在数轴上标出数-4.5,-2,1,3.5所对应的点A,B,C,D;
    2. (2) C,D两点间距离=;B,C两点间距离=
    3. (3) 数轴上有两点M,N,点M对应的数为a,点N对应的数为b,那么M,N两点之间的距离=
    4. (4) 若动点P,Q分别从点B,C同时出发,沿数轴负方向运动;已知点P的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运动时间为t,问:①t为何值时P,Q两点重合?②t为何值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
  • 6. 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4,点C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 (x大于0)秒.

    (1)点C表示的数是
    (2)当x=秒时,点P到达点A处?
    (3)运动过程中点P表示的数是(用含字母x的式子表示) .

     

  • 7. 如图,A,B(A在B的左侧)是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为--4,且AB=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M,N始终为AP,BQ的中点,设运动时间为t(t>0) 秒.

    1. (1) 当P,Q重合时,求t的值;
    2. (2) 当MN=AB时,求t的值;
    3. (3) 当AP=2AB时,点P,Q停止运动,此时点M,N也随之停止运动,将线段MN沿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滑动,从此刻开始,经过t秒后满足 时,求t的值.
三、单(多)动点变速模型
  • 8. 已知a、b为常数,且关于x、y的多项式-3) 的值与字母x取值无关,其中a、b分别为点A、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所示. 动点E、F分别从A、B同时开始运动,点E以每秒6个单位向左运动,点F以每秒2个单位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 (1) 求a、b的值;
    2. (2) 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E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F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3. (3) 当E、F相遇后,点E继续保持向左运动,点F在原地停留4秒后向左运动且速度变为原来的5倍.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E、F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不必写过程) .

  • 9. 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且我们将A,B两点间的距离记为AB.
    1. (1) a=,b=,AB=
    2. (2) 若点C在数轴上,且AC+BC=35,求点C表示的有理数;
    3. (3) M,P,Q三点在数轴上,点O为原点,点M表示的数为12. P,Q两点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在到达点O前,P,Q两点的运动速度分别为4个单位长度/秒和2个单位长度/秒,点P经过点O后的速度变为原速度的一半,点Q经过点O后的速度变为原速度的2倍.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OP=QM时,求t的值.
  • 10. 如下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7,点B表示的数为-1,点C表示的数为9,点D表示的数为13,在点B和点C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我们称点A和点D在数轴上相距20个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D出发,沿着“折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它们在“水平路线”射线BA和射线CD上的运动速度相同均为2个单位/秒,“上坡路段”从B到 C速度变为“水平路线”速度的一半,“下坡路段”从C到 B速度变为“水平路线”速度的2倍. 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
    1. (1) 动点Q从点C运动到点B需要的时间为秒;
    2. (2) 动点P从点A 运动至 D点需要的时间为多少秒?
    3. (3) 当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时,求出动点P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

       

四、动点往返运动模型
  • 11. 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 (1) 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
    2. (2) 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 (3) 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 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所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 12. 如图,A、B两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20、40,在 A、B两点处各放一个挡板,M、N两个电子小球同时从原点出发,M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数轴负方向运动,N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数轴正方向运动,碰到挡板后则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当两小球第一次相遇时都停止运动. 设两个小球运动的时间为t,那么:
    1. (1) 当0<t<10时,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可以表示为
    2. (2) 小杨同学发现:当0<t<10时,2MB-NA始终为定值.小杨的发现是否正确?若正确,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3. (3)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M、N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为6?请直接写答案.

       

  • 13. 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 (1) 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
    2. (2) 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 (3) 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所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五、动态中点与n等分点模型
  • 14. 如图1,已知在数轴上有A、B两点,点A表示的数是-6,点B表示的数是9. 点P在数轴上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同时,点Q在数轴上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在沿数轴负方向运动,当点Q到达点A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t秒.
    1. (1)  AB=; t=1时,点Q表示的数是; 当t=时,P、 Q两点相遇;
    2. (2) 如图2,若点M为线段AP的中点,点N为线段BP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V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线段MV的长;
    3. (3) 如图3,若点M为线段AP的中点.点T为线段BQ中点,则直接写出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的线段MT的长.

       

  • 15. 如图,已知A,B(B在A的左侧)是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为4,且AB=6,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M,N始终为AP,BP的中点,设运动时间为)秒,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

    ①B对应的数是2; ②点P到达点B时,t=3;③BP=2时,; ④在点 P的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不变.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到点B停止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P、Q两点的距离为d(x0)个单位长度.
    1. (1) 当 时, .
    2. (2) 当P、Q两点中有一个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求d的值;
    3. (3) 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直接写出d的值;
    4. (4) 当d=5时,直接写出t的值.

六、动态定值(无参型)模型
  • 17. 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a、b,且a、b满足| 

    1. (1) 如图,求线段AB的长;
    2. (2) 若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x是方程 的根,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BC,若存在,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 (3) 如图,点P在B点右侧,PA的中点为M,N为PB靠近于B点的四等分点,当P在B的右侧运动时,有两个结论:①PM-2BN的值不变; 的值不变,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正确,请判断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
  • 18. 如图,射线OM上有三点A,B,C ,满足OA=40cm,AB=30cm,BC=20cm.点P从点O出发,沿OM方向以2cm/秒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CO上向点O匀速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O时,点P,Q停止运动.
    1. (1) 若点Q运动速度为 3cm/秒,经过多长时间P,Q两点相遇?
    2. (2) 当PB=2PA时,点Q运动到的位置恰好是线段OB的中点,求点Q的运动速度;
    3. (3) 自点P运动到线段AB上时,分别取OP和AB的中点E,F,求的值.

       

  • 19.    

     

    1. (1) 问题一:如图1,数轴上的点A表示2,点B表示5,点C表示7,易得2+5=7,我们记为A+B=C.

      现将数轴的原点向左拖动1个单位长度,如图2所示,此时A+B=C还成立吗?若不成立,怎样移动点C就能使之成立?
    2. (2) 若将数轴的原点向左拖动x个单位长度,为了使A+B=C成立,应该怎样移动点C'?
    3. (3) 若点A表示m,点B表示n,点C表示t,如果m+n=t,那么仍然有A+B=C.现将数轴的原点向左拖动x个单位长度,①为了使A+B=C成立,应该怎样移动点C?②为使A+B=C成立,应该怎样移动点B?
    4. (4) 问题二:如图3,数轴上的点A表示-3,点B表示1,点C表示5,易得-3+5=2×1,我们记为A+C=2B.

      现将数轴的原点向左拖动x个单位长度,A+C=2B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5. (5) 若点A表示m,点B表示n,点C表示t,当m,n,t满足什么关系时,都能使A+C=2B成立?
七、动态定值(含参型)模型
  • 20. 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结合.一般地,数轴上越往右边的点表示的数越大,例如:若数轴上点M表示数m,则点M向右移动n个单位到达的点N表示的数为m+n,若点M向左移动n个单位到达的点表示的数为m-n.如图1,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0,点B与点A距离18个单位,且在点A的左边,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 (1) 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点P表示的数为. (用含t的式子表示) ;
    2. (2) 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

      ①求点P运动多少秒追上点Q?②求点 P运动多少秒时与点Q相距6个单位?并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

    3. (3) 如图2,若点P,Q以(2) 中的速度同时分别从点A,B向右运动,同时点R从原点O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是否存在常数m,使得QR-OP+mOR为定值,若存在,请求出m的值以及这个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其中QR 表示数轴上点Q与点R之间的距离,OP 表示数轴上点O与点P的距离,OR表示数轴上点O与点R的距离. )

  • 21. 已知a、b满足 , 且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C.

    1. (1) 则a=,b=,c=.
    2. (2) 点D是数轴上A点右侧一动点,点E、点F分别为CD、AD中点,当点D运动时,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其值;
    3. (3) 若点A、B、C在数轴上运动,其中点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A和点B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和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请问:是否存在一个常数m使得m·AB-2BC不随运动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若存在,请求出m和这个不变化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八、数轴折叠(翻折)模型
  • 22. 平移和翻折是初中数学中两种重要的图形变化,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处,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的数是

    2. (2) 一个机器人从数轴上原点出发,并在数轴上移动2次,每次移动2个单位后到达B点,则B点表示的数是
    3. (3) 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1,点P从5出发,若P,A两点的距离是A,B两点距离的2倍,则需将点P向左移动个单位.

    4. (4) (二)翻折: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的运动.

      若折叠纸条,表示-3的点与表示1 的点重合,则表示-4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

    5. (5) 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点A在点B的左侧,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折痕与数轴相交于表示-1的点,则A点表示的数为
    6. (6)  在数轴上,点M表示是的数为4,点N表示的数为x,将点M,N两点重合后折叠,得折痕①,折痕①与数轴交于P点; 将点M与点P重合后折叠,得折痕②,折痕②与数轴交于Q点. 若此时点M与点 Q的距离为2,则x
  • 23. 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

    1. (1) 若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5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
    2. (2)  若1表示的点与-5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

      ①13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      重合;
             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2(A在B的左侧) ,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求A、B两点表示的数是多少?

  • 24. 综合与探究

    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结合. 请借助数轴,结合具体情境解答下列问题:

    1. (1) 平移运动:一机器人从原点O开始,第1次向左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右跳2个单位,第3次向左跳3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当它跳完5次时,落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当它跳完2024次时,落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
    2. (2) 翻折变换:①若折叠数轴所在纸条,表示-1的点与表示 3的点重合,则表示5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②若数轴上D、E两点经折叠后重合,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2024(D在E的左侧,且折痕与①折痕相同),则D点表示,E点表示.③一条数轴上有点M、N、P,其中点M、N表示的数分别是现以点P为折点,将数轴向右对折,若点M对应的点M'落在点N的右边,并且线段M'N的长度为3,请直接写出点P表示的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