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地理中考第三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18 类型:三轮冲刺
一、选择题
  • 1. (2024·扶绥模拟) 下图是经纬网图,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③位于北寒带地区 B . ②③位于同一纬线上 C . ②③位于东半球 D . 都位于南半球
    2. (2) ①地位于④地的(   )
      A . 东南方 B . 西南方 C . 西北方 D . 东北方
  • 2. (2024·昆明会考) 浩瀚星空,飞天逐梦,中国航天员再次出征探苍穹。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 )
      A . 东北 B . 西北 C . 东南 D . 西南
    2. (2) 航天员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以蓝色为主,原因是地球表面
      A . 大部分被森林覆盖 B . 大部分被陆地覆盖 C . 大部分被海洋覆盖 D . 大部分被湖泊覆盖
  • 3. (2024·德庆模拟) 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于6月8日至11日,在四川宜宾举办。家住西安的赵先生将乘坐飞机前来参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西安的地理位置是(   )
      A . 34.4°N,109.4°E B . 34.4°N,109,4°W C . 34.4°S,109.4°W D . 34.4°S,109.4°E
    2. (2) 关于宜宾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地区 B . 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C . 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D . 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地区
    3. (3) 赵先生将乘坐的航班从西安起飞后,往(   )方向飞抵宜宾。
      A . 西北 B . 东北 C . 西南 D . 东南
  • 4. (2024·钦州模拟)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地的生存法则。下图为昼与夜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规律是( )
      A . 物影变化 B . 昼夜更替 C . 四季更替 D . 纬度差异
    2. (2) 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早开始一天劳作的地点是( )
      A . B . C . D .
  • 5. (2024七下·交城期中) 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中山站等地执行科学考察任务,预计2022年4月返回国内。读“雪龙号科考航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雪龙号出发当天,上海(   )
      A . 昼长夜短 B . 昼短夜长 C . 昼夜等长 D . 出现极昼
    2. (2) 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   )
      A . 南极地区处于冬季,冰层厚,有利于冰层取样 B . 南极地区冰雪全部融化,安全性高,便于通行 C . 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方便观测极光 D . 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适合作业
    3. (3) 关于南极与北极地区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②南极地区主要是大陆,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

      ③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被海洋覆盖

      ④对南、北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都以7、8月份最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6. (2019·玉林模拟) 下图描绘了“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的稻田耕作景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景象多发生在我国的(   )
      A . 北方地区 B . 西北地区 C . 青藏地区 D . 南方地区
    2. (2) 春分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及我国昼夜长短情况是(   )
      A . 赤道,昼长夜短 B . 北回归线,昼夜平分 C . 赤道,昼夜平分 D . 北回归线,昼长夜短
  • 7. (2024八下·松原期中) 山药是缠绕性藤本喜光植物,幼苗期不耐寒,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读图“华北地区某山药种植基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季最容易遭受泥石流灾害威胁的是( )
      A . B . C . D .
    2. (2) 甲、乙、丙、丁四地中,种植山药的自然条件最好的是( )
      A . B . C . D .
    3. (3) 图中地形最大高差可能为( )
      A . 120m B . 160m C . 190m D . 200m
  • 8. (2024·华蓥模拟) 下图是某河流上游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该河上游地区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人口密度小,是当地的饮用水水源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 240米 B . 380米 C . 470米 D . 560米
    2. (2) 该河上游地区适宜( )
      A . 发展航运 B . 种植小麦 C . 生态旅游 D . 水产养殖
    3. (3) 该地进行开发建设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有( )

      ①地处水源区,生态保护要求高;②地形崎岖,开发难度大;③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④居民点密集,占用过多农业耕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9. 【海洋资源开发主题】

    2023年11月,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举办,海洋牧场经济备受关注。图为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的内海和第一大岛屿分别是( )
      A . 渤海、海南岛 B . 台湾海峡、海南岛 C . 渤海、山东半岛 D . 琼州海峡、台湾岛
    2. (2) 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有( )

      ①海水温度适中②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③海域跨越寒、温、热三带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0.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来,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海陆兼备的大国特点使我国( )

      ①对外交通和贸易便捷 ②气候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特征

      ③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④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较为齐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保护祖国山青、海蓝的可取措施是( )
      A . 移山填海、发展养殖 B . 大量使用农药、稳产增产 C . 收集污水、灌溉良田 D . 垃圾分类回收、节能减排
  • 11. (2024八上·砚山期末) “深耕蔚蓝,向海图强”。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目前立体化养殖的智能网箱和多功能海上平台的发展利用,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发展多种海洋产业,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②扩展渔业立体空间,提高渔业产量

    ③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

    ④建设好海洋牧场就能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2. (2024七上·龙岗期末) 据联合国气候小组的一份报告称,到 21 世纪末,全球平均海面温度可能升温 3.2 到 5.4℃ , 气候变化可 能导致海洋动物数量减少 15%,全球海域渔业捕捞量预计减少 21%-24%,据此完成 下列小题。
    1. (1) 导致全球海域捕捞量减少幅度最大的自然原因是( )
      A . 过度捕捞 B . 污水排放 C . 气候变暖 D . 气候变冷
    2. (2)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 ”,下列符合海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 . 大规模填海造陆,开展城市建设 B . 大量砍伐红树林,发展水产养殖 C . 加大捕捞力度,争取提高捕鱼的产量 D . 实施休渔制度,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 13. (2024八上·龙湖期末) 2023年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渤海是我国内海,其沿岸的长芦盐场海盐产量居全国第一。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长芦盐场海盐生产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
      A . 水能资源 B . 油气资源 C . 化学资源 D . 生物资源
    2. (2) 2023年5月1日至8月16日,我国大部分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
      A . 保护渔业资源 B . 维护海洋权益 C . 发展海洋旅游 D . 减少海洋污染
    3. (3) 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以下可行性措施有( )

      ①深化执法监管                        ②健全预警监测

      ③加大废水排放                 ④加强保护修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的华为公司是拥有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群的民营企业,业务产品全面覆盖手机、移动宽带终端、终端云、新能源汽车等,凭借自身的全球化网络优势、全球化运营能力,致力于将最新的科技带给消费者,让世界各地享受到技术进步的喜悦,以行践言,实现梦想。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华为公司总部位于图中的(   )
      A . 辽中南工业基地 B . 京津唐工业基地 C .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 .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 (2) 华为公司把大批新能源汽车从深圳运到大连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为(   )
      A . 公路运输 B . 铁路运输 C . 海洋运输 D . 内河运输
  • 15. 云南的蔬菜一年四季丰产,年外销超过2000万吨;咖啡产量占全中国的99%,香飘海内外:鲜切花年产180亿枝,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平均人手2枝…云南在为世界贡献美和浪漫的同时,也有利于

    ①增加就业机会                ②增加农民收入                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④扩大耕地面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2024七下·昭平期中) 猴面包树喜热耐旱,干季完全落叶,湿季时大量储水在树干中,果实可食用,被称之为“生命之树”。请结合材料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猴面包树生长在图右中的气候区是(   )
      A . B . C . D .
    2. (2) 图左照片拍摄地为坦桑尼亚,其拍摄的月份可能是(   )
      A . 5月 B . 7月 C . 9月 D . 12月
    3. (3) 在坦桑尼亚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 热带雨林 B . 水上看书 C . 赤道雪峰 D . 极光
    4. (4) 乙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是(   )
      A . 撒哈拉沙漠 B . 西部沙漠 C . 塔克拉玛干沙漠 D . 内夫得沙漠
    5. (5) 根据坦桑尼亚的自然环境判断,其传统民居为(   )
      A . 窑洞 B . 混泥草屋 C . 青瓦房 D . 土楼
  • 17. (2024七下·南宁期中) 马赛族是东非著名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最南到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S),最北到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下图左是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及马赛人迁徙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马赛人的迁徙说法正确的是(   )
      A . 5-10月越过赤道向北迁徙 B . 11月至次年3月主要在基塔莱放牧 C . 6-10月主要在多多马放牧 D . 11月至次年4月越过赤道向北迁徙
    2. (2) 马赛人居住的传统民居是茅草屋,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满茅草,下列有关该民居与气候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①植被多为茅草,可提供建筑材料    ②民居易于搭建,适合游牧生活

      ③降水终年丰沛,有利于排水    ④当地气温较高,利于通风透气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