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春季】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07 奇妙的世...

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

更新时间:2024-05-11 浏览次数:12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元主题阅读
  • 1.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大自然畅想曲

    佚名

    ①大自然就像____美丽的小诗,也像____五彩的童话。

    ②“蓝天白云飘,太阳微微笑……大自然的景色多美好[a]……孩子们在练习唱《春光好》。杨柳听了,得意地照了照“镜子”,梳理一下那动人的“秀发”,向小草、小花展示它那婀娜多姿的“身材”。

    ③“知了,知了[b]……”蝉在枝头兴奋地展示着它那美丽的歌喉。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同时,也被让妈妈流连忘返的地方迷住了一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漂浮着一朵朵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荷花翩翩起舞,好像在告诉人们,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舞蹈家。

    ④“沙沙沙,沙沙……”银杏树的叶子就像一把把金黄的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而隐居在树下的两位歌唱家——蟋蟀和蝈蝈,____、____,远远近近,组成一部宏大的自然交响乐。

    ⑤“呜——呜——”随着呼啸的北风,一场瑞雪悄然而至。清晨,遍地洁白,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孩子们嘻嘻哈哈地在这天然的纯白地毯上打雪仗、滑雪[c]……一群可爱的孩子在一望无际的雪地里追逐着,他们是那么自由,那么欢快!

    ⑥我爱大自然,爱它的春光明媚,爱它的蝉声阵阵,爱它的叠翠流金,爱它的银装素……

    1. (1)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A.一声声 B.一篇篇 C.一首首 D.一阵阵

    2. (2) 第②自然段中的“镜子”指,“秀发”指
    3. (3) 文中a处的省略号表示;b处的省略号表示;c处的省略号表示

      A.重复词语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引文的省略

      D.说话断断续续

    4. (4) 短文的第④自然段从两个角度来进行描写,从而展现了
  • 2. 课外阅读。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悠悠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 (1) 作者抓住了庐山云雾两个特点来介绍。
    2. (2) 第2自然段介绍了的四种形态的云雾,它们分别像
    3. (3) 庐山的云雾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发挥想象,仿照第3自然段的句式写一写。
  • 3. 课外阅读。

    慕田峪观云海

    那天清晨,小雨刚刚扫过慕田峪,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的潮意。我与朋友沿着登城步道拾级而上,阵阵雾气迎面扑来,愈往高,雾愈浓。我们登上了长城,凭高远眺。方圆几公里全是茫茫的白云。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云雾似阵阵轻烟缠绕在山腰之中。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就像置身于缥缈虚幻的仙境里。云雾中不断传来游人的说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被这奇妙的景观陶醉了,心潮就像那云海一样起伏不定,感触万千: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多么像黄山俊秀的倩影,那挺拔苍劲的古松又多么像黄山的迎客松……我忽然想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

    我们正谈着,一大片白云慢慢飘来,把我们前面的山坡遮盖了,而连绵起伏的长城恰似一条巨龙,昂首翘尾,穿云破雾,伏在这茫茫云海上,大有奔腾欲飞之势。烽火台上,一缕青云正徐徐升起,一眼望去,真像是当年御敌报警的“狼烟”。

    一阵轻风袭来,云雾渐渐淡了,对面的山峰在一线蓝天的映衬下,格外俊秀。白色的云团在山腰浮动,墨绿色的山峦远近高低,层层叠叠,融在蓝天白云之中,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这时,一束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上,天晴了。

    阳光下,山显得更青了,云显得更白了。

    1. (1) 在文中找出符合下列意思的词语。

      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向上爬。

      形容若有若无,空虚渺茫。

    2. (2)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云的特点。
    3. (3)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远处的云雾,近处的云雾似缠绕在山腰之中。”这句话是按照的观察顺序来写的。

      ②云雾中的群山像,阳光下的群山与蓝天白云构成了。看到眼前的美景,“我们”仿佛置身于中。

    4. (4) 置身于云海之中,作者的心情怎样?他联想到了哪些景物?
  • 4.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大海的呼吸

    佚名

    大海会呼吸,是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边,飞溅起朵朵浪花。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海水浸没,沙滩和岸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悄悄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出来。

    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能不能利用潮汐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做出了肯定的回答。早在20世纪,人们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发电站。有人计算过,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大约相当于80座葛洲坝水电站一年的总发电量。

    (选自《天天爱学习》,有删改)

    1. (1)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下定义

      C.作比较 D.列数据

    2. (2) 大海的“呼吸”叫,大海“呼吸”的特点是
    3. (3) 为什么可以利用潮汐发电?
    4. (4) 人们是怎么利用潮汐的?
  • 5. 课外阅读。

    阿里山的云雾

    雨停了,在去姊(zǐ)妹潭的途中,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山间的云雾。

    大概由于刚下过雨,阿里山的千山万壑(hè),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chuò)绰的,有如笼着轻纱一般;有些地方云雾停留在山谷下面,汇成一片茫茫的海洋,黛(dài)绿的山峰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有些地方云雾只飘浮在上面,挡住山峰的上部,令你产生翠峦直插云霄的错觉。这时的云雾是静止的,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山里慢慢起风了。山风劲吹的时候,只见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这时竟成了诡(guǐ)秘的魔术师。它令原来图画似的景致变化万千,万山苍翠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忽而滚滚的云雾来了,从藏匿(nì)的山谷中汹涌而来,淹没了眼前的一切;忽而它又拂袖而去,只见袖带飘忽,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只给人留下莫名的惊愕(è)与喜悦。

    1. (1) 短文描写的对象是
    2. (2) 短文先写云雾(    )的美景,后写云雾(    )的景色。

      A.近处   B.远处   C.静止   D.动态

    3. (3) 画横线的句子中,“无所谓”的意思是(    )。
      A . 不在乎 B . 说不上 C . 不知道 D . 没有什么关系
    4.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阿里山的云雾是独特的景色,只要到了阿里山,随时都可以看到。 B . 阿里山的云雾变化万千,让人们充满了惊愕与喜悦。 C . 是风让阿里山的云雾发生了种种变化。 D . 山风劲吹的时候,云雾翻滚、奔涌、升腾、追逐。
  • 6. 课外阅读。

    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䲟鱼。䲟鱼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天生旅行家”。

    䲟鱼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的过程中,遇到饵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所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等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它便继续吸附在新“船”上。

    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 (1) 在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笨拙——    长久——    后退——

    2. (2) 䲟鱼的体型,行动,性格,尾巴
    3. (3) 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一举两得”指的是什么?请在短文中找出来。
    4. (4)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䲟鱼喜爱旅行,所以被称为“天生旅行家”。

      ②䲟鱼的“船主”指的是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等。

      ③䲟鱼有时候离开“船主”是为了得到休息。

  • 7. 课外阅读。

    神奇的印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印鱼。人们也称它为船底鱼、吸盘鱼。

        印鱼乘“船”周游大海,在行进的过程中,如果遇上了饵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它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做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般随海流漂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便继续吸附上新“船”。印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良机

      一举两得

    2. (2) 印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指的是
    3. (3) 印鱼乘的“船”指的是,印鱼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美餐,这个“美餐”是指
    4. (4) 你喜欢印鱼这种神奇的鱼吗?说说你的理由。
  • 8.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黄昏的彩云

    佚名

    一天傍晚,我外出散步,忽然觉得被笼罩在一种绮丽的景色之中了。举目远望西边的天际,我发现那玫瑰色的云块在天空不停变幻着形状一时而像巨人,时而像雄狮,时而像染了多种色彩的山峦。那橙黄的光柱透过云层,直射大地,犹如天幕拉开,一场壮美的舞剧即将开始。我在这迷人的景象中陶醉了。

    慢慢地,太阳被堆积起来的灰黑色云片遮住了。光线暗淡了下去,好像谁不小心打翻了墨汁瓶,天幕上染了一层黑色。

    渐渐地,黑云又散了。太阳把柔和的余晖洒到地面上,那光线一点儿也不刺眼。花呀,树呀,都染上了一层橘红的颜色,连我自己也成橘红色的了!沐浴在晚霞中,真是心旷神怡!我想放开喉咙唱一支歌,表达我心中难以抑制的感情;真想吟诵一首小诗,赞美这黄昏绮丽的景色。

    啊,黄昏的景色这样美丽迷人!我脑海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我们所处的时代、人生的少年与暮年,和自然界的朝霞与晚霞一样,虽然是短暂的,但它们不都是绚丽多彩、美妙动人的吗?

    我多么喜欢这黄昏的彩云!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心旷神怡:

      绚丽多彩:

    2. (2) “我在这迷人的景象中陶醉了。”句子中的“这”指什么?在短文中找出来。
    3. (3) 短文是按照顺序来描写黄昏的彩云的。
    4.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 )
      A . “笼罩”读音应为“lóng zhào”。 B . “我心中难以抑制的感情”是“无比愉悦的心情”。 C . 作者由黄昏的美丽景象联想到所处的时代、人生的少年与暮年很短暂,特别失落和感伤。 D . “我多么喜欢这黄昏的彩云!”这是作者情感的集中表达。
    5. (5) 文中画波浪线句中的“慢慢地”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 9. 阅读短文。

    西北明珠——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____)有精妙绝伦的彩塑,(____)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____花篮,采____鲜花;有的怀____琵琶,轻____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 (1) 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 (2) 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抱  摘  挎  拨
    3. (3) 短文第2~4自然段分别写的是
    4. (4) 用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他在文中的作用是。
    5. (5) 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生动了。
    6. (6) 为什么说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 10. 快乐阅读。

    朝霞与日出

        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的颜色。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绚烂的色彩。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一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

    我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不断地在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又好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了。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霞光,充满了朝气;尤其那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真没有想到,日出的景色,竟是这样的美丽!

    1. (1) 用横线画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2. (2) 朝霞和日出的顺序是     
      A . 先出现朝霞,红日才慢慢升起 B . 红日出来以后才有朝霞
    3. (3) 短文中第自然段是写朝霞的,第自然段是写日出的。我更喜欢第自然段,因为
    4. (4) 短文的题目可以用“日出”来替换吗?_____
      A . 可以,因为短文描写的对象就是日出前后的景色。 B . 不可以,因为从短文的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的重点。短文中朝霞和日出的关系是平等的,它们都很重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