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三次月考模拟卷(二)

更新时间:2024-05-05 浏览次数: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2024七下·银海期中) 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④③⑤构成 B . 血液从a端流入,b端流出,其中尿素等废物的含量明显降低 C . 如果⑤肾小管病变,c中可能出现葡萄糖,尿液也会较正常人多很多 D . 血液流经④滤过到③内的液体称为原尿,其中只是不含有血细胞
  • 2. (2024七下·榕江月考) 在肾单位里形成的尿,经下列哪个途径排出体外( )
    A . 尿道→输尿管→肾③→膀胱 B . 输尿管→肾③→膀胱→尿道 C . 膀胱→肾③→输尿管→尿道 D .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 3. 若正常人体内血糖浓度达到或超过0.16%时,会暂时出现尿糖现象。这是因为(    )
    A . 肾小囊发生炎症 B . 肾小球发生病变 C . 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有限 D . 入球小动脉病变
  • 4.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其主要原因是(    )
    A .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 . 膀胱的暂时贮存作用 C .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D . 肾单位的泌尿作用
  • 5. 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

    A . 血液B和血液A相比代谢废物减少 B . 血液B流经的血管是肾静脉 C . 肾脏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D . 肾脏位于腹腔背面,腰部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
  • 6. (2023七下·市北区期末) 根据如下表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A . 环境中氧气含量最多 B .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氧气含量多 C . 人体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 . 人体通过呼气排出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废物
  • 7. (2023七下·长沙期末) 如下表是某人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mL),其中A、B分别是( )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A

    96

    0.00

    0.00

    1.10

    1.80

    B

    90

    8.00

    0.10

    0.72

    0.03

    C

    98

    0.03

    0.10

    0.72

    0.03

    A . 血浆、尿液 B . 原尿、血浆 C . 尿液、血浆 D . 原尿、尿液
  • 8. (2023七下·长沙期末) 人体排出尿液的意义是( )

    ①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②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

    ③提供能量

    ④提供营养

    ⑤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⑤
  • 9. (2023七下·深圳期末) 学习小组对某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单位:g/100mL)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如下表中甲、乙、丙三种样品依次分别是( )

    部分成分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尿素

    0.03

    0.03

    1.0

    无机盐

    0.72

    0.72

    1.1

    A . 血浆、原尿、尿液 B . 原尿、血浆、尿液 C . 血浆、尿液、原尿 D . 原尿、尿液、血浆
  • 10. (2023七下·长沙期末) 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80L,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排尿意义的阐述中,不恰当的是( )
    A .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吸收 B . 为维持体内水分的相对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一天内形成的原尿量 C . 人体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的作用 D . 被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 11. 声波经鼓膜振动后向内传递的途径是( )

    A . 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中与听觉有关的区域 B . 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中与听觉有关的区域 C . 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耳蜗、大脑中与听觉有关的区域 D . 鼓膜、听觉神经、听小骨、耳蜗、大脑中与听觉有关的区域
  • 12. 下列关于视觉和听觉的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A . 室内光线昏暗时,看书不开灯 B . 长时间写作业后,进行远眺 C . 听到巨大声响时,及时张嘴堵耳 D . 戴耳机听音乐,声音调到最大
  • 13. (2023七下·清远期末) 2022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下列关于耳和听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B . 人的听觉产生于耳蜗 C . 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闭嘴、堵耳 D . 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容易损伤鼓膜
  • 14. (2023七下·李沧期末) 如图所示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制作的模拟眼球成像的可调节模型,图中的注水塑料球和光屏分别模拟的是( )

    A . 玻璃体、脉络膜 B . 玻璃体、巩膜 C . 晶状体、角膜 D . 晶状体、视网膜
  • 15. (2023七下·李沧期末) 下列关于耳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当遇到巨大声响时,可张口以维持6两侧大气压平衡 B . 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能通过4进入5,引发中耳炎 C . 晕车晕船与结构1、2有关,其内有能感知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D . 结构3是耳蜗,是听觉形成的部位
  • 16. (2023七下·李沧期末) 下列做法可能会影响视力的是( )
    A . 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科学作息 B .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边走路边看书 C . 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D . 不长时间看手机或玩电子游戏
  • 17. (2023七下·长沙期末) 在游览长沙远大第一高楼时,同学们乘坐电梯从1层上到57层只需要45秒。此时,人体鼓膜会感到不适。你可以通过做咀嚼动作或大口呼吸来缓解,这样做的原因是( )
    A . 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 B . 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 C . 张开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 D . 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
  • 18. (2023七下·南京期末) 下列结构中,相当于相机胶卷的是( )
    A . 视网膜 B . 晶状体 C . 角膜 D . 以上都不是
  • 19. (2023七下·赵县期末) 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的结构是( )
    A . 巩膜 B . 虹膜 C . 脉络膜 D . 视神经
  • 20. 神经元是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结合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神经元(神经细胞)由①②③组成 B . ②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内 C . 神经元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①→②→③→④ D . 神经元能独立完成反射
  • 21. (2023七下·雨花期末) “植物人”有心跳、呼吸,没有思维,不能运动,其受损的神经中枢最可能位于( )
    A . 大脑 B . 小脑 C . 脑干 D . 脊髓
  • 22. (2023七下·赵县期末) 平衡木运动员在表演时,起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
    A . 大脑 B . 小脑 C . 脑干 D . 脊髓
  • 23. (2023七下·长寿期末) 每次的太空授课,宇航员都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依靠舱内的扶手固定自己,保持“站立”姿势,给我们上课。地球上的我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调节器官是( )
    A . 垂体 B . 大脑 C . 小脑 D . 耳蜗
  • 24. (2023七下·自贡期末) 女排队员能快速敏捷的完成传球和扣球的动作,除运动系统外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B . 神经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 . 神经元能接受、传出信息 D .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 25. (2023七下·文山期末) 现在,骑乘电动车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方式,既环保、经济,又快捷、方便。但有些人骑乘电动车不戴头盔、戴耳机大声听音乐等不良行为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正确佩戴头盔可有效保护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脑干 B . 骑车人能够稳稳地骑行离不开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躯体平衡的作用 C . 骑车戴耳机不仅影响对环境的判断,伴奏的声音太大也可能导致耳蜗损伤 D . 骑车人能准确地完成刹车、加速、停车动作,离不开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三、读图理解题(共12分)
  • 31. (2023七下·高邑期末)  2022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的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 (1) 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感受器位于[]内,形成听觉的部位是[a]
    2. (2) 生活中,有些同学用尖锐的器物掏耳屎时,不小心损伤[],声音不能转化成振动,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丧失。
    3. (3) 当学校喇叭播放广播体操音乐时,同学们做出各种动作,这时耳内能感受到头部位置变动情况,主要是内耳中[③]和前庭感知的结果。运动时,同学们动作协调,并能保持身体平衡,这是[b]调节的结果。
    4. (4) 咽部发炎时,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发中耳炎,这是因为咽部与鼓室之间有[⑤]相连。
    5. (5) 课堂上,听到老师的提问,你站起来回答问题,至少需要大脑皮层的个神经中枢参与,与其他动物相比,我们能听懂声音的含义,是因为特有的中枢。
四、资料分析题(共10分)
  • 32. (2023七下·荆门期末) 某人近来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医生为他开了一张化验单,要他检查尿液,以下是检查单中的几项指标结果(指标含量单位:g/L)。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30.0

    1.0

    20.0

    0.5

    9.0

    为了让病人了解化验单中指标数据的含义,医生向他介绍了人的正常指标值,如表(g/L):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

    0

    0

    20.0

    0.5

    9.0

    注:“+”表示有红细胞,“-”表示没有红细胞。

    1. (1) 与正常人比较,该病人尿液中哪些指标是不正常的:
    2. (2) 请你依据化验结果推测该病人可能得了什么病:
    3. (3) 红细胞的功能是,如果贫血可以多吃食物补充。
    4. (4) 某个尿素分子从肝脏细胞中形成到随尿液排出体外,至少经过心脏次。
五、实验探究题(共10分)
  • 33. (2023七下·长沙期末) 某校初中部举办了生物模型制作大赛,现场有一个学生的模型制作如下图,该模型是一个模拟了人的眼球成像过程的简易装置。在距纸盒右侧圆孔的25cm处点燃一根蜡烛,可以观察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物像。

    1. (1)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空的牛奶纸盒模拟封闭的眼球;在纸盒右侧圆孔上安装凸透镜用来模拟眼球的;纸盒左侧内壁上的光屏可模拟眼球的,将纸盒正面靠左侧截去2/3,以便于观察左侧内面的成像情况。
    2. (2) 该兴趣小组成员提出一个想法;想在凸透镜的右边安装一个废弃的显微镜的光圈,那这个光圈可以用来模拟眼球的
    3. (3) 为模拟近视眼的矫正过程,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保证上图右侧蜡烛不移动的情况下,在凸透镜右侧安放了一个适当厚度的透镜(填“凹”或“凸”),使光屏上的物像由模糊变得清晰。除此之外,你觉得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光屏上的物像变清晰?(任答两点)
六、综合应用题(共7分)
  • 34. (2019七下·西充期末) 我国每年进行的CBA篮球联赛,对运动员的智慧和体能都是很大的考验,请结合右侧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赛场上,运动员从看到篮筐到准确完成投篮的过程中,对投球角度、力度做出准确判断的结构是[1]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有关的结构主要是[2]
    2. (2) 休息时,教练会和队员一起总结优点和不足,沟通需要改进的攻防策略,这个过程离不开1的表层中与有关的神经中枢。
    3. (3) 运动员能快速灵敏的进行比赛,还与遍布全身的5密切相关,该结构是由[8]集结成束,外面包膜构成,具有的功能。
    4. (4) 比赛中,某运动员因争抢篮板球只是扭伤了腰部,结果造成下肢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的症状,你分析他应该是扭伤了腰部的[4],并且该结构中的排尿、排便中枢失去了[1]的控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