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日日练(9)

更新时间:2024-04-18 浏览次数: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我国历代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

    A . 台湾 B . 东北    C . 西藏 D . 新疆
  • 2. 下图是我国古代部分朝代或历史时期变迁示意图。空白框中应分别填( )

    A . 商朝 东周 B . 战国 西周 C . 商朝 战国 D . 战国东周
  • 3. (2023七上·满城期末) 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和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
    A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4. (2023·西宁)  青海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中原王朝、鲜卑、吐蕃等均在这里留下了历史印记。境内“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汉唐古堡、“喇家遗址”“唐蕃古道”、玉皇阁、丹噶尔古城、乐都瞿昙寺等记载着青海的历史和文化。旧石器时代的打孔石器、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反映出青海与中原文化、欧亚草原文化、南亚文化等多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反映了青海文化具有(    )
    A . 盲目性、排外性 B . 封闭性、保守性 C . 单一性、狭隘性 D . 多样性、开放性
  • 5. (2023七上·游仙月考) 建构历史主旨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和进行历史学科深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主旨是( )
    A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 6. (2020七上·云县期末) 汉字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文字之一,它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请你按时间先后排出我国古文字的顺序(     )
    A .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B . 金文→小篆→隶书→甲骨文 C . 甲骨文→隶书→小篆→金文 D . 小篆→甲骨文→隶书→金文
  • 7. 学习完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后,你认为下列对这一时期特征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 群雄并起和国家分裂 B . 社会安定和对外开放 C . 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D .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 8. (2023七上·德庆月考)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表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时间

    人物

    事迹

    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商朝

    公元前651年

    齐桓公

    春秋时第一个称霸

    公元前356年

    商鞅

    进行变法

    A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9. (2023九下·大足期末) 如图是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及其设计理念,据此可知( )                                        

    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BEIJING2022”印鉴在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

    A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B . 书法艺术独树一帜 C . 中国已建设为体育强国 D . 汉字发展一脉相承
  • 10. (2023·长沙模拟) 长沙马王堆西汉墓葬,出土了3000 多件随葬品,它们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其主人是( )
    A . 湖湘文化开启者“贾谊” B . 长沙国丞相利仓及其家属 C . “草书独步天下”的怀素 D .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代表王船山
  • 11. 以下材料中的“文献”是( )

    该文献用鲜明透彻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行动指南,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 . 《共产党宣言》 B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资本论》
  • 12.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相同点在于( )
    A . 都反对本国的封建势力 B . 都反对英国殖民者的侵略 C .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D . 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独立而颁布的
  • 13. 如图所示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某次战争中颁布的文献(部分内容)它的颁布在这场战争中不能发挥的作用是( )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A . 稳定了中立或接受联邦统治而没有参加叛乱的蓄奴州 B . 瓦解南部同盟,加速战争的胜利 C . 使联邦政府获得雄厚兵源 D . 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 14. 右图的雕像生动地展现了一位美国人全神贯注地玲听“炉边谈话”的情景。“炉边谈话”是罗斯福总统向全国百姓解读政府政策的重要节目。“炉边谈话”的内容可能有( )

    A . 解读《全国工业复兴法》 B . 宣传自由放任经济理念 C . 号召百姓大量购买股票 D . 宣传农业集体化的主张
  • 15. “1917年11月7日晚,全副武装的工人、士兵和水兵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化为现实,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文中的“革命”和“理论”分别指( )
    A . 法国的巴黎公社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B . 俄国的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C .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D . 俄国的二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 16. 观察图,下列主题最适合 ▲ 处的是( )

    A . 凡尔赛体系的出现 B . 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C . 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D . 二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17. (2022九上·顺德期末) 列宁说:它“获得最初胜利的原因,就在于当时跟着无产阶级走的,不仅有农民群众,而且还有资产阶级。因此我们轻而易举地战胜了沙皇制度,达到了1905年所没有达到的目的。”列宁评述的是(    )
    A . 二月革命顺利进行 B . 《四月提纲》的提出 C . 十月革命伟大胜利 D . 无产阶级专政建立
  • 18. 在俄国发展历史上,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影响深远的改革与调整。下列历史事件前的数字与历史影响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a.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农奴制进一步强化b.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

    A . ①—a ②—b ③—c B . ①—b ②—a ③—c C . ①—b ②—c ③—a D . ①—c ②—b ③—a
  • 19. 192l年的一份档案里记录了苏俄实施某项政策后农村社会的反响,“好转”“支持”“改善”“满意”“信任”等词汇频频出现,农民暴乱和不满情绪迅速平息下来,他们开始自觉地扩大耕种面积,这项政策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农业集体化 C . 全面社会保障制度 D . 新经济政策
  • 20. (2022九上·顺德期末)  如表为19世纪中期印度部分商品输出额情况统计。这表明印度(  )

    时段

    商品及数额

    1833~1848年

    原棉

    从3200万镑增加到8800万镑

    羊毛

    从3700镑增加到270万镑

    1849~1858年

    原棉

    从178万英镑增加到430万英镑

    大米和小麦等谷物

    总值从85.80万英镑增加到380万英镑

    A . 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B . 纺织工业发展迅速
    C . 经济殖地化程度加深 D . 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鲛肉机”“屠场”和“地狱”。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百度百科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三巨头 华盛顿会议会场

    材料三 《联合国家宣言》把26个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肤色的国家巢合在打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和旗帜下,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实现了一切反法西斯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大联合,大大加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为反法西斯国家扭转被动局面,进而夺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二战及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材料四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2017年1月习近平在日内瓦发表的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

    1. (1) 材料一中的“这次战役”是指什么?这次战役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第一次世界火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两个会议有何共同点?为什么说“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说说你的理解。
    3. (3) 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在当时起到什么重要作用?
    4.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要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