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二)

更新时间:2024-04-17 浏览次数: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1·眉山) 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B . 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C . 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D . 隐性性状可在子一代中表现出来
  • 2. (2021·眉山)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药物可以治愈。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会导致人感染 B . 静脉注射毒品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C . 艾滋病毒不会瓦解人体免疫系统 D . 艾滋病毒不会通过分娩传给胎儿
  • 3. (2021·眉山) 细胞结构决定功能,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 . 细胞核控制细胞生命活动 C . 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D . 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
  • 4. (2021·眉山) 生长、生活于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人参、蘑菇、食虫鸟分别属于(   )
    A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 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C . 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D . 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 5. (2021·眉山)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其遗传物质会改变 B . 细胞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不变 C . 细胞分化将会导致细胞形态发生变化 D . 细胞分化不会导致细胞功能发生变化
  • 6. (2021·四川) 在观察蚯蚓时,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   )
    A . 有利于观察蚯蜊的运动 B . 有利于观察蚯蚓的环状体节 C . 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 D . 有利于观察清楚蚯蚓的刚毛
  • 7. (2021·四川)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下列各项中,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 . 暴饮暴食,多荤少素 B . 不吃早餐,保持身材 C .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D . 减少睡眠,刻苦学习
  • 8. (2021·四川) 醪糟又称米酒,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极低,深受人们的喜爱。下列哪一种微生物可用来酿制醪糟(   )
    A . 乳酸菌 B . 醋酸菌 C . 霉菌 D . 酵母菌
  • 9. (2021·四川) 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探究实验时,生物兴趣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多次走相同迷宫,得到如下图2结果: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先天性行为 B . 小鼠第一次实验的“尝试与错误”时间最少 C . 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和消失 D . 小鼠重复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
  • 10. (2021·四川) “树绕村庄,水满坡塘。……小园几许,收尽春光……”。词中所描绘的村庄美如图画,让无数人向往。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 . 选择使用无磷洗衣粉 C . 尽量使用纸质包装袋 D .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 11. (2021·四川)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唐诗描写了鸟的什么繁殖行为?(   )
    A . 求偶 B . 交配 C . 筑巢 D . 孵卵
  • 12. (2021·四川) 下表为某成年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测定值

    正常值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ng/dL

    胰岛素

    1.7

    5.0~20.0

    ng/dL

    请据此分析,这个人最可能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 .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 血糖的含量低于正常值 C .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D . 细胞利用血糖的能力增强
  • 13. (2021·四川) 生物兴趣小组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去探究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多少,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20

    水(毫升)

    30

    30

    30

    30

    温度上升(℃)

    2.2

    1.4

    3

    1.1

    A . 每组食物燃烧前的水温应该保持相同 B . 每组食物必须燃烧完全后测量水温 C . 同质量的以上食物,大米中能量最多 D .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设置重复组
  • 14. (2021·遂宁) “四川泡菜”酸脆可口,深受喜爱。下列有关泡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泡菜味酸是因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 B . 泡菜制作需密封提供无氧发酵条件 C . 制作泡菜的乳酸菌也可用于酿米酒 D . 低温条件可让泡菜的保存时间更长
  • 15. (2021·泸县)  2020年,在新冠疫情和洪涝灾害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仍再创新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B . 水稻叶片蒸腾作用能促进筛管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C . 水稻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D . 适当增加稻田中二氧化碳浓度可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亩产量
  • 16. (2020·雅安) 如图是某同学手被针扎迅速缩手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神经冲动在此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为5→4→3→2→1 B . 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C . 该同学在此过程中先感觉到痛然后再缩手 D . 若因意外事故,图中4受到损伤,则该同学既不会感觉到痛又不会缩手
  • 17. (2020·雅安)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   )
    A . 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B . 能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具有一个健壮的体魄 C . 身体健康,适应社会能力强 D . 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 18. (2023·南充) 下面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病人或家属可以自行购买带有“OTC”标识的处方药 B . 最新的心肺复苏顺序是: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C . 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若同时服用几种药,则疗效更好 D . 对于动脉血管出血,要尽快拨打电话“120”,在紧急呼救的同时,用手指按住远心端止血
  • 19. (2023·凉山) 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0. (2022·凉山) 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郑重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分别是指(  )
    A . 一氧化碳排放达到上限,一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B . 二氧化碳排放达到上限,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C . 二氧化硫排放达到上限,二氧化硫相对“零排放” D . 二氧化氮排放达到上限,二氧化氮相对“零排放”
二、非选择题
  • 21. (2021·眉山) 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下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经人体相关系统间的协调活动,最终被组织细胞利用来为生命活动供能的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据图回答:

    1. (1) 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能否被初步消化一部分?(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2. (2) 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可被吸收的物质a是,饭后,当大量的物质a被吸收到血液中会导致血糖浓度快速升高,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3. (3) 物质a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呼吸系统所吸收的[(注意:[]内填字母序号、横线空白处填物质名称)来进行作用,以此氧化分解物质a,进而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
    4. (4) 血液运输b物质,需要血液中细胞中的参与。
    5. (5) 图中的d物质有(答出两种即可)。
  • 22. (2021·四川)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运动的浪潮中。下图表示运动时,人体参与该活动的部分器官和系统(字母表示),图中序号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物质①通过A进入到循环系统,A由消化道和组成,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2. (2) 图中物质②由B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血,同时排出血液中物质③到体外,③要穿过层细胞。
    3. (3) 物质①和②进入循环系统后,主要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血液由和血细胞构成,其中能运输②的血细胞是
    4. (4) 循环系统还能将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送输到[D]系统,血液流经该系统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选填“降低”、“升高”),形成④排出体外。
    5. (5) 健身运动不仅靠图中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神经系统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6. (6) A,B,C,D中都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主要结构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 .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B .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 . 骨骼上连接着丰富的神经末梢 D . 肾小管外缠绕大量的毛细血管
  • 23. (2023·眉山) 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系统间既有分工又有协调配合。下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系统,①~③代表生理过程,④~⑤代表相关气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①过程主要由A系统的器官承担,为适应此功能,该器官具有哪些结构特点?(答出一点即可)。
    2. (2) B系统与外界气体交换是通过等肌肉(答出一种即可)的收缩舒张引起胸廓体积的变化而实现的。气体⑤进入血液后,主要由细胞中的与之结合,进而加以运输。
    3. (3) 正常人原尿中含有葡萄糖,而排出的尿液却无葡萄糖,这主要是由于C系统的[]作用([ ]内填序号,下划线上填生理过程)。
    4. (4) 图中各个系统间能协调配合地进行生理活动,主要依赖于系统的调节作用。
  • 24. (2021·四川)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凉山考察脱贫攻坚时开出良方“发展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种植养殖业”。昭觉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大棚种植的夏季草莓会比安宁河谷提前1到2个月上市。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大棚种植草莓时发现,当红色和蓝色两个品种种植在一起时,大量的蚜虫生活在红色草莓上,而在相邻的蓝色草莓上仅有少量。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颜色刺激有关吗?实验如下:

    作出假设:……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相同的透光玻璃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每个装置内放入相同数量、生长状态相同的红色、蓝色草莓。

    ③将甲装置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乙装置放置在另一种环境中,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分布情况。

    ⑤实验重复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2. (2) 乙装置放置的环境是(选填“明亮”、“黑暗”),目的是让蚜虫(选填“能”、“不能”)接受颜色的刺激。
    3. (3) 若观察到甲、乙装置中大多数蚜虫出现在红色草莓上,则假设(选填“成立”、“不成立”)。
    4. (4) 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

      实验结果证实了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颜色的刺激无关。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蓝色草莓中含有物质W,而红色草莓中没有。据此设计了模拟实验:

      作出假设: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草莓中的物质W有关。

      模拟实验:取丙、丁两个相同装置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将配制好的人工饲养液固定在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取食情况。实验重复3次,结果如下:

      组别/项目

      丙组

      丁组

      人工饲养液

      适量的10%糖溶液

      适量的10%糖溶液

      加物质W

      实验

      结果

      平均取食频率

      6次/小时

      26次/小时

      平均取食时间

      0.3分钟/次

      1.8分钟/次

    5. (5) 模拟实验设置的实验变量是,为形成对照,表格中“?”处应填入
    6. (6) 根据丙、丁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果是:丙组的平均取食频率比丁组(选填“高”、“低”);丙组的平均取食时间比丁组(选填“长”、“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