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08 浏览次数:12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 共40分。第1~12小题, 每小题2分; 第13~16小题, 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了解安全用药常识,对保障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抗生素是处方药,滥用抗生素容易导致病菌抗药性增强 B . 接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时期不需要戴口罩进行防护 C . 有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口服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D . 给器官移植患者使用免疫促进剂能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 2.  近年,某市启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湿地恢复、景观打造、污染防控等措施, 将一座功能单一的湖泊打造成了既能涵养生态,又能带动周边生态产业发展的湿地公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湿地公园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 . 治理后的湿地公园生物群落发生较大的变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C . 温度、氧气、食物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湿地公园中鱼类的垂直分层 D . 该湖中的植食性鱼属于次级消费者, 这种鱼处在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
  • 3.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许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古诗词文化繁荣兴盛。下列对古代诗句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解读错误的是( )
    A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B .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体现了植物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 C .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所包含的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循环的途径 D .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的“锄”可除掉稻田的杂草,同时疏松了土壤
  • 4. 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④⑤
  • 5.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古人类化石中提取到的DNA 均来自细胞核 B . 古人类基因组要测定古人类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C . 通过比较现代人基因组和古人类基因组的异同可以研究人类的演化 D . 人类基因组测序对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会有全新的帮助
  • 6.  为了解薇甘菊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广西某林场作了如下调查, 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 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过渡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表, 林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深度、体积相同) 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样区名称

    类 型

    线虫

    蜱螨目

    弹尾目

    其他昆虫或小动物

    个体总数

    类群数

    薇甘菊入侵区

    1890

    226

    123

    48

    2287

    15

    过渡区

    1198

    132

    99

    114

    1543

    15

    本土植物区

    1084

    120

    143

    49

    1376

    14

    A . 薇甘菊入侵对小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变化影响不大 B . 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线虫个体数量逐步增加 C . 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 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总数逐步减少 D . 薇甘菊入侵可能造成一些土壤动物物种的数量增加而另一些土壤动物物种的数量减少
  • 7.  生态位就是生物在生态环境中所处的“位置”, 是该生物对其生存所需一切环境要求的总和。某小组在青秀山公园进行鸟类生态位调查,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以根据植物高度区分鸟类栖息地生态位 B . 可以根据取食食物的种类来区分鸟类食物生态位 C . 观察到两种鸟类食用相同的食物,则这两种鸟类具有相同的生态位 D . 若两种鸟类的食物生态位、栖息地生态位近似,则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 8.  某研究小组通过调查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的字母与数字组合表示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表示为 A1+B1+C1+D1+D1+D2 B .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定来自太阳能 C . 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D1/A1+B1+C1 D .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表示为 A1+B1+C1+D1
  • 9.  某湖滨湿地生态系统有芦苇、荇菜、莲、芡实、苦草、黑藻等多种水生植物,蛙类、鱼类等多种动物。莺飞草长、生机盎然。当地为开发利用该湖泊湿地拟采取“莲藕生态养鱼”的种养复合生态型模式。为扩大莲藕种植面积准备清除池塘中各种野生植物。下列对该项目评价正确的是( )
    A . 开发后大面积种植莲藕一定不会影响群落的种间关系 B . 开发后湿地生态系统对污水的净化能力一定会增强 C . 开发后植被种类的减少一定会降低该生态系统固定的能量 D . 开发后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下降
  • 10.  为提高培育转基因植株的成功率, 所选择的植物受体需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和遗传稳定性。下列关于植物转基因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对受体细胞遗传稳定性的早期检测, 可通过观察细胞内细胞核形态是否改变判断 B . 对受体细胞遗传稳定性的早期检测, 可通过分析染色体组成是否改变进行判断 C . 受体细胞失去特有的形态和功能, 进而形成愈伤组织, 该过程属于再分化 D . 受体细胞变成完整植株, 体现了受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 11.  人体每天都通过饮食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 同时又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 其中抗利尿激素在人体水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尿崩症分为两种类型: 因抗利尿激素缺乏而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和因肾脏对抗利尿激素敏感性缺陷而引起的肾性尿崩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能增加肾小管细胞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 B . 给肾性尿崩症患者适量注射抗利尿激素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C . 肾小管腔中液体的渗透压升高,有利于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D .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主要是机体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来实现的
  • 12.  东南沿海万里海岸线分布着大量的红树林, 热带、亚热带海陆交错,潮间带咸淡水交迭, 兼具陆地生态和海洋生态特性,动植物种类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物种多样性。下面有关红树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析红树林中生物种类的差异,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范畴 B . 保护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C . 繁殖季节, 林里的雄鸟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D . 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增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但同时也可能会使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任务更加艰巨
  • 13. 实现基因重组的方式之一是染色体互换。科学家用性染色体构型如图所示的果蝇作亲本, 进行了杂交实验。已知Y染色体不携带图示基因, 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减数分裂Ⅰ的四分体时期会发生基因重组 B . 图示雌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均发生了结构变异 C . 若F1出现了XdB XdbY个体, 可能是父本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I时,性染色体未分离 D . 若F1中出现两种性状均为野生型的个体,则亲代果蝇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 14. 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SMA)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10000。2021年,经国家医保局的积极努力,其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由70万元/针降价至约3万元/针,并纳入医保目录。如图为某家庭中的SMA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SMA可能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 II-2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3 C . 推测III-1患病的概率是1/303 D . II-1的患病基因只由I-2遗传而来
  • 15.  酵母是酿酒、发酵食品的重要原料。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时, 同时采用相同实验条件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酵母培养(如图) 培养的结果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B . 4个试管内的种群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C . 试管③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②不同 D . 试管④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②开始下降
  • 16.  由于某目的基因酶切后的末端为平末端, 载体E只有产生黏性末端的酶切位点,需借助中间载体P将目的基因接入载体E。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通过PCR扩增获取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工作 B . 为了便于该目的基因接入载体E,可用限制酶EcoR V或Sma I切割载体P C . 载体P不能作为基因表达载体,是因为其没有表达该目的基因的启动子与终止子 D . 若受体细胞表现出抗性基因的相应性状,表明重组载体成功导入受体细胞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 共60分)
  • 17.   水稻和甘蔗是广西种植最多的两种作物, 农作物的产量主要决定于其光合作用的速率。
    1. (1) Rubisco 是水稻和甘蔗等高等植物唯一催化 CO2固定形成C3的酶,Rubisco 通常存在于叶绿体的中, Rubisco催化的底物是CO2
    2. (2) 下图表示甘蔗叶片结构和光合作用过程。与水稻相比,甘蔗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特有 PEP 羧化酶(简称 PEPC) , PEPC 对 CO2的亲和力约是 Rubisco 的 60倍。所以, PEPC能催化甘蔗利用极低浓度的CO2不断生成 C4(苹果酸) , C4不断进入维管束鞘细胞分解进而不断释放出 CO2。这样在高温、气孔开度导致叶片内CO2浓度极低的情况下, 甘蔗靠PEPC“CO2泵”的作用实现了高效的光合作用。为证明甘蔗光合作用的特点,向密闭环境中生长的甘蔗提供14C标记的14CO2进行光合作用,短时间内14C会出现在和C3中。
    3. (3) 甘蔗叶片维管束鞘细胞含有的叶绿体(如图)没有(填结构) , 这些叶绿体只能进行暗反应。叶片中CO2在叶肉细胞间通过细胞膜的转移方式是,且只需要通过细胞膜, 而 C4从叶肉细胞到维管束鞘细胞的转移还要通过(填结构)。

    4. (4) 水稻维管束鞘细胞无叶绿体, Rubisco 的低效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低,限制了产量。科学家一直在尝试攻克此难关以解决粮食问题。根据上述甘蔗的情况,尝试提出提高水稻光合作用效率的一个思路
  • 18.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护卫队,日夜巡视,紧张有序, 让“非己”成分销声遁迹。下图表示人体内B淋巴细胞成熟及参与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 (1) 环境中有各种病原体,但我们并不会经常感到不适; 我们的身体内部总会有一部分细胞或细胞结构处于衰老死亡的状态,但我们自身能够维持稳态。这些依赖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等功能。
    2. (2)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单位,它们执行着各种免疫功能。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它们都来自于骨髓内的
    3. (3) 病原体直接和B细胞接触, 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 另一些病原体被细胞2摄取后,经细胞2处理后传递给细胞3,细胞3表面的特定分子将,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细胞4的名称是。机体再次被相同病原体入侵时,细胞5所发挥的作用是
    4. (4) 细胞1逐渐形成成熟B淋巴细胞的过程称为,其关键步骤Ⅰ过程的完成依赖于BTK基因表达的BTK蛋白的影响, BTK基因突变会导致I过程受阻, 不能产生抗体, 由此引发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中的病。
  • 19.   入侵物种福寿螺喜食水稻幼嫩部分, 因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缺少天敌等原因, 在我国南方的淡水域迅速蔓延。在广西也几近遍布全自治区的水田、沟渠、河流, 给各地农业带来灾难。
    1. (1) 为研究福寿螺与本土田螺的种间关系, 开展了以下实验: 在同一个饲养盒混合饲养做为实验组(标记为a和b) , 在两个饲养盒中分开单独饲养为对照组(标记为c 和d) 。结果如图所示。这说明两种螺的种间关系为

    2. (2) 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螺之间的生态胁迫的原理, 将两种螺分别置于如下图所示特殊饲养盒中的两侧进行单独饲养(挡板上的圆孔仅允许水流通过) 。定期检测两种螺的生存率的变化,发现与混合饲养实验所得结果基本类似。据此推测,其中福寿螺可能通过进而对另一种螺起到生态胁迫作用。

    3. (3) 为调查统计福寿螺的种群密度,研究者通常采用样方法,原因是
    4. (4) 福寿螺给各地农业造成巨大损失,部分地区通过轮作旱地植物来降低福寿螺种群的以控制其数量。请你提出其他安全环保、有效的防治措施(答出2点) 。
  • 20.  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数亿, 自1921年班廷提取胰岛素并用于治疗糖尿病以来, 胰岛素拯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人类生产胰岛素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1. (1) 在人类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基因最初表达的是由11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链状胰岛素原前体(下图1,图中aa代表氨基酸), 肽链由N端(游离-NH2端) 的S区引导进入,随后S区被切去。肽链的氨基酸之间通过形成多个氢键等, 从而使得肽链能,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胰岛素原(B-C-A)。
    2. (2) 胰岛素原借助囊泡被转运至高尔基体。当机体接到胰岛素需求指令后,高尔基体内的酶再切除胰岛素原中的C区,C区被切除后胰岛素原的结构进一步改变,最终形成A区与B区相连的活性胰岛素。上述S区、C区被酶切除的过程就是(氢键/二硫键/肽键) 水解的过程。胰岛素是蛋白质,三个二硫键正确搭配的意义是
    3. (3) 活性胰岛素仍然要借助于囊泡, 才能安全高效地分泌到细胞外, 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并消耗能量。胰岛素的功能主要指胰岛素促进,从而增加血糖去向, 降低血糖浓度。
    4. (4) 鉴于活性胰岛素仅含 A区和B区, 专家以大肠杆菌为受体,设计的人胰岛素基因工程生产技术路线(AB 表达法) 是: 化学合成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分别与质粒连接→构建成pIA1 和pIB1质粒→pIA1和pIB1质粒分别导入大肠杆菌受体→表达人胰岛素的A区和B区→A区与B区混合形成二硫键→活性胰岛素。AB表达法中目的基因的具体名称是。因一些胰岛素蛋白形成了错误的二硫键,而没有生物活性,由此法生产重组人胰岛素效益低、成本高。专家进一步研究认为,在胰岛B细胞内C区可能起到组装A区和B区的“脚手架”作用。为验证此假说,他们采用酶以人胰岛 B 细胞的 mRNA为初始模板合成DNA,再扩增DNA 获得目的基因,然后制备B-C-A多肽链,最后再用酶模拟细胞内的过程将C区切除(图2) 。由此(BCA表达法)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 21.   近年来,卒中、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2023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对患者的救治和防病工作。
    1. (1) 卒中、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病多是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引起组织缺血所致。血栓由纤维蛋白构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由527个氨基酸构成(如下图), t-PA 进入血浆后激活纤溶酶原, 使之转化成纤溶酶, 酶将沉积在血管内壁的纤维蛋白分解血栓裂解, 血管畅通。t-PA进入血浆后多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形成复合物,很快失去活性,所以溶栓时要持续输入t-PA。然而, 大剂量t-PA易诱发出血。鉴于此, 有人提出通过抑制的活性, 以延长t-PA的活性。进一步研究显示,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替换为丝氨酸后的t-PA溶血栓更快, 这种改造的t-PA副作用更小。用生物化学手段直接改造“t-PA”蛋白质的结构,或是定点改造 t-PA 基因成为“突变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获取“突变的t-PA”。通过后者改造“t-PA”的主要优势是(写出一点)。

    2. (2) 已知t-PA基因碱基序列、丝氨酸密码子,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目的基因(t-PA 突变基因) 、基因与质粒重组构建表达载体、表达载体进入受体细胞等一系列操作,最终获取“突变的t-PA”。这种基于t-PA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关系,通过一系列DNA 分子层面的操作获取人类所需蛋白产品的第二代基因工程过程又叫做
    3. (3) 从上述人t-PA 基因获得第84位半胱氨酸替换为丝氨酸编码序列的t-PA突变基因,常借助PCR体外定点定向诱变获得。工作原理如图: 先合成包含突变碱基的两个突变引物。因突变点不位于基因端点,要借助 PCR 获得完整的t-PA 突变基因,还要合成两个正常引物1、2.参考图中正常引物1(5'-TACCAAGTGATCTGCAGA-3')、t-PA 基因和 PCR 诱变过程原理图, 正常引物2 是5’……-3’(写出5’端的6个碱基即可)

    4. (4) 为了与质粒高效连接,t-PA突变基因两端应携带相应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应将限制酶识别序列设计在两条正常引物的端。限制酶能够使 DNA 分子中特定部位的键断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