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学期中仿真模拟卷(一)

更新时间:2024-04-11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我国政府启动的“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用来预防(    )
    A . 夜盲症、佝偻病 B . 脚气病、缺铁性贫血 C . 口舌炎症、坏血病 D . 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
  • 2. 下列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中,只在一个消化道器官消化的是(  )
    A . 淀粉 B . 蛋白质 C . 脂肪 D . 维生素
  • 3. 如图中三条曲线表示食物中脂肪、淀粉、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依次用A、B、C、D、E表示)中被消化的程度,不正确的是(    )

    A . 糖类开始被消化的场所在A B . B代表的器官是胃 C . 脂肪的消化为Z曲线 D . 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是D
  • 4. 如图①②③④表示人体的四条血管。正常人在一天24小时之内,血糖浓度(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最稳定和波动幅度最大的血管分别是(  )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④② D . ①②
  • 5. (2023七下·未央期中) 下表列出了四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食物

    糖类(克)

    脂肪(克)

    蛋白质(克)

    维生素A(毫克)

    维生素C(毫克)

    维生素D(毫克)

    0.4

    90

    6

    4

    7

    0

    48.2

    7

    38

    40

    12

    32

    8.8

    9.5

    65

    7

    10

    14

    18

    2

    6

    3

    220

    0

    A . 骨质疏松患者应当多吃食物甲 B . 夜盲症患者可适当补充食物乙 C . 青少年发育时期可多食用食物丙 D . 食物丁能有效预防坏血病
  • 6. (2023七下·未央期中) 食物有六大营养物质,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①蛋白质 ②糖类 ③脂肪 ④维生素 ⑤水 ⑥无机盐

    A . ④⑤⑥ B . ②③⑤ C . ⑤⑥ D . ①④⑥
  • 7. (2017七下·金乡期中) 下列消化液,既能消化糖类又能消化蛋白质的是(  )

    A . 唾液 B . 胃液 C . 胆汁 D . 胰液
  • 8. (2023七下·南宁期末) 医院的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液所注入的手上的“青筋”是( )
    A . 动脉 B . 静脉 C . 毛细血管 D . 神经纤维
  • 9. (2023七下·李沧期末) 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不少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为了更好的了解身体状况,有效预防疾病,正确的是( )
    A . 血常规化验单中显示白细胞数量偏高,身体可能有炎症 B . 血常规检查时,在显微镜下看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血小板 C . 手臂抽血化验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D . 尿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肾小球病变
  • 10. (2023七下·李沧期末) 生物学概念之间存在着不同的逻辑关系,如下表中内容与图示不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A

    神经元

    细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B

    血液

    血细胞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C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D

    眼球

    眼球壁

    内容物

    晶状体

    玻璃体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2023七下·未央期中) 如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M的示意图,①②表示血管,→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若②中血液的葡萄糖含量高于①,则M可为小肠 B . 若②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①,则M可为肺 C . 若②中血液的氧气含量低于①,则M可为肺 D . 若②中血液的氧气含量低于①,则M可为大脑
  • 12. (2023七下·市北区期末) 我们摄入的营养物质要和氧气在细胞里来一场美丽的邂逅,这离不开循环系统的帮忙。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氧气到达心脏的路径是:氧气→呼吸道→肺泡→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一左心房 B .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动力都来自于心脏 C . 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处 D .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都是: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 13. (2023七下·雨花期末) 健康公民18-55周岁,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献血时医生抽血针刺入的血管是( )
    A . 动脉 B . 毛细血管 C . 静脉 D . 肱动脉
  • 14. (2023七下·雨花期末) 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包裹起来,并在观察过程中不断的往棉絮滴加清水。其主要目的是( )
    A . 避免鳃盖不停的张合 B . 为小鱼提供氧气 C . 为小鱼提供营养物质 D . 便于区分血管类型
  • 15. (2023七下·赵县期末) 某人煤气中毒,从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 )
    A . 左心室 B . 左心房 C . 右心室 D . 右心房
  • 16. 生物体呼吸作用的主要目的是产生供细胞活动需要的(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能量 D . 有机物
  • 17. 下图表示人体膈肌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A中,膈肌收缩,吸气 B . 图B中,膈肌收缩,呼气 C . 图A中,膈肌舒张,呼气 D . 图B中,膈肌舒张,吸气
  • 18. (2023七下·南京期末) 当阻塞物阻塞咽喉时,救护者可按照如图所示方法施救,可排出阻塞物。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 膈顶端上升,胸腔容积增大,呼气排出阻塞物 B . 膈顶端上升,胸腔容积缩小,呼气排出阻塞物 C . 膈顶端下降,胸腔容积增大,呼气排出阻塞物 D . 膈顶端下降,胸腔容积缩小,呼气排出阻塞物
  • 19. (2023七下·市北区期末) 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是指通过雾化装置把药物变成微小雾滴,经患者口鼻吸入到达肺部发挥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肺炎影响肺部气体交换 B . 药物会经过人体的喉部 C . 吸入药物时,膈肌舒张 D . 比口服用药到达肺部快
  • 20. (2017七下·莒县期末) 如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 21. (2023七下·浏阳期中) 人体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是( )
    A .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B . 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C . 肋间肌、膈肌都舒张 D . 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
  • 22. 泌尿系统是哺乳动物八大系统之一,下列有关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 肾脏——输送尿液 B . 输尿管——排出尿液 C . 尿道——形成尿液 D . 膀胱——贮存尿液
  • 23. 指出下列原尿有而尿液中没有的物质是(    )
    A . 尿素 B . C . 葡萄糖 D . 无机盐
  • 24. 下列对排尿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排出代谢废物 B . 维持体温恒定 C .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 D . 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 25. (2022七下·南沙) 人的生命活动需要各种从食物中来的营养物质,在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这些废物的最主要的系统是(   )
    A . 呼吸系统 B . 消化系统 C . 循环系统 D . 泌尿系统
  • 26. (2017七下·阜阳期末)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肾小体 B . 肾小管 C . 肾小囊 D . 肾单位
  • 27.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们会大量出汗,为补充体内水分,最好饮用的是(  )
    A . 纯净水 B . 淡盐水 C . 奶茶 D . 鲜果汁
  • 28. (2023七下·清城期末) 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需要排出体外。下列不属于人体代谢废物排出途径的是( )
    A . 出汗 B . 呼吸 C . 排尿 D . 排便
  • 29. (2023七下·市北区期末) 如图为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关于各器官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和皮肤、肺、肛门等都属于人体排泄的器官 B . 尿液形成到排出的过程为①→②→③→④→体外 C .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由于③的作用,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D . ④是排出尿液的通道,也是男性精子排出体外的通道
  • 30. (2020·长沙) 在人体心脏结构中,左右心房之间及左右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其作用是(   )
    A . 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B . 为心脏提供营养物质 C . 防止动、静脉血混合 D . 防止心脏内血液倒流
二、读图理解题(共10分)
  • 31.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组成的。
    2. (2) 图中④所示器官为,它分泌的若不足会影响脂肪的消化,故肝炎病人不宜吃油腻食物。
    3. (3) 图中⑦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其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能增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4. (4) 淀粉被消化后,由消化系统进入到循环系统的生理过程叫做
三、资料分析题<span class="title-input marRig5" contenteditable="true">(共10分)</span>
  • 32. (2023七下·南海期末)  2023年第36个世界无烟日,中国活动主题为“无烟,为成长护航”。

    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 :研究表明,传统香烟可增加患肺结核、肺栓塞和尘肺等疾病的风险, 还可能导致哮喘、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吸烟还会对身体的多个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与吸烟有很大关系。

    资料二:近年来电子烟在全球快速流行。电子烟的烟液加热后形成气溶胶被 吸食者吸入。电子烟含有尼古丁等与传统香烟一样的成分,虽然不像传统香烟那 样会通过燃烧产生焦油,但经过雾化吸入后同样有害健康。有一些违法生产的电 子烟中含有大麻素等毒品成分。青少年接触尼古丁、大麻素后一旦成瘾很难戒除,还会对大脑造成长期不良影响,导致学习障碍和焦虑。

    1. (1) 据资料一可知,香烟烟雾主要对人体的系统造成严重伤害,肺是该 系统的主要器官。烟雾中的焦油等物质会在肺部沉积,影响肺泡与的气体交换过程,进而影响健康。请据资料一列举一项吸烟的危害; 
    2. (2) 据资料二可知,电子烟形成的气溶胶依次经过吸食者的鼻、、喉、、支气管,最终到达肺。电子烟中的有害物质从肺泡进入血液依次透过壁和壁,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进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
    3. (3) 电子烟与传统香烟一样都有害健康,原因是。请结合2023年世界无烟日主题,为青少年提出合理的建议:(写出一 点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span class="title-input marRig5" contenteditable="true">(共10分)</span>
  • 33. (2023七下·连平期末) 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价值,用健康的大鼠和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表实验。科研人员按以上处理方式连续喂养大鼠,在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组别

    大鼠类型

    处理方式

    A

    健康的大鼠

    灌服生理盐水

    B

    糖尿病大鼠

    灌服生理盐水

    C

    糖尿病大鼠

    灌服山药多糖

    D

    糖尿病大鼠

    灌服降糖药物

    1. (1) 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分成三组。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应该为只。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
    2. (2) 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3. (3) 根据图表信息,看出C组糖尿病大鼠在灌服山药多糖后,血糖浓度明显(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而实验中C组与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4. (4) 若实验结果与实验前作出的假设是一致的,请写出该假设: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
    5. (5) 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的重吸收作用。而尿液中出现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进行治疗。
五、综合应用题<span class="title-input marRig5" contenteditable="true">(共10分)</span>
  • 34. (2023七下·青岛区期末)  6月11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目前全国新冠感染病毒感染呈下降趋势,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人们对新冠肺炎的研究更加深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如图甲1、2所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新冠肺炎病毒主要侵害的人体器官是图1中序号3模拟的,造成该器官的气体交换能力下降。模拟人体吸气的是图甲中图,此时,膈肌(填“收缩”或“舒张”),膈顶向(填“上”或“下”)运动,胸廓的上下径加长。
    2. (2) 钟南山院士等专家应用莲花清瘟胶囊进行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药物经人体肠道吸收进入毛细血管后,由血液中的运输,随着(填“体循环”或“肺循环”)首先到达图乙中心脏的心房,最终运输到全身各处。
    3. (3) 治疗新冠肺炎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莲花清瘟胶囊)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据图丙分析可知,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两组治愈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且组治愈率更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