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 /时代的主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年春季期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4.1《时代的主题...

更新时间:2024-04-28 浏览次数: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这一行为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反对和质疑,引起了全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的深切担忧。中国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海洋生态安全涉及全球人民的利益

    ③中国坚定地捍卫本国国家利益,维护食品安全和中国人民的健康权益

    ④国家实力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基础,各国要采取行动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2. 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加上极端气候及病虫害所带来的粮食减产,目前全球大约有10亿人在挨饿,数以百万计的人陷入更深的贫困,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可见(  )
    A . 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 .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 C . 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D . 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
  • 3. (2024高二上·邢台期末) 一般而言,国家越发达,政权越稳定;国家越贫穷,政权越动荡;经济越发展,政局也就越稳定。如新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国内政局稳定;而南苏丹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独立后不久即陷入内战,导致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和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材料告诉我们( )

    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政局变动和经济发展形势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平是一国政局稳定的重要因素

    ③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和平的基础

    ④消除不稳定因素主要依靠挖掘国家经济发展潜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我国古人有一句名言: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句名言直到今天仍然有其价值,它警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必须(   )

    ①反对一切性质和形式的战争

    ②用谈判和对话解决各种争端

    ③珍惜和平,反对滥用武力

    ④坚持以和为贵,不恃强凌弱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巴以冲突升级,俄乌战事延续,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其中蕴藏着种种复杂的关系与利益。巴以冲突的爆发给美国等西方国家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同时也影响到了对乌克兰的支持。这表明(   )

    ①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战争因素的增长超过和平因素增长

    ③世界和平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3年8月29日,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联盟正式成立。中国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说:“我们的愿景是通过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联盟的建设,逐步打造一个跨国的数字教育综合服务平台与合作网络,助力各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教育范式创新,促进科技文化交流和共同繁荣发展。”由此可见(    )

    ①不同国情背景下的务实合作有助于推进政治与文化上的认同

    ②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身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③数字化教育成为世界发展潮流,是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历史任务

    ④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合作共赢不是零和博弈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3届会议再次通过中国提交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共有62国共提。决议重申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具有重要贡献,呼吁各方在疫后复苏进程中以新思路应对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新挑战,通过加强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和保护人权。该决议(    )

    ①表明人权理事会是解决各国人权痼疾的关键

    ②表明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③充分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诉求和共同心声

    ④是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全球人权治理作出的又一贡献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巴以冲突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情况最复杂的地区性难题,冲突既有宗教、文化、民族矛盾等内部因素,更有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自2023年10月7日爆发的巴以新一轮冲突持续升级,已经导致大规模平民伤亡和人道危机,其外溢效应也在冲击地区和平稳定。中方郑重呼吁冲突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遵守国际人道法,实现人道休战。这说明(   )

    ①对立和冲突演变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遵守国际法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③国家间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④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2023高二上·湖北期中) 目前,俄乌冲突已经爆发600多天。有观点认为俄乌冲突的根源不在俄乌之间,而在俄美之间;冲突的影响不局限于俄乌两国,而是波及全球。围绕这场冲突所引发的“世界冲击波”,将对国际秩序、世界发展、美元霸权等产生深远影响。这表明( )

    ①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③发展是和平的基础,为和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④世界多极化发展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习近平说,当今时代,各国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搞以邻为壑、零和游戏无助于世界经济增长。这告诉我们( )

    ①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要加强团结协作,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主权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利益对立是阻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3年7月31日至8月11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一次审议大会第一次筹备会在维也纳举行。当前全球安全环境复杂演变,战略安全竞争加剧。尽管存在分歧,与会各方都展现了共同维护《条约》机制的愿望。这说明(    )
    A . 世界多极化处在加速推进中 B . 国家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C . 维护和平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D . 核武是世界和平的根本保证
  • 12.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这表明(    )
    A . 和平与发展问题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B .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 C . 每个国家和民族应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D .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13. (2023高三上·湛江月考)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这一行为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反对和质疑,引起了全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的深切担忧。中国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坚定地捍卫本国国家利益,维护食品安全和中国人民的健康权益

    ②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愿意携手各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海洋生态安全涉及全球人民的利益

    ④国家实力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基础,各国要采取行动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国际粮食价格高位震荡,全球饥饿人口持续上升,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担优粮食安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数据显示,全球60%的饥饿人口都生活在受俄乌冲突影响的地区。这表明(   )
    A . 粮食安全成为了全球性问题 B . 变革全球治理体制迫在眉睫 C . 地区冲突影响发展问题解决 D . 发展是解决和平问题的钥匙
  • 15. 2022年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中德双方就携手努力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习近平主席强调双方要始终从战略高度把握两国关系大方向,中德两国应该相互尊重,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坚持对话协商,共同抵制阵营对抗、泛意识形态化等因素干扰。中德携手努力深化合作(  )

    ①顺应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有助于构建以中德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团结还是分裂?和平还是冲突?合作还是对抗?再次成为时代之问。2023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上合组织峰会时给出的回答是:“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这是因为(   )

    ①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做和平的捍卫者

    ②和平为国际社会的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④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和平有利于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strong><span>解答</span></strong><strong><span>题</span></strong>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20年过去了,联合国的数据显示,2021年,阿富汗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营养不良;约一半的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此前也曾表示,阿富汗有包括300万儿童在内的60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2016年阿富汗国家贫困人口比例为54.5%,之后世界银行没有再更新这一数据,而阿富汗国内专家测算,目前阿富汗72%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失业率高达38%,350万儿童失学。

    材料二  联合国粮食机构表示,阿富汗国内冲突,严重干旱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将该国本已严峻的局势推向了“灾难”。目前阿富汗约有1400万人面临严重饥饿。随着冬季的临近,一旦阿富汗百姓无法获得过冬食物,饥荒与动乱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对于塔利班来说,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不用反对派来捣乱,自己就先乱了。

    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有什么关系?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法同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等重大问题上有着广泛政治共识和坚实合作基础。在闭幕式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还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举行了四方会晤,围绕多边主义、中欧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深入探讨,达成了进一步共识。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谈谈“四方会晤”达成进一步共识的原因。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冷战结束30年来,北约不曾停止东扩的步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顾俄方安全关切不断东扩,极度挤压和抽空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这是引发俄乌冲突的根源。俄乌冲突的爆发,欧盟不得不与美国一同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这导致欧洲各国普遍陷入了严重的能源危机。俄乌冲突的发生既是乌克兰的悲剧,也是欧洲的悲剧,其背后是以美国这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主导的北约在地缘政治上的阴谋。

    从更广角度而言,世界的动荡和不安,很大程度上源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固守冷战思维。站在历史错误一边的北约,其合法性早已荡然无存。单边主义、霸权政治、冷战思维早应被扔进故纸堆,以追求美国霸权地位为根本目的的冷战思维注定是一种短视的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应邀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并发表题为《顺应时代潮流 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他提出“四个坚持”:第一,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开放经济;第二,坚持创新引领,把握发展机遇;第三,坚持包容普惠,造福各国人民;第四,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这彰显了中国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念和务实行动,为金砖合作在“金色十年”里实现新的飞跃指明了方向。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四个坚持”的中国方案为什么能为金砖合作实现新的飞跃指明方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