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本节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年春季期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第六课《走进经济全...

更新时间:2024-04-17 浏览次数: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二上·河南月考) 近年来,一些国家试图以“去风险化”之名打造升级版的“封锁”“脱钩”“打压”政策。这种政治伎俩虽然披着冠冕堂皇的外衣,但无法掩盖其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因为,“去风险化”政策不仅不可能真正实现“去风险”,还会制造更多更大风险。可见,“去风险化”政策( )

    ①本质是个别国家在推行霸权主义,违背了经济全球化大趋势

    ②实质是去机遇、去发展和去合作,不会影响世界和平

    ③只维护了始作俑者的国家利益,却损害了他国的国家利益

    ④践踏国际规则,会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中阿经贸合作生机勃勃,成果丰硕。中国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阿贸易额从2012年的2224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4314亿美元。与此同时,中阿经贸合作由能源、贸易投资、工程建设等传统领域向通信、核能、航天卫星等新兴领域不断延伸。这说明中阿经贸合作(   )

    ①符合中阿的国家利益,有利于实现双方互利互惠共赢

    ②符合真正的多边主义,有利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③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利于弥合全球发展赤字

    ④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4高二上·邢台期末) 在新科技浪潮的冲击下,一个国家技术开发能力的强弱以及将技术成果在短时期内商品化的能力的大小,已成为其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能否求得生存的关键因素。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地球成为地球村,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成为提高产品和产业竞争力的驱动力。对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新科技浪潮是引发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②新科技浪潮下开拓国际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

    ③新科技浪潮使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④新科技浪潮有力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当前,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思潮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世界经济整体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就捍卫多边体系和经济全球化发出强烈信号,就化解世界经济面临的困局提出中国方案,为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风险挑战,实现包容、可持续增长,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重要共识。这显示了中国(   )

    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智慧

    ②坚持多边主义,主张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③引领世界朝多极化深入发展

    ④坚定维护各国共同利益,兼顾本国自身利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在使用资源情况相同的条件下,甲国和乙国生产情况如下:

    甲国

    乙国

    生产船舶

    20艘

    30艘

    生产工业机器人

    50台

    100台

    上面表格说明(   )

    ①推动国际分工与协作,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②甲国应该向乙国出口工业机器人,进口乙国的船舶

    ③甲国在生产船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④乙国在生产船舶和工业机器人两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国际经济往来免不了矛盾和冲突。有的国家一旦认为自己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要么以退出国际组织或协定相威胁,要么搞贸易保护主义大战、大打贸易战。针对该现象,正确处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纷争应(    )

    ①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    
    ②取消投资门槛以消除贸易摩擦纷争

    ③依据国际经济规则与惯例解决纠纷    
    ④通过零和博弈确保本国利益最大化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2023高二上·定州月考) 2022年,空客共向中国市场交付112 架飞机,其中有 62 架飞机由空客中国分公司交付。2023年4月6 日,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宣布与中国航空业合作伙伴签署新的合作协议,将在中国建设第二条生产线,拓展A320 系列飞机的总装能力。开展上述合作(  )

    ①体现了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 ②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根本动力

    ③利用了中国的工业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④有利于克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平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第六届进博会的多家参展商变投资商,或把研发中心搬到中国,或继续加码投资中国;参加消博会的外资企业看到了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纷纷在海南开店设厂,甚至设立了区域总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化身投资者,加深本土化合作,加快创新引进,让中国大市场变成世界共享的大市场。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①跨国公司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组织生产以破除国际贸易壁垒

    ②跨国公司能推动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科技合作与进步

    ③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重要载体

    ④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直接投资活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2024高二上·广信月考) 2023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致辞指出,我们倡导发展优先,构建更加普惠繁荣的网络空间。深化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缩小数字鸿沟,在互联网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这表明互联网发展(   )

    ①可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改变经济全球化方向

    ②为发展新型经济全球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③推动建设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④能够巩固现阶段全球治理机制,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3年4月15日,第133届广交会正式开幕。本届广交会聚焦电子及家电、照明、车辆及配件、新能源领域,除了国际知名厂商,多家国内知名的家电企业带着名品、新品设展,为世界人民提供了经济实惠的丰富产品。广交会的举办(    )

    ①发挥了各国的比较优势,促进了国际分工

    ②便于参会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③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投资,推动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④是联通中国和世界、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务实行动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 11. 苏伊士运河因一艘巨型集装箱货轮搁浅,造成严重海上交通拥堵,导致全球贸易每天损失90亿美元;“北溪2号”被炸,引发欧洲国家能源危机,导致居民日常生活成本显著增加。这些偶然事件所带来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一国的经济波动或其他偶发因素可能殃及他国

    ②经济全球化下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

    ③降低对外依存度能显著降低本国经济面临的风险

    ④要优化产业结构,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近年来,一些国家打着“安全”的幌子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在国际社会公然推行“筑墙设垒”“脱钩断链”政策,严重破坏国际经济秩序。近期,一些国家的政客又炮制“去风险化”的政治说辞,试图以“去风险化”之名打造升级版的“封锁”“脱钩”“打压”政策。上述行为(    )

    ①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②制造分裂,其本质是去机遇、去发展和去合作

    ③充分体现了经济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  

    ④是为了规避风险,力求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独善其身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表现在(    )

    ①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④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实现世界经济的同步增长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4. 四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②我国完成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将给中国发展带来更多挑战和机遇

    ④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近20年来,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从78.85%下降至59.0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所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从21.15%上升至40.9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材料信息,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巨大

    ②全球经济力量的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③世界走向多极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④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下图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20个国家(地区)对全球各类措施涉及金额的月度分布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下列建议恰当的是(   )

    ①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规避全球化贸易风险

    ②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稳步扩大对外开放

    ③增强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降低对外贸易依赖

    ④政府与企业携手,利用国际规则维护自身权益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strong><span>解答</span></strong><strong><span>题</span></strong>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在浙江省杭州成功举办。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跨越国境、网络交错、环环相扣,资金、技术、人才、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高速流动、高效配置,论坛开算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世界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分工格局,各国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紧密相连、共同进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一些产品的设计、生产、组装、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形成了一条紧密相连的跨国性的价值创造与分配链条,链条各个环节的利润率不同,有人以“微笑曲线”形象地形容这条全球性链条。当前,一些国家为了扩大国内就业,缓解产业空心化,提出将产业链回流国内,其逻辑明显有悖于国际分工的布局,“断链”“脱钩”风险持续攀升。

    有观点认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因此,经济全球化也一定会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结合材料,运用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资本和原材料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这一切都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有人认为,科技是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唯一因素。请结合上述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 19. 辨析题。

    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我国有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超过1亿吨。回望中华民族的来时路,粮食安全功不可没;展望中华民族的新征程,粮食安全任重道远。只有把重农抓粮责任压得更实,把粮食稳产保供根基筑得更牢,把农业基本盘夯得更稳,才能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可以依靠建立起多元的粮食进口市场来维护自身的粮食安全。请你运用所学的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知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当今,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各国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我国不断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签署《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发起“中非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促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搭建共商共建共享平台——2014年以来,世界互联网大会连续8年在中国乌镇举办。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等各界代表应邀参会交流,共商世界互联网发展大计。中国关于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建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的理论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