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精练卷(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

更新时间:2024-03-30 浏览次数:11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七下·南山期末)  通过地理位置关系描绘宋金议和后的政权并立,下列示意图中最符合当时形势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23七下·南山期末)  藏族同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始于(  )
    A . 唐朝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和亲 B . 宋朝与吐蕃开展边境贸易
    C . 元朝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D . 清朝册封当地的宗教领袖
  • 3. (2022九上·南海期末)  北宋初年,宋太祖屡幸国子监祭拜孔子,重视名儒的社会影响,奖励书院,大倡读书风气。宋太宗更是“锐意文史”“以文化成天下”。由此可见,宋初统治者(  )
    A .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B .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C . 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D . 开创尊崇儒术局面
  • 4. (2022九上·南海期末)  西夏始终奉行宋朝历法,夏人“读中国书籍,用中国东服”,宋朝“许夏国用汉衣冠”,每年十月派人“押时服赐夏国”。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
    A . 政权对峙争锋 B . 民族交融加强 C . 商业贸易发达 D . 教育文化繁荣
  • 5. (2023七下·禅城期中)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下面是某同学用制表法梳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时制作的表格,表格中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人物是( )

    人物

    主要事迹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党项族杰出首领,定都兴庆府

    统一女真各部,颁行女真文字

    把国号改为元,完成全国统一

    A . 阿骨打、铁木真、元昊、阿保机 B . 阿保机、元昊、阿骨打、忽必烈 C . 阿骨打、元昊、忽必烈、铁木真 D . 阿保机、忽必烈、铁木真、元昊
  • 6. (2023七下·禅城期中) 岳飞的《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胡”与“匈奴”借指的政权是
    A . 西夏 B . C . D . 南宋
  • 7. (2023七下·砀山期中)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是哪两个政权分界线的一端(   )
    A . 金与南宋 B . 辽与北宋 C . 元朝与南宋 D . 北宋与西夏
  • 8. (2023七下·禅城期中) 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此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
    A . 唐蕃会盟 B . 澶渊之盟 C . 宋金议和 D . 宋夏议和
  • 9. (2023七下·厚街月考) 央视《百家讲坛》某专家介绍历史上一人物: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等,据此,你判断该人物是(   )
    A . 隋文帝杨坚 B . 唐太祖李渊 C . 宋太祖赵匡胤 D . 元世祖忽必烈
  • 10. (2023七下·禅城期中) 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宋代土地税的征收对象包括地主,也包括自耕农和半自耕农,以资代役纳入税收规范,新增了一些税种,如“城郭之赋”、过税(商品流通税)、住税(商品交易税)、力胜钱(水路流通税)等。这些变化反映出宋代( )
    A .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崇文抑武的风气 C . 人身控制的减弱 D . 理学思想的强化
  • 11. (2022七下·云梦期中) 北宋宰相赵普曾推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下列体现北宋在经济上“夺其权”措施的是(    )
    A . 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B . 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 . 设通判监督知州,以分知州的权利 D . 设置转运使,收回地方财赋权
  • 12. (2023七下·禅城期中) 如图所示文化中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

    A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 . 南方社会安定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 南方政权强于北方
  • 13.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词里“一代天骄”的历史功绩是(  )
    A . 统一蒙古 B . 建立元朝 C . 统一中国 D . 营建大都
  • 14. 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禁军二十二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使京师之兵与诸道之兵“内外相制”,天下因此安定百余年。这一策略(    )
    A . 导致了武将专权 B . 分割了宰相权力 C . 提高了文官地位 D . 加强了中央集权
  • 15. (2024七下·期中)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追求品质、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代代相传,造就了许多手工业精品。下列文物属于宋代手工业精品的是( )
    A . 司母戊鼎 B . 铜冰鉴 C . 骑驼乐舞三彩俑 D . 定窑孩儿枕
  • 16. (2021·黄石) “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
    A . 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 . 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 . 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 . 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 17. (2021·齐齐哈尔) 某同学搜集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物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汉赋的兴起 B . 唐诗的繁荣 C . 宋词的发展 D . 元曲的流行
  • 18. (2022八上·沂南开学考)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从材料中可知(    )
    A . 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B . 政府规定商业区居民区分开 C . 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 D . 所有市民都只能到饭店吃饭
  • 19. (2022九下·淮安月考) “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 北方地区战乱频繁 B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 . 政治中心逐渐南移 D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20. (2021八上·郑州开学考)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述:“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书中所描述的技术是( )
    A . 造纸术 B . 雕版印刷术 C . 活字印刷术 D . “罗盘”导航技术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4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了此前500年间中国国内五六个民族或区域性的政权并存、互相割据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和平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走向。元朝所管辖地区各有不同的经济形态和文化特点,因此在治理模式和统治方式上也体现出因地制宜的特点。

    ——摘自《元朝疆域治理的历史借鉴》

    1. (1)  材料-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此后双方之间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2. (2)  材料二这首词中的“匈奴”指什么民族?为抗击该民族军队发动的大举进攻,岳飞率领“岳家军”取得的大捷是什么? 
    3. (3) 元朝的行政区划与疆域管理制度是什么?在治理模式和统治方式上体现出什么特点?并举一例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