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河池市2023-2024学年中考历史一模模拟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
  • 1. 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已经使用铁农具 B . 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粟和水稻 C . 使用耒耜等工具进行耕种 D . 饲养家畜
  • 2. 战国七雄中,管辖地区主要在我国今山东省一带的国家是( )
    A . 燕国 B . 秦国 C . 齐国 D . 魏国
  • 3. 秦始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后人也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生的功绩中最值得被人称颂并且至今仍有重大意义的是( )
    A .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 B . 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C . 修筑长城等大型工程,惠及后世 D .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基本确立了中国的行政区划
  • 4. (2016七上·长泰期中)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A . 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 . 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 . 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 .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 5.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如图反映的是( )

    A .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B . 玄奘西行路线图 C . 鉴真东渡路线图 D .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 6. (2018·绥化) 明朝前期,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    )
    A . 岳飞 B . 郑和 C . 戚继光 D . 郑成功
  • 7.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指(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太平天国起义 D . 义和团运动
  • 8. 下列对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背景因素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 人民反抗的威胁 B . 列强侵略的逼迫 C . 清朝统治的危机 D . 资产阶级的斗争
  • 9. 19世纪70年代,中国东南边疆受到列强的严重威胁,在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倡议下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 兴办新式学校 B . 创立民用工业 C . 设立翻译馆 D . 筹建海军
  • 10. (2021八上·襄州月考) 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

    A . 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 . 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 . 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 . 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 11. (2016九下·深圳期中) 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实施了太空授课,这一成就所属的科技革命的核心应是(   )

    A .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B . 蒸汽机的改良 C . 电的发明 D . 航天技术
  • 12. (2022八下·深圳月考) 建国后,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局面。以下外交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美建交    ②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③④②①
  • 13. “由于拥有充裕的食物供应,欧洲社会能够供养大量的城市居民--工匠、行会工人,商人和专业人员。大量的农民和农奴从乡村涌入城市,或在一些交通便利、安全可靠的地方建立新的城市。”材料解析的是( )
    A . 古代希腊城邦的繁荣原因 B . 欧洲封建统治衰落的原因 C . 中古欧洲城市兴起的原因 D . 欧洲工业城市兴盛的原因
  • 1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 )
    A . 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B . 限制了王权,国王不能滥用权力 C . 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D .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15. 下列文献中,受启蒙运动思想影响的是( )
    A . 《权利法案》 B . 人权宣言 C . 《人民宪章》 D . 《共产党宣言》
  • 16. 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为此,苏联采取的措施是( )
    A . 实施新经济政策 B .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 推行玉米种植运动 D . 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
  • 17. 近代自然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前进。回答下题。

    他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请问这位著名作家是谁( )

    A . 列夫·托尔斯泰 B . 莎士比亚 C . 贝多芬 D . 梵高
  • 18. 被诗人泰戈尔称为“圣雄”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者是( )
    A . 凯末尔 B . 章西女王 C . 甘地 D . 曼德拉
  • 19. 勐腊县某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小强选择了“冷战”作为学习主题。下面收集的材料中,与这一主题没有关系的是( )
    A . 马歇尔计划 B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 杜鲁门主义 D . 国际联盟
  • 20. (2017九上·乌兰月考) 苏东剧变、欧盟成立、“东方巨龙”腾飞等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
    A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B .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C . 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D . 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二、材料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 21. 科学技术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材料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

    材料二: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1. (1) 请问阿基米德说句话的依据什么物理科学理论?
    2. (2) 请你指出牛顿在物理学方面主要贡献是什么?
    3. (3) 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爱因斯坦,其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4. (4) 九年级某同学对近现代的三次科技革命进行了归纳整理,请你帮他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A

      重大意义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重要标志

      C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上有技术突破

      重大发明

      珍妮机、蒸汽机、火车机车、轮船

      D
      (至少写出一个)

      核电站、互联网、太空飞船、神舟系列等

      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最终形成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E

      启示

      三次科技革命共同影响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改善和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说明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 22.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动,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造成“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摘编自《近代经济研究》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政府之无扶植诚意,自然有关,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 (1) 材料一描述的现象说明中国近代经济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动。出现这种变动的标志是什么?
    2. (2) 材料二所说的“中国工商业”,它的出现与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这种经济形态在地区分布上有何特点?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后民族经济发展艰难的原因。由此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部编八年级历史教材

    材料二:以下三张图片依次是中国代表在联合国(1971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72年)和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卡特(1979年)。

    1. (1) 材料一反映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我们能“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的政治前提是什么?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谁?
    2. (2) 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我国上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 24. 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材料三:由于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了庞大的失业大军。于是工厂主竭力压低工资,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不断加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在这 种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巨大危机。1825 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 10 年左右就爆发一次。

    --《世界史•近代史编》

    1. (1) 材料一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兴起的时间和最显著成就分别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前后社会生产方面出现的变化。
    3. (3) 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社会影响。
    4. (4)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 25.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瓦特改良蒸汽机、“一部手机走天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