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

更新时间:2024-04-22 浏览次数: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span class="fmt-emphasis-words">一项</span>最符合题目的要求(每小题0.5分)。
  • 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到: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完成下面问题。
    1. (1) 我国粮食产量能够实现“二十连丰”得益于(   )

      ①遵循因地适宜的发展原则    ②农田灌溉和机械化水平提高

      ③农业高科技的投入和应用    ④近些年我国气象灾害发生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2) “东北振兴”“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对应的工业基地分别是(   )
      A . 东北振兴——沪宁杭 B . 雄安新区——辽中南 C . 长江经济带——京津唐 D . 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
    3. (3)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影响这些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 科技和人才 B . 自然资源 C . 劳动力 D . 市场和交通
  • 2. “博台线”(博乐-台北线)与“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垂直,是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的渐变线。如图示意两线分布。据此完成问题。

    1. (1) 我国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呈“东密西疏”分布,其根本原因是( )
      A . 自然环境的差异 B . 经济水平的差异 C . 文化习俗的差异 D . 人口政策的差异
    2. (2) 沿“博台线”从西北向东南(   )
      A . 气温的年较差增大 B . 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C . 河流汛期越来越短 D . 由森林过渡到草原
    3. (3) 我国地理差异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B .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多 C . 自东向西,我国地势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D .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单一
  • 3. 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问题。

    1. (1) ①—④四大地理区域中(   )
      A . 确定①③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B . ②区域是西北地区 C . ③区域的典型地理特征为高寒 D . 干湿状况而言④为湿润区,水资源丰富
    2. (2) 关于AB地理界线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B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 . 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3. (3) 四大地理区域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区域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 . ②区域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C . ③区域的内外交通不便——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 D . ④区域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 4.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读“京津冀地区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示地区位于(   )
      A . 华北平原 B . 东北平原 C . 东南丘陵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2. (2) 下列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是(   )
      A . 石家庄 B . 天津 C . 唐山 D . 北京
    3. (3) 近些年,北京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新型科技产业不断涌现,这主要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 . 政治中心 B . 科技创新中心 C . 国际交往中心 D . 文化中心
  • 5. (传统文化)剪纸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能充分反映百姓生活内涵,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地域特征鲜明。读下列剪纸作品,完成问题。

    1. (1) 该剪纸中的民居可能位于(   )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2. (2) 剪纸所示民居特点与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 木制结构—轻巧易装 B . 临河建造—人口密集 C . 多层结构—冬暖夏凉 D . 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
    3. (3) 剪纸所示地区(   )
      A . 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B .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 . 地表坦荡,一望无垠
  • 6. 长江三角洲地区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读图,完成问题。

    1. (1) 长江三角洲地区(   )
      A . 地处长江下游地区,濒临南海 B . 依托长江干流,联系京津冀地区 C .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 D . 依托京杭运河,联系粤港澳地区
    2. (2) 该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A . 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 B . 以首都为核心,科研力量雄厚 C . 工业结构完整,国际竞争力强 D . 邻近香港澳门,消费市场广阔
    3. (3) 为提升辐射带动作用,该地区应进一步(   )

      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④增加清洁能源输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台湾岛和海南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大岛。读两大岛的河流和交通分布图,完成问题。

    1. (1) 两个大岛共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是(   )
      A . 位于低纬度、亚热带 B . 西隔海峡与大陆相望 C . 山脉、平原相间分布 D . 河流自中部流向沿海
    2. (2) 两个岛上的交通线和城市都呈“环岛状”分布,主要自然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 D . 气候
    3. (3) 下列有关台湾的描述中,能体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的是(   )
      A . 人口稠密 B . 山区面积广大 C . 居民以汉族为主体 D . 台湾岛曾与祖国大陆相连
  • 8. 我国正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读“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完成问题。

    1. (1) 粤港澳大湾区(   )
      A . 西接云南 B . 南临东海 C . 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D . 包括广东中南部和港澳
    2. (2)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最独特的发展优势是(   )
      A . 空置土地多,租金便宜 B . 工农业基础好,科技发达 C . 江海联运,海陆空交通便捷 D . 靠近东南亚,对外贸易便捷
    3. (3) 粵港澳大湾区能促进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极有可能形成的模式是(   )
      A . “珠江三角洲服务业+香港农业” B . “珠江三角洲制造业+香港服务业” C . “珠江三角洲出口+香港进口” D . “珠江三角洲农业+香港工业”
  • 9. 读某区域简图,完成问题。

    1. (1) 图中甲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 干旱 B . 高寒 C . 冷湿 D . 多雨
    2. (2) 图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因素 B . 纬度因素 C . 海陆因素 D . 人类活动
    3. (3) 图中区域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 . 林业 B . 牧业 C . 种植业 D . 渔业
  • 10. 川藏铁路是一条连接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的快速铁路,是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被誉为21世纪现代化的“天路”。读“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问题。

    1. (1) 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多降暴雪 B . 洪涝频发 C . 沙丘流动 D . 山高谷深
    2. (2) 下列对川藏铁路沿线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 . 区域内潮汐能资源丰富 B . 跨越地势的第一和第二阶梯 C . 区域内地势平坦、水网纵横 D . 河流都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3. (3)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列对该地区利用和保护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 建立三江源的自然保护区 B . 大力开发天然草场发展畜牧业B. 大量引用湖泊水灌溉农田   D.开采当地的砂金增加经济收入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 1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2年4月20日,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2022·妈祖诞”文化系列活动在A省莆田市懿明楼广场启动。妈祖文化是两岸共同的民俗文化,是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有力

    证明,通过两岸民俗文化交流,可以增进海峡两岸同胞的情感认同。 

    1. (1) 据图可知,台湾岛北临,南临,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A省相望。
    2. (2) 据图可知,台湾岛上的地形以为主,城市主要分布在部沿海平原。
    3. (3) 材料中显示台湾省和A省许多居民都尊奉妈祖,这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选填“文化”或“地缘”)渊源。
  •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著名的“三大荒”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由于不断地大面积开荒,“北大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国家决定停止开荒。而“西大荒”由于过度放牧,致使土地荒漠化愈加严重。

      

    1. (1) 与“北大荒”和“西大荒”相比,“南大荒”发展农业的自然优势是,制约“西大荒”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2. (2) “西大荒”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其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这里出产的棉花绒长、品质好、质量高。
    3. (3) 请分别说出“北大荒”和“西大荒”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

      “北大荒”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停止开垦,退耕还湿。

      “西大荒”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 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一:《江上竹》——“萧萧江上竹,依依遍山麓”。竹的生长环境: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年平均气温为12~22℃,年降水量1000-2000mm。

    资料二:“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安吉是中国十大竹乡之首。

    资料三:我国主要竹产区示意图。

    1. (1)  图中有个竹区,根据竹子生长习性,我国竹产区主要位于四大地理分区中一线以南的地区。
    2. (2) 结合竹生长环境,可知最适合竹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3. (3) 安吉竹海,满目苍翠,宛如一幅竹画长卷,吸引了《卧虎藏龙》等著名影片在浙江安吉竹海拍摄。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带动了安吉业的发展。除此之外,竹子全身都是宝,请列举两个你知道的竹产品
  • 1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 (1)  地形区甲、乙、丙中,被称为“黄土地”的是(填代号),甲和乙的分界山脉A是
    2. (2) 地形区甲、乙、丙中,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乙地形区耕地类型是
    3. (3) 读图二观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图中A、B、C沙土最多的是。由此可以得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填“多”或“少”)。
  • 1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三江源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①、②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美誉。
    2. (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该区域优良畜种被誉为“高原之舟”。
    3. (3) 青稞是藏民的主粮,由于青藏地区昼夜温差,日照时间长,因此这里种植的青稞穗大粒饱。制约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