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16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pan>15</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每小题</span></strong><strong><span>2</span></strong><strong><span>分,共</span></strong><strong><span>30</span></strong><strong><span>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span></strong>
  • 1.  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 B . 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正常人的体温总是接近37℃ C . 血浆的pH是由血浆中的氢离子维持的,与其他物质无关 D . 喝水多则尿多,出汗多则尿少,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
  • 2.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在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这个过程 B . 这些过程涉及一系列的反射活动 C . 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D . 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 3.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
    A .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 B . 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 C .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 . 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
  • 4.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以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 . 特异性免疫,抗体 B . 特异性免疫,抗原 C .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 .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 5.  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植物激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 . 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 C .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D . 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 6. (2020高二上·农安期中) 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 . 一公顷水稻的年产量 B . 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C . 每平方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 . 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 7. (2015高二上·济南期末)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 . 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 . 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 . 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 8.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甲地发生森林火灾导致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 . 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 . 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 . 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 9. (2015高二上·孝义期末)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 B . 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C . 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 D . 能量和生物数量金字塔均可倒置
  • 10. 城市生态工程是指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下列措施,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
    A . 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 B . 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C . 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D . 用法律手段禁止汽车上路,严禁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 11.  “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发生不适应,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醉氧”时,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发生了变化 B . “醉氧”的发生可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含量相对较高有关 C . 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充足的水分 D . “醉氧”症状的出现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12.  人体免疫系统中存在一种被称为自然杀伤细胞(NK)的免疫细胞,NK细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就可识别并攻击与正常细胞不同的任何膜表面发生变化的细胞,如肿瘤细胞或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在NK细胞表面还存在多种与其杀伤活化有关的受体,如IgG-Fc受体,通过该受体的介导,NK细胞可杀伤与IgG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肿瘤细胞或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NK细胞识别靶细胞是特异性的 B . NK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C . 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从而促使NK细胞发挥作用 D . 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作用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 13. (2024高二下·兴文开学考)  胰腺癌患者死亡率高的原因是在癌症晚期前没有任何症状,而且胰腺癌细胞的扩散非常快。胰腺癌细胞会释放出CXCL16因子,CXCL16因子能够吸引非攻击性免疫细胞在癌细胞周围聚集。研究人员试图提高免疫系统攻击胰腺癌细胞的能力,以达到治疗胰腺癌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主要依赖于辅助性T细胞 B . 胰腺癌细胞周围聚集的非攻击性免疫细胞不利于机体对癌细胞的清除 C . 提高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的能力属于免疫学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免疫治疗 D . 使细胞毒性T细胞表达出CXCL16因子的受体可能会提高胰腺癌患者的存活率
  • 14.  2023年,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在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玉米按照主茎与叶片之间的夹角可分为紧凑型、半紧凑型和平展型,选择合适的玉米类型有利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实现玉米给大豆让空间,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在某复合种植田地里,生长有马唐、刺儿菜、绿狗尾等杂草,另外还生活着玉米螟等害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既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又能提高土壤肥力 B . 玉米植株错落有致,玉米植株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 . 玉米的高度、种植密度及其与大豆的关系等都属于玉米生态位的研究范畴 D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时应选择种植紧凑型玉米
  • 15.  厨余垃圾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下列不属于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是(    )
    A . 将厨余垃圾与其它垃圾混合燃烧以减少生态足迹 B . 将厨余垃圾脱水、脱盐及灭菌处理后制成牲畜饲料 C . 对厨余垃圾进行加工利用,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D . 厨余垃圾可通过发酵工程生产乙醇用作工业原料
二、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pan>5</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每小题</span></strong><strong><span>4</span></strong><strong><span>分,共</span></strong><strong><span>20</span></strong><strong><span>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span></strong><strong><span>4</span></strong><strong><span>分,选对但不全的得</span></strong><strong><span>2</span></strong><strong><span>分,有选错的得</span></strong><strong><span>0</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6.  “奶茶”疫苗是一种国产吸入式新冠疫苗,目前已作为“加强针”投入了使用。该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含有活的有复制缺陷的重组人5型腺病毒。该病毒携带有编码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分子—S蛋白的基因,其侵染人体细胞后不会增殖,但能使细胞合成并释放S蛋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注射式接种相比,吸入式接种的优点是可激活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 . 作为“加强针”使用时,“奶茶”疫苗能使人体内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数量增加 C . “奶茶”疫苗接种方便,但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接种后需留下观察30分钟 D . 在接种该疫苗前曾感染人5型腺病毒可能会导致疫苗的预防效果显著下降
  • 17.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在破土前,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及一部分下胚轴向下弯曲,形成“顶端弯钩”结构(如图1),破土时,弯钩处的下胚轴先接触土壤。研究发现,弯钩外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内侧的,有多种植物激素参与了弯钩的形成,部分分子调控机制如图2所示。当双子叶植物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弯钩打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杨酸可降低EIN3/EIL1转录因子活性,从而抑制HLS1基因表达,抑制顶端弯钩形成 B . 对于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酸与乙烯的作用效应相抗衡,与赤霉素的作用效果相反 C . 生长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D . 双子叶植物出土后,顶端弯钩外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生长速率大于内侧
  • 18.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睡眠“碎片化”。利用小鼠进行的研究显示,Hcrt神经元在睡眠中起着关键作用。Hcrt神经元兴奋时,能使小鼠发生从睡眠状态到觉醒状态的转化,并维持觉醒状态。与年轻小鼠相比,年老小鼠Hcrt神经元的KCNQ2/3(钾离子通道)表达量下降,导致觉醒状态持续时间延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Hcrt神经元的树突可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 B . Hcrt神经元发生Na+内流时,有利于小鼠从觉醒向睡眠状态转化 C . 与年轻小鼠相比,年老小鼠的Hcrt神经元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D . 阻断Hcrt神经元中编码KCNQ2/3的基因的表达会加重睡眠障碍
  • 19.  “恐惧生态学”认为恐惧能影响捕食者的捕食行为。某岛屿上中型肉食动物浣熊的天敌——大型肉食动物被人类捕杀殆尽后,浣熊大量捕食蟹类(如红黄道蟹)和鱼类(如线鳚),导致该岛屿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为探究恢复该岛屿生态平衡的对策,研究者在观测区播放浣熊的捕食者(大型肉食动物)和非捕食者的叫声,一段时间后调查统计观测区相关数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型肉食动物的存在会导致该岛屿的物种多样性降低 B . 恐惧使浣熊躲避或离开观测区,并减少了捕食时间 C . 该研究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 . 播放浣熊捕食者叫声的对策有利于恢复该岛屿的生态平衡
  • 20.  切叶蚁能切割植物的绿色嫩叶,叶片碎屑既可作为成年蚁的食物,又可用于培育某种担子菌,蚁群采集担子菌菌丝喂养幼年蚁,这种采集行为能刺激该真菌生长。切叶蚁会分泌物质促进自身体表的丝状放线菌增殖,该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可随蚁群的运动散布到担子菌群中,抑制侵染担子菌的霉菌Escovopsis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调查切叶蚁等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 B . 该案例能体现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C . 切叶蚁在食物链中可属于第二营养级,该种群同化的能量直接来自生产者 D . 切叶蚁与担子菌之间的关系是二者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pan>5</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共</span></strong><strong><span>50</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21.  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你帮助别人提起重物时,看似举手之劳,实际上发生了复杂的神经调节。其基本过程:肌肉被重物牵拉引起肌梭兴奋,通过α神经元和γ神经元导致梭外、梭内肌纤维收缩。α神经元兴奋使梭外肌纤维收缩以对抗牵张,γ神经元兴奋引起梭内肌纤维收缩以维持肌梭兴奋的传入,保证牵张反射的强度,从而提起重物。如图为该反射弧的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

    1. (1) α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填“单向”或“双向”)的。
    2. (2) 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是,γ神经元属于。γ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填“增强”或“减弱”)。
    3. (3)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因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兴奋性神经递质过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钠离子过度内流,使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导致细胞吸水过多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答出一种即可)。
  • 22.  当内外环境变化使体温波动时,皮肤及机体内部的温度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产热和散热反应,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生理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为37℃。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时,调定点为,机体产热(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
    2. (2) 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毁,机体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甲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现获得甲的结构类似物乙,为探究乙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甲、乙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模型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结论。

      分组

      处理方式

      结果

      A

      发热

      B

      发热家兔模型+甲溶液

      退热

      C

      发热家兔模型+乙溶液

      退热

      D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毁的发热家兔模型+乙溶液

      发热

      ②由A、C两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③由A、B、C、D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23.  干旱可诱导植物体内脱落酸(ABA)增加,以减少失水,但干旱促进ABA合成的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者发现一种分泌型短肽(C)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 (1) 分别用微量(0.1μmol·L-1)的C或ABA处理拟南芥根部后,检测叶片气孔开度,结果如图1。

      据图1可知,C和ABA均能够,从而减少失水。

    2. (2) 已知N是催化ABA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表明C可能通过促进N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图2中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是:经干旱处理后,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N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均显著野生型。
    3. (3) 实验表明,野生型植物经干旱处理后,C在根中的表达远高于叶片;在根部外施的C可运输到叶片中。因此设想,干旱下根合成C运输到叶片促进N基因的表达。为验证此设想,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嫁接实验,干旱处理后,检测接穗叶片中C含量,又检测了其中N基因的表达水平。

      以接穗与砧木均为野生型的植株经干旱处理后的N基因表达量为参照值,在表中填写假设成立时,与参照值相比N基因表达量的预期结果(用“远低于”“远高于”“相近”表示)。

      接穗

      野生型

      突变体

      突变体

      砧木

      野生型

      突变体

      野生型

      接穗叶片中N基因的表达量

      参照值

    4. (4) 研究者认为C也属于植物激素,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这一新发现扩展了人们对植物激素化学本质的认识。
  • 24. 福寿螺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其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在野外增殖迅速,会啃食水稻等农作物,使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我国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福寿螺入侵某地区初期由于缺少而迅速增殖。欲调查某田地中福寿螺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法。
    2. (2) 研究发现,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研究人员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实验,如图是放养中华鳖(处理组)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

        

      ①放养中华鳖后,福寿螺卵块数在时间段下降最明显,说明这段时间内成年(生殖期)福寿螺的数量明显减少。

      ②从种群数量特征分析,放养中华鳖(处理组)后,8—9月份福寿螺卵块数很少的直接原因是

      ③实验结果说明

  • 25.  入侵植物可通过三种途径影响食物网:一是入侵植物能够直接被土著草食者取食,通过上行效应按照原有的路径进入土著食物网:二是入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引入新的消费者或者转变流通路径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三是入侵植物通过非营养作用造成食物网中各级消费者的种群密度和行为活动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著生物群落和食物网结构。图中灰色部分表示植物入侵前土著食物网的物种组成,空心部分表示植物入侵后食物网的物种组成。

      

    1. (1) 如果食物网中广食性消费者较(填“多”或“少”),则入侵植物主要以途径Ⅰ影响食物网。
    2. (2) 三种途径中表示入侵植物不能被土著草食者摄食,而是通过引入新的草食者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的是途径
    3. (3) 途径Ⅲ中C同化量的最终去向有。以下案例是通过途径Ⅲ影响食物网的有(多选)。

      a.裂稃燕麦入侵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半干旱草原后产生的碎屑能够增加土壤的湿度,从而促进土著植物的生长,导致食物网结构发生改变

      b.林下入侵植物葱芥能够通过根系向土壤中分泌芥子油苷,抑制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互利共生)的生长,从而影响土著植物的生长繁殖,改变森林群落组成

      c.穗状狐尾藻入侵河口湿地后,为一些无脊椎动物和幼鱼提供了庇护场所,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水生食物网结构

      d.某地入侵植物含羞草可被当地多种植食性昆虫取食

    4. (4) 某植物入侵某地区后,生长迅速,导致当地动物多样性降低。如果要控制该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