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 下表是1825—1839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由此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

    1825—1829年

    1830—1834年

    1835—1838年

    1839年

    12576箱

    20331箱

    35445箱

    40200箱

    A . 中国处于贸易出超地位 B . 中国处于贸易入超地位 C . 鸦片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D .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
  • 2. 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手法再现历史现象或事件,使抽象历史概念更加形象直观。与下图漫画内容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应该是(    )

    A . 《南京条约》 B . 《望厦条约》 C . 《虎门条约》 D . 《黄埔条约》
  • 3. 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
    A .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所控制 B . 英法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C . 英法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 . 清政府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 4.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个文献,该文献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文献”是(    )
    A . 《资政新篇》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变法通议》 D . 《明定国是》诏书
  • 5. 自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其中以“自强”为口号的企业是(    )
    A . 湖北织布局 B . 轮船招商局 C . 汉阳铁厂 D .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 6. 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A . 瓜分狂潮 B . 救亡图存 C . 开眼看世界 D . 边疆危机
  • 7. 《马关条约》中,使列强的侵略深入内地的条款是(    )
    A .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8. 下图为1895年《点石斋画报》上刊登的“公车上书”情景示意图。这一事件(    )

    A . 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B . 解决了洋务运动存在的弊端 C . 源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 推动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 9. 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
    A . 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10. 纪录片《大国崛起》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 . 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B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C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 .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 11. 1906年刘道一、蔡绍南发动萍浏醴起义失败;1907年徐锡麟发动安庆起义失败;1907年广西起义失败;1910年广州起义失败……从这些史实看出(    )
    A . 武装起义对历史发展没有积极作用 B . 革命者具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C . 清政府统治全面瓦解 D . 所有起义都是孙中山亲自参与起义
  • 12. 孙中山在一篇檄文中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篇檄文是针对(    )
    A . 清帝退位 B . 宋教仁被刺 C . 袁世凯复辟 D . 张勋复辟
  • 13. 如表是1914—1918年我国农业相关情况统计表。由此可见,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

    农户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减少26000多万亩

    荒地

    增加49000多万亩

    A . 军阀割据混战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B . 北洋政府不重视农业 C . 导致中央无力控制地方 D . 牺牲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 14.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一文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两位先生”是(    )
    A . 民主与共和 B . 民主与科学 C . 和平与发展 D . 自由与平等
  • 15. 1920年秋,蔡元培率先在北大开放大学女禁,招收九名女学生,首开大学教育男女同校的先河。上海、南京、广州、天津等地竞相仿效,女生络绎进入各地大学,蔚成风气。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 . 使男尊女卑的格局得到彻底改变 B . 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C . 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D . 倡导解放妇女,促进思想解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10分,第17小题10分,第18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 16. 对于中国来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第一步。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道光十七年到十八年(1837—1838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困境,更加紧对外扩张,发动侵略战争,夺取新的市场。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即发出一片战争喧嚣。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读下图:鸦片战争形势图

     

    材料三: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主要由于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机派活动的猖獗,在它影响下,道光帝缺乏抗战到底的决心……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虽然某些官兵英勇抗敌,但无法改变战役的失败形势。

    ——徐凤晨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鸦片战争后,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摆布,成为西方诸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

    ——摘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并指出英国挑起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以什么作为借口?
    2. (2) 战争失败后被迫开放五口通商口岸,请分别指出材料二图片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A和B的地点名称。并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鸦片战争的影响。
  • 17.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把全国的革命志士集结起来,使资产阶级革命派从此有了共同的章程和纲领,共同的宗旨,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领袖和统一的指挥中心,为推动革命形势的向前发展,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正如黄兴所说,“革命事业至此稍有头绪”。

    ——《〈黄兴全集・前言〉之一:黄兴其人其事(二)》

    材料二: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和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司法独立等

    材料三:辛亥革命推倒了皇帝宝座,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似乎亘古不变的皇权统治的崇拜……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历时近十年的现代工业发展浪潮,现代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提升……男人的辫子剪掉了,女人的小脚不裹了,鞠躬握手取代了磕头作揖,服装新样式取代了旧样式。

    ——摘编自张海鹏《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从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上读懂这座里程碑》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出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并根据材料一概括同盟会成立的意义。
    2. (2) 读材料二,请说出辛亥革命取得的两个重要成果是什么?并指出材料中的“约法”的地位。
    3. (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辛亥革命历史功绩。
  • 18.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同时也书写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勇于探索的不朽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

    抗争

    探索

    鸦片战争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编成《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

    1.1860年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兵抗击洋枪队,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2.  ①  收复新疆。

    李鸿章等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洋务运动,利用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甲午中日战争

      ②  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重创日本海军,阻止了日本侵略军的长驱直入。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制度,进行维新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抗击列强侵略;1900年,廊坊阻击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中国革命,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热情宣传西方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1. (1) 请指出表格中①②两位英雄分别是谁?中国军民在抗击侵略时既付出巨大代价但也产生了巨大作用,请问这些抗争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 (2)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根本目的都不大相同,其中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的探索具有什么特点?
    3. (3)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列强的侵略引起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历程”等主题。请你任选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个与主题相关联的史事,围绕主题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总结提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