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

更新时间:2024-03-26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一个桔子的质量约为 B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 .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D .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 2. 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 道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 . 用声波不能够测定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 3. (2023八上·房山期中)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 .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 4. 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
    A . 玻璃  松香 B . 冰  铜 C . 沥青  食盐 D . 蜡块  冰
  • 5. 在下列事例中,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的是(    )
    A . 用放大镜观察邮票 B . 看电影 C . 欣赏鱼缸中的金鱼 D . 水中的月亮
  • 6. 甲、乙两实心球体积之比为5∶3,质量之比为5∶2,则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是(    )
    A . 25∶6 B . 2∶3 C . 3∶2 D . 6∶1
  • 7.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    )
    A . 铁水变铁块 B . 湿衣服变干 C . 樟脑球变小 D . 冰块变成水
  • 8. 关于密度公式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 . 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C . 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D . 物质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 9. (2018八上·扬州期中) 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 . 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 . 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 使音叉尽快停下来 D .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音
  • 10. (2020八上·射洪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小 C .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D .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 11. 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 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 . 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 . 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 D . 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 12. 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会冒“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汽化现象 B . 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 . 冰棍周围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 . 冰棍周围的“白气”在形成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 13. 今年暑假,小明在练习游泳时,他潜在水面以下时,看见岸上教练做的手势的光路是(    )
    A . B . C . D .
  • 14. (2021·连云港) 质量是5×104g的物体可能是(  )
    A . 一头大象 B . 一个鸡蛋 C . 一瓶纯净水 D . 一名中学生
  • 15. 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 . 3︰4 B . 4︰3 C . 2︰1 D . 1︰2
  • 16. 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维码是光源 B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 . 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 17. 三个完全相同的量杯中盛有水,将质量相同的铝块、铁块、铜块(ρρρ)分别放入三个量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原来盛水最少的量杯是(  )
    A . 放铝块的量杯 B . 放铁块的量杯 C . 放铜块的量杯 D . 原来盛水一样多
  • 1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放置器材,此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是 B . 根据蜡烛移动到刻度尺上处的成像特点,可制成投影仪 C . 若将蜡烛向左移动,需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重新找到清晰的像 D . 若将凸透镜换成普通薄玻璃板,光屏上可以找到正立、等大的像
  • 19.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夹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向左的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锐角)为(    )

    A . B . C . D .
  • 20. 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错误的是(  )

    A . 甲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乙图中墙上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 丙图中平静水面上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 丁图中水面“折断”的铅笔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二、填空题
  • 21. 如图所示的分度值是 , 木块的长度是

  • 22. 如图所示为体温计的一部分,它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此体温计的读数是 , 体温度计(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 23. 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
  • 24. 取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冰的体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5. 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6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图,矫正近视眼原理图正确的是图。(选填“甲”“乙”“丙”“丁”)

  • 26. 寒冷的冬季,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成冰,但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这是冰直接(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了。北方冬季的夜晚,卧室窗玻璃上经常出现“冰花”,“冰花”的形成是(选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冰花”出现在玻璃的(选填“内”或“外”)表面。
  • 27. 小明身高 , 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m,他到像的距离是m,他走近平面镜,则他在镜中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假日里,小明在河边散步,看到“鱼在云中游”,“鱼”是光的形成的,“云”是光的形成的,它们都是像。
三、作图题
四、实验与探究题
  • 30. 如图是给某种固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像可知,该固体一定是;(“晶体”或“非晶体”)
    2. (2) 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该固体做实验;
    3. (3) 该物质BC段在处于态(选填“固、液、固液共存”),要热量,但温度
    4. (4) 该物质熔化过程用时;由图可知该固体的熔点是
  • 31.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1) 实验时,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
    2. (2) 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此时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选填“上”或“下”)偏离光屏中心,此时应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3. (3) 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向移动,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些;

      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远视”);

    4. (4) 若小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到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像的大小较之原来(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2. 小明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过程如下:

    1. (1) 将天平放在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的处,然后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天平平衡;
    2. (2) 在烧杯中装入适量某种液体,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 再将烧杯中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如图甲),读出液体体积
    3. (3) 再用天平测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乙),g;
    4. (4) 根据公式计算出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5. (5) 若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时,有部分液体溅到了量筒的侧壁上,会导致所测液体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
  • 33. 小明同学周末从家中出发去公园,其中前一半路程步行,后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求:

    1. (1) 小明同学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2. (2) 如果小明同学骑车的速度保持不变,请计算他骑车所骑行的距离。
  • 34. 有一只空玻璃瓶质量是 , 当瓶内装满水时称其总质量是;若在此空瓶内放一金属块称其总质量是 , 再往装有金属块的瓶中加满水称其总质量是求:
    1. (1) 玻璃瓶的容积;
    2. (2) 金属块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