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23一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核心素...

更新时间:2024-03-20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科学概念填空题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 11. 科学研学营老师让两名小实验员将两杯水(如下图)摆在课室窗台向阳通风处,小美预测过段时间( )。

    A . 两杯水的水量都会减少 B . 有盖的杯子中水量几乎不变,没盖的杯子中水量减少 C . 两杯水的水量都会增多
  • 12. 在活动前,老师让全体学员都将手洗干净,小美发现手沾了水,没一会儿手就干了,同时她感觉手很凉快,这是因为( )。
    A . 水蒸发时会放出热量 B . 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C . 小美的手会自动降温
  • 13. 老师首先安排大家做“水沸腾了”的实验,不一会儿小美便看到烧杯上方开始冒“白气”(如下图),这里的“白气”其实是( )。

    A . 小水珠 B . 水蒸气 C . 固体颗粒
  • 14. 在“水沸腾了”实验过程中,小美还观察到烧杯中会产生气泡(如下图所示),此现象一般出现在( )。

    A . 停止加热后 B . 加热一段时间(水未沸腾) C . 水沸腾时
  • 15. 做完“水沸腾了”的实验,老师紧接着安排大家继续完成“水结冰了”实验,小美按实验步骤往碎冰中加入食盐(如右图),加入食盐的目的是使试管中水的温度( )

    A . 降低 B . 升高 C . 保持不变
  • 16. 实验过程中,小美观察到当温度下降到( )以下时,水会慢慢结成冰。
    A . 20℃ B . -4℃ C . 0℃
  • 17. 水完全结冰后,小组成员拿出试管并在冰面处重新做好标记(如下图)。将试管在室内放置一会儿,试管中的水位会到( )位置。

    A . B . C .
  • 18. 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会( )。
    A . 不变 B . 下降 C . 上升
  • 19. 在接下来的研学活动中,小美通过实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根据如下所示实验结果可知,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


    1

    2

    3

    4

    5

    6

    7

    8

    小苏打

    ×

    食盐

    ×

    A . 更弱 B . 更强 C . 差不多
  • 20. 如果想让水中剩余的小苏打完全溶解,可以( )来实现。
    A . 加小苏打 B . 加水 C . 搅拌
  • 21. 在探究实验中,小美要想加快食盐或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可以( )。
    A . 加热 B . 搅拌 C . 加热或搅拌
  • 22. 小美通过加快溶解的实验操作,了解到下列三个实验中,( )实验中食盐溶解得最快。
    A . B . C .
  • 23. 研学营老师除了教会小美加快溶解,还教了小美分离在水中的物质,其中从盐水中提取食盐可以采用( )方法。
    A . 蒸发 B . 过滤 C . 溶解
  • 24. 在混合与分离的体验活动中,一名组员不小心将食盐和铁粉混合在一起了,它们( )分离。
    A . 不可以 B . 可以 C . 不确定能否
  • 25. 研学营老师介绍生活中物质是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下列变化中,( )与其他两种变化不同。
    A . 水、冰、水蒸气之间相互转化 B . 将米酿制成酒 C . 把纸折成飞机
  • 26. 小伙伴想考考小美知道多少有关空气的知识,小美很快找出“( )”的描述是错误的。
    A . 空矿泉水瓶里什么都没有 B . 我们能在远处闻到花香是因为空气会流动 C .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 27. 接着小伙伴拿出一个实验瓶子,小美往( )吹气就能让瓶子里面的水喷射出来了。

    A . A口 B . B口 C . A口或B口
  • 28. 这时,小美想到生病输液时也有两根管插入药水瓶中(如下图),其中A管的作用是( )

    A . 让空气进入瓶子,药物就容易滴下 B . 装饰药水瓶,起平衡作用 C . 如果B管坏了,可以及时替换上去
  • 29. 小伙伴拿起一支注射器,抽取了一段空气,接着用食指堵住管口,打算用力向下压活塞,小美预测( )。
    A . 活塞能压到底 B . 活塞不能压到底 C . 活塞不会移动
  • 30. 小伙伴用力向下压活塞时,里面的空气微粒( )。
    A . 会变小 B . 会变大 C . 间隙会变小
  • 31. 小美和小伙伴想知道空气有没有质量,她们用( )测量最合适。
    A . B . C .
  • 32. 除了上述材料和打气筒,实验还需要用到( )。
    A . 皮球 B . 绿豆 C . 皮球和绿豆
四、探究实践题
  • 33. 通过讨论,小美她们首先想到的是溶解实验,于是小美和伙伴们准备了以下4组实验探究溶解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组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完全溶解用时

    5分钟

    1分钟30秒

    30秒

    1分10秒

    1. (1) 选1号杯和2号杯,可以探究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2. (2) 选2号杯和3号杯,可以探究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3. (3) 要想探究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可以选择号杯和号杯,但需要保证块状和颗粒状的盐一样。
    4. (4)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溶解最快的是号杯。
    5. (5) 由上述实验可知,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 34. 接着,小美和小伙伴一起进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的实验探究,下图是她们完成的三个实验示意图。

    1. (1) 实验过程中,要求杯子放进水中时要。(选填“竖直向下”或“任意角度”)
    2. (2) 实验时还可以加入两个泡沫球,一个放入水槽,另一个倒扣在杯中,目的是,做A实验时,倒扣在杯子里的泡沫球会在位置。(选填“杯口”或“杯底”)
    3. (3) 做A实验时,还能观察到固定在杯底的纸团( )的现象。
      A . 变大 B . 没湿 C . 湿了
    4. (4) B实验的杯子底部有小孔,实验过程中当杯子倒扣压入水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5. (5) C实验中原本倒扣在水里的杯子打气,打气前杯中充满了水,随着不断的打气,杯中的水被排出,这是因为
    6. (6) 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利用空气的例子吗?(至少列举2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