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

更新时间:2024-04-10 浏览次数: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2023八上·青岛月考) 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群匹配错误的是( )
    A . 蜈蚣、蝗虫——节肢动物 B . 涡虫、绦虫——扁形动物 C . 河蚌、蜗牛——软体动物 D . 大鲵、扬子鳄——两栖动物
  • 2. 在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的虾类化石,被命名为琥珀虾。对其特征推测错误的是( )
    A . 具有外骨骼 B . 具有消化道 C . 身体和附肢分节 D . 脊柱可以弯曲
  • 3. (2019·咸阳) 下列有关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母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 B . 蚯蚓的刚毛起辅助运动作用 C . 软体动物都具有贝壳 D . 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
  • 4. (2021·营口) 大山雀和蝙蝠都善于飞行。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胎生哺乳 B . 用肺呼吸 C . 体温恒定 D . 都有脊柱
  • 5. 下列动物的结构与其功能对应错误的是( )
    A . 狼的犬齿——适于磨碎食物 B . 鱼的鳃——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 . 青蛙的后肢——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D . 鸟的龙骨突——可扩大胸肌的附着面
  • 6. 下列脊椎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①鲫鱼 ②青蛙 ③蜥蜴 ④啄木鸟 ⑤狗

    A . ①和②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 . ③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束缚 C . ④体温恒定,利用皮肤辅助呼吸 D . ⑤胎生、哺乳,但后代成活率不高
  • 7. 有关动物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骨骼肌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B . 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 . 在跑步过程中,大腿肌肉同时收缩或同时舒张 D . 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 8.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只有哺乳动物才具有学习行为 B . 只有低等动物才有先天性行为 C . 人既有先天性行为,又有学习行为 D . 低等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
  • 9. 某些昆虫的雌虫能分泌一种物质,吸引雄虫前来交尾。某省农业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在农田中设点诱杀雄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雌虫分泌的是性外激素 B . 雌雄虫间的这种行为是取食行为 C . 雌雄虫之间通过动作传递信息 D . 这种灭虫方法会污染环境
  • 10. 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下列能说明群体中具有“等级”特征的是( )
    A . 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B . 红雀给鱼喂食 C . 一山不容二虎 D . 大山雀偷喝牛奶
  • 11. 某生物小组开展“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获得如图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鼠走迷宫取食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 . 训练次数越多,小鼠获取食物所用的时间越长 C . 2月龄小鼠比1月龄小鼠获取食物所用的时间更短 D . 神经系统发育越完善,动物学习能力越弱
  • 12.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 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 . 兔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兔的数量发生变化则会引起其他生物数量的变化,这说明动物可以维持生态平衡 D .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 13. 细菌活动在我们的身边,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菌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其形态结构 B . 细菌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C . 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无叶绿体 D . 细菌包括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基本形态
  • 14. 下列属于大肠杆菌、蘑菇、酵母菌共同特点的是( )
    A . 都能形成芽孢 B . 都具有叶绿体 C . 都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存 D . 都进行孢子生殖
  • 15. 白蚁肠道中生活着一种鞭毛虫,它能够帮助白蚁消化木材纤维,并以白蚁肠道中的有机物为食而获得营养。白蚁和鞭毛虫构成了( )
    A . 寄生关系 B . 捕食关系 C . 竞争关系 D . 共生关系
  • 16. (2022八上·文水月考) 食物的保鲜和贮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与原理不一致的是(   )
    A . 鲫鱼盐渍——盐杀死了鱼表面所有的细菌 B . 香菇晒干——减少水分,抑制微生物繁殖 C . 剩菜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D . 牛奶盒装——高温灭菌
  • 1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外部形态 B . 新型冠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角色 C . 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很接近 D . 新型冠状病毒利用人体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和营养物质繁殖新病毒
  • 18. 在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盆中检测出三种化合物,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R依次代表( )
    A . 酒精、二氧化碳、氧气 B .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碳、氧气、酒精 D . 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 19.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经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制成的疫苗 B . 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中含有细胞核,靠孢子来繁殖后代 C . 枯草杆菌形成的芽孢是它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D . 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动物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 20. 小明把玉米、小麦分一类,把大豆、花生分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A . 是否产生种子 B . 花、果实、种子的相似程度 C . 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D . 生活环境是否相同
  • 21. (2019·襄阳) 从生物分类上看,下列各项中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 . 玉米和青蛙 B . 家鸽和鲫鱼 C . 老虎和苍蝇 D . 黄牛和绵羊
  • 22. 如图为食肉目部分动物分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识别生物,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 图中分类单位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目、科、属、种 C . 虎和豹的共同特征比虎和猫的共同特征多 D . 生物学分类通常是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活习性等特点
  • 23. 在山东寿光一带,农户有家养慈伦鸡的习惯,这使得传统鸡种得以延续。科研人员利用这些鸡种,经过杂交培育出了适应现代需求的多个寿光大鸡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 B . 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 鸡的所有行为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得到的 D . 家养的几只母鸡先后出现抱窝现象,这属于学习行为
  • 24. 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会威胁人类自身 B . 环境的改变与破坏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C .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排放污水 D . 我们应该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 25. 海驴岛是一个小海岛。每年春夏之际,都会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在岛上筑巢、产卵和育雏。下列保护黄嘴白鹭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 . 在海驴岛及周边建立自然保护区 B . 将黄嘴白鹭移入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C . 将黄嘴白鹭的精子收入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D . 将黄嘴白鹭移入邻近的野生动物园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6. 下图为常见的一些动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动物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如果按脊柱的有无,图中的的体内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 (2) 图中,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对称。
    3. (3) 虽然形态不同,但同属于节肢动物,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
    4. (4) 鱼在水中自由地游动,口与鳃盖后缘交替张合,对鱼水生生活的意义是
    5. (5) 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而蚯蚓依靠能分泌黏液保持湿润的进行呼吸。
    6. (6) 图中体温能保持恒定的动物有。 
    7. (7) 蛙鸣叫、鱼觅食、鸽育雏等都是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8. (8) 图中动物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27. 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图甲中,蚯蚓靠协调配合完成运动;图乙中,Ⅰ、Ⅱ、Ⅲ表示蝗虫身体的各部分,①、②、③表示蝗虫的某些器官,其中飞行器官及所在身体部位分别是(填

      数字)。

    2. (2) 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和[3]中的滑液。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活动。
    3. (3) 图丁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理由是
  • 28.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云南大理苍山气候适宜、景色秀美。种子植物有2 330种,一级保护植物有10种,鸟类有17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有16种。

    资料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如云南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如重点保护滇金丝猴的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此外,人们还把某些濒危物种移入动物园、植物园以及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1. (1) 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分析,资料一体现了的多样性。
    2. (2) 资料一中,双尾褐凤蝶、苍鹰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却都能飞行。请各写出一条它们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合理即可)。苍鹰通过反复练习,捕获猎物的能力不断提高。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属于行为。
    3. (3) 资料二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你的做法是(答出一条即可)。
  • 29. 如图为冠状病毒、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冠状病毒的结构是由[]和[]组成的。 
    2. (2) 科研人员在分离提取毒株时,培养冠状病毒所选用的培养基是____(填字母)。
      A . 含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 B . 植物组织培养基 C . 活的鸡胚 D . 固体培养基
    3. (3) 图乙分布广泛,一是与它靠生殖有关,二是与利用度过不良环境有关。
  • 30. 为了证明细菌对动物遗体有分解作用,某校科技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鱼的内脏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向鱼的内脏上滴加一些蒸馏水,使鱼的内脏保持潮湿。
    1. (1) 你提出的问题是
    2. (2) 你的假设是。 
    3. (3) 方案一: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二: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三: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的环境条件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乙两组选用相同的实验材料的意义是

      ②要让实验材料保持潮湿的理由是。 

      ③以上三个方案中,最好的是

      ④方案三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方案三的变量是

      ⑤细菌能将动物遗体分解成水、,从而促进生物圈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