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备战高考·高政二轮复习专练:17 全面依法治国...

更新时间:2024-03-07 浏览次数: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4高三上·辽宁月考)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10月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对公职人员、村居民、港澳台同胞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说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国家立法权

    ②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是把人民意志转化为党的意志

    ④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初次审议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311人提出的586条意见,另收到来信6封。草案二审稿对社会公众的意见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吸收采纳。人大代表、基层群众和法工委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好建议。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有利于(    )

    ①保障公民参与权,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②遵循立法程序,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③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更好行使国家权力

    ④让更多群众理解、参与、支持立法,强化法治思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依法行使流域水行政监督管理的职责,突出体现了重点事项流域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治理、统一调度。同时,实现对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一条线”全畅通,并对黄河保护治理设立了严格的管理红线。上述规定( )

    ①能够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用良法促善治

    ②旨在健全协同保护治理机制,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③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力量

    ④有利于规范政府治理,提升黄河流域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23高二下·南宁月考) “拎袋子的阿姨,您闯红灯了,请站在路边等红灯。”近段时间,杭州市T县公安交警部门利用智控技术设备,在交通路口采取喊话式柔性执法,拉近了交通管理者和参与者的距离。这种柔性执法最能体现( )
    A . 依法执法 B . 公正执法 C . 规范执法 D . 文明执法
  • 5. (2024高二上·五华期末) 2023年8月,某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印发《浙江省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实施办法》,推动进一步严肃精准查处涉及党组织、党员、监察对象的诬告陷害行为,规范信访举报工作秩序。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依法治国,引导公民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

    ②完善法律法规,推进政治建设规范化、法治化

    ③坚持依法执政,促使信访举报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④坚持实事求是,筑牢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4高二上·承德月考) 2023年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22)》一书聚焦推进诉讼制度改革、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机制、完善司法便民利民制度机制、深化司法公开和司法民主、完善司法服务保障国家发展制度机制、推进互联网司法和智慧法院建设等内容系统介绍了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据此可知,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有利于( )

    ①保障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②使严格执法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的原则,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

    ④更好超越时空限制,推进司法服务便利化、智慧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2024高二上·玉溪期末)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让宪法深入人心,到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宣传教育,强化国家认同……开展这些活动旨在( )

    ①依靠人民通过公正司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②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③推动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信仰宪法法律

    ④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24高三上·浏阳月考) 2023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机关干部考核工作推进会。本次会议考核工作三个月以来,最高法按照法院党组部署要求,以“公正与效率“为工作主题,把全员考核作为重点工作任务来抓,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党的建设、纪律建设等制度要求融入考核工作中。这表明,最高人民法院( )

    ①找准了法律监督机关的定位开展工作

    ②以纪律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伟大工程

    ③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优势

    ④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司法公平正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⑤④
  • 9. (2023高三上·湖北月考)  流动普法、诉前调解、“三位一体”多元解纷机制……2023年以来,R县人民法院认真落实新形势下“枫桥式”基层法庭工作新要求,将法庭普法宣传搬到群众家门口,积极听取群众诉求,让人民群众“零距离”向法官表达自己的意愿;积极开展巡回办案、下乡调解工作,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商贸市场,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R县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 )

    ①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办案结果公正

    ②充分发挥了人民法庭在基层乡域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③彰显人民法庭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保障了人民权益

    ④能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矛盾纠纷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4高三上·安徽月考) 下图漫画《待“客”》警示各级政府应该( )

    A . 加快科学立法工作,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B . 强化对市场的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C .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和公正执法 D . 改进执法方式方法,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 11. (2024高三上·梅河口期末)  2021年11月1日起,《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从压实责任入手,全面建立防火责任制,对省市县乡政府、指挥机构及其林业和草原、应急管理、公安等相关部门,以及村民委员会、护林员、瞭望员的管理职责都进行了明确,实现防火责任全覆盖。条例中的上述规定有利于( )

    ①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各项职责,严惩违法行为 

    ②相关部门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规范履职

    ③科学合理划定各方职责边界,确保全链条监管

    ④加强执法机构建设及执法力量保障,保证执行到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2.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时常见诸各类媒体。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法,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定义,加大对网络暴力犯罪的打击力度。这表明(    )

    ①民主党派能参与国家法律的制定     ②法律实施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③政协委员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④科学立法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3. (2024高三上·罗湖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爱国主义教育立法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以下是我国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主要过程:

    01    2022年7月,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02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03    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初审。04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做到科学立法的。
  • 14. (2023高三上·五华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材料一政府严格执法,才能保障法律法规得到全面而正确的实施。近年来在越来越多民生相关领域,政府严格执法正成为常态。例如,在环保领域,对环境污染零容忍,依法清理“小散乱污”企业、关停整改排污大户,努力为百姓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在餐饮业实施“明厨亮灶”、治理网络订餐乱象,护航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使政府收获更多的满意度和公信力。 
    材料二备受关注的河南淇县“农民西瓜被偷倒赔偷瓜者 300元”事件引起社会热议。遗憾的是,这种错乱在一些基层执法中并非孤例。各种“糊涂断案”案例严重侵蚀了执法的公正性,也把该用法律厘定的是非变成了由法律之外的因素来判定,而事实、法律则被放到了一边。幸运的是,这些“糊涂案”最终都被上级公安部门纠正,结局合乎民众对公正、是非的朴素判断,这对基层执法者来说是一种警醒,对法治进步是推动。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严格执法”的相关知识,简析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性。
    2. (2)  结合材料二,说说各种“糊涂断案”案例以及上级部门的纠正对执法部门有何启示。
  • 15. (2023高三上·鹤山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市人民法院创造性开展工作,以法治之光守望社会公平正义。以下是其部分工作要点:

    与金融监管等部门建立中小微企业纾困联动平台,优化司法服务措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完善产权司法保护。

    依法维护正常金融秩序,妥善办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各种渗透颠覆破坏犯罪,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解纷机制柔性高效、灵活便捷的优势,让更多纠纷在诉前妥善解决。

    出台进一步加强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意见,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报告执行工作。主动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该人民法院上述工作对守望公平正义的作用。

  • 16. (2024·邢台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开始实施。该法是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

    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立法过程中,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许多来自基层的民情、民意、民智在法律中得到体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法律条款。同时,为了更好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落地,许多地区各显其能:深圳市光明区民政局出台了无障碍城市建设“29条”,对涉及无障碍重点行动、出行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等6项29条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把不同的无障碍工作和职责嵌入各个职能部门;辽宁省举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活动,宣传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制定及落实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