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襄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08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 1. 下列四幅图片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 . 珊瑚 B . 秦兵马俑 C . 灵芝 D . 机器狗
  • 2. (2018·官渡模拟) 单细胞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单细胞生物中,营寄生生活的是(  )
    A . 衣藻 B . 眼虫 C . 链球菌 D . 草履虫
  • 3.  若装片上写有“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应该是放大的(    )
    A . q B . d C . p D . b
  • 4.  如图为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过程示意图,其中细胞分化的结果是(    )

    A . 细胞体积增大 B . 细胞数目增多 C . 形成各种组织 D . 遗传物质改变
  • 5. 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四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分别如下图所示。你认为需要将盖玻片掀开重新盖上以排除气泡的是(    )
    A . B . C . D .
  • 6. (2018·涪城模拟)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
    A . 捕食 B . 竞争 C . 合作 D . 共生
  • 7.  制作洋葱镜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①② C . ①②④③ D . ③④②①
  • 8.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为了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 采用的方法是(    )
    A . 调查法 B . 实验法 C . 资料分析法 D . 观察法
  • 9. (2018七上·广州期中) 下列不属于器官的是(     )
    A . 大脑 B . C . 心脏 D . 肠腺
  • 10.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个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B . 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丙←丁←乙←甲
    C . 丙是生产者,甲、乙、丁是消费者
    D .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 11.  下列有关动植物体组织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组织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B . 组织是彼此不同的细胞通过简单链接构成的细胞群 C . 组织是由形态不同、功能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 D . 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
  • 12. (2022七上·深圳期中)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 .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 .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 .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 13. (2019七上·龙岗期末) 关于草履虫能独立生活的原因,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 . 能吞食水中的细菌 B . 能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C . 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D . 能独立完成呼吸、排泄和应激等各项生命活动
  • 14. 如图是植物细胞相关知识概念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 植物细胞甲内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B . 乙能传递遗传信息 C . a是支持和保护 D . 把新鲜菠菜叶洗净放在冷水中,水不变绿与b有关
  • 15.  下列有关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中线粒体等能量转换器,它们的作用是把细胞内的能量用掉 B . 细胞壁不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因此只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C . 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所以细胞内的物质是固定不变的 D . 拌凉菜易出现菜汁,是因为蔬菜细胞膜被破坏,液泡中的液体流了出来
  • 16. (2015七上·清远期中) 番茄(西红柿)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  )

    ①输导组织   ②分生组织   ③营养组织   ④保护组织.

    A . ④②① B . ④①② C . ④③① D . ④①③
  • 17.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酒精对细胞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相同的新鲜杨梅各5颗分别放入编号为1号和2号的杯子中,②1号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2号杯中加入等量的高度白酒,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如图所示,请你推测2号杯中液体颜色变红的主要原因是(    )

    A . 酒精破坏了细胞的细胞壁 B . 酒精破坏了细胞的细胞膜 C . 酒精破坏了细胞的细胞质 D . 酒精破坏了细胞的细胞核
  • 18. 下列对下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该图中有3条食物链 B . 该图中的细菌是捕食者 C . 该图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 . 该图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 19. (2020·北京模拟) 周末外出踏青时,小华不小心摔倒,划破了皮肤并感到疼痛,并伴随有出血。以上现象说明皮肤中包含的组织有(  )
    A . 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B . 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分生组织 C . 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肌肉组织 D . 营养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 20. 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 . 植物体→组织→器官→细胞 B . 细胞→器官→组织→植 物体 C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D .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二、非选择题(30分一空1分)
  • 21.      
    1. (1)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化学能释放。

    2. (2)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①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

      染色体是由和蛋白质组成的, 被称为的载体。

      ②克隆羊多莉的身世。

      培育过程:

      结果:多莉与 羊几乎一模一样。

      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

  • 22.
    1. (1) 绿色开花植物是由六大器官组成,其中为营养器官,是生殖器官。
    2. (2)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包括分生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等。
  • 23.  请仔细观察下列图一、图二和图三,回答有关问题:

    1. (1) 图三中的尤塞恩·博尔特1986年生于牙买加,他的身体逐渐长大的原因是细胞和细胞
    2. (2) 其肤色是黑色,主要是由图一中的[]所决定的。
    3. (3) 博尔特是当今男子短跑无可争议的霸主,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具有强大的爆发力。他强大的爆发力主要与图二中的[]组织有关。
    4. (4) 博尔特的身体结构层次与樟树不同,差异是多了这一层次。
  • 24. 如图为显微镜的构造图。了解它的结构与功能,完成下列各题(括号内填标号)。

    1. (1) 有成像功能的结构是[]和[]
    2. (2) 对光时,在做好准备步骤的基础上,再转动[],使光线经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从[]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 (3) 转动[]能使镜筒大幅度升降,转动[]最终能使物象看的更加清晰。
    4. (4) 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5×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是
    5. (5) 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字偏左,如果他想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把玻片往方移动
三、探究题
  • 25.  下面以“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为例回顾探究:
    1. (1)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本实验的变量是
    2. (2) 某组制订计划如下:在实验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在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两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下纸板下和玻璃板下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并记录结果。本实验中,两种环境只有一种条件是不同的,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是的,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本实验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被称为
    3. (3) 某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环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明亮

      2

      1

      0

      3

      4

      2

      1

      3

      1

      2

      阴暗

      8

      9

      10

      7

      6

      8

      9

      7

      9

      8

      根据该组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4. (4) 结合实验假设,你认为该组同学在得出结论后进行的操作是(可多选)。

      A.确定本组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其他组同学表达交流
      B.否定本组结论,依据假设和已有的知识改变结论
      C.检验实验过程是否有误,重复实验几次再得出结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