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德宏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4-03-13 浏览次数: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2年10月31日下午3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与空间站组合体在轨完成交会对接,实现“三舱组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梦天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河外星系
    2. (2) 下列关于梦天实验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飞行中穿过小行星带 B . 与火星天体类型相同 C . 发射前属于人造天体 D . 进入预定轨道后成为天体
  • 2. 科学家预测在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全球降水均减少,旱灾更加频繁    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下列现象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 . 波浪和洋流的运动 B . 夏季我国盛行东南风 C . 植物蓬勃生长 D . 火山喷发
  • 3. 读“某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 据图推测②地层形成时的环境特点( )
      A . 干燥,冷热多变 B . 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 . 湿润,森林茂密 D . 寒冷,冰雪广布
    3. (3) 根据图中化石,推测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 . 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 . 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 . 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 . 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 4. 小明暑假到山东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下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时,“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 . 由西向东 B . 由东向西 C . 由北向南 D . 由南向北
    2. (2) 冬季白天为了防寒同时也要通风,正确的做法是( )
      A . 房前屋后都用石质铺路 B . 关闭屋后大门,开启房前大门 C . 房前屋后栽种常绿树木 D . 关闭房前大门,开启屋后大门
  • 5.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2. (2) 如在图中丙地燃放孔明灯,其在近地面可能的飞行方向是( )
      A . 向南 B . 向北 C . 向东 D . 向西
  • 6. 下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丙、丁四地中盐度最低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丁地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距陆地远,水温高        ②纬度较低,水温高

      ③受暖流影响,水温高        ④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②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梦粱录》

    ③地动山摇,颠扑处,神惊鬼泣。沧海啸,巨鲸翻滚,怒涛壁立。

    1. (1) 文字中描述的海水运动分别是( )
      A . 潮汐、海浪、洋流 B . 海浪、潮汐、洋流 C . 海浪、潮汐、海啸 D . 潮汐、海浪、海啸
    2. (2) 引起①描绘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A . 太阳引力 B . 近地面的风 C . 月球引力 D . 海底地震
  • 8.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乙地的植被类型是( )
      A . 热带雨林 B . 常绿阔叶林 C . 落叶阔叶林 D . 亚寒带针叶林
    2. (2) 丙地植被具有的特点是( )
      A . 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 B .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芽、秋冬季落叶 C . 树叶为针状 D .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
  • 9. 喀斯特石林景观是地表水顺石灰岩裂缝渗入地下,地下水在石灰岩裂缝中运动,溶解石灰岩而形成。下图示意某喀斯特石林地貌发育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 风力堆积 B . 风力侵蚀 C . 流水堆积 D . 流水侵蚀
    2. (2) 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A . 甲—乙—丙 B . 丙—甲—乙 C . 丙—乙—甲 D . 乙—甲—丙
  • 10. 我国某区城由于地层岩性、风力剥蚀等因素的影响,雅丹地貌发育。下图示意该区城雅丹空间分布及雅丹体最高点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区域最可能是( )
      A . 新疆罗布泊 B . 云南大理 C . 广东丹霞山 D . 黄土高原
    2. (2) 图示雅丹地貌雅丹体的主要特征是( )
      A . 走向分布散乱无序 B . 单体东北侧坡度缓 C . 垄槽相间,纵列分布 D . 奇石峰林,天坑地缝
    3. (3) 该地貌单体形态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 盛行风向单一 B . 昼夜温差较大 C . 岩石岩性差异 D . 植被覆盖状况
  • 11. 金沙江虎跳峡位于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高山夹峙,峭壁耸立,山岭高出江面3000米以上,中间江面宽度仅30~60米。右图是虎跳峡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虎跳峡的外力作用及虎跳峡所处的河段是( )
      A . 流水下切侵蚀        中游 B . 流水侧向侵蚀        下游 C . 流水溯源侵蚀        上游 D . 流水下切侵蚀        上游
    2. (2) 虎跳峡河谷的特征是( )

      ①V字形河谷②两壁险峻,与地面垂直③谷底狭窄④宽度通常大于深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2.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下图为土壤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①④③
    2. (2)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①决定土壤厚度②富集养分元素③影响土壤质地④提供了有机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3. 云南东川红土地被人们称为“上帝打翻的调色板”,这块土地的土壤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云南东川红壤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 气候 B . 生物 C . 地貌 D . 时间
    2. (2) 改良红壤的有效措施是( )

      ①增施化肥②种植绿肥③撒熟石灰④砾石覆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古乡沟流域上游有6条冰川,沟谷内有300米厚的松散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右图示意古乡沟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流域夏秋季节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
      A . 滑坡 B . 泥石流 C . 塌陷 D . 洪涝
    2. (2) 当地夏秋季节易发生此类灾害的主要条件有( )

      ①沟谷中有巨厚松散堆积物

      ②处于雨季且冰川融水量大

      ③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

      ④公路建设改变地表形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非选择题,5个大题,共40分
  • 15.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并说出判断依据
    2. (2) 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F表示界面,该面以上E代表,该面以下G代表。岩浆位于(填字母)的上部。
    3. (3) 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B .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C . 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D . 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 16.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①表示,②表示(填名称)。
    2. (2) 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加以解释。

    3. (3) 图乙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Ⅱ层大气以运动为主,该层存在层,能吸收,是地球的“天然保护屏障”。
    4. (4) 图乙中Ⅰ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对应图甲中的(填序号),简述该层大气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
  • 17.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填字母),“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示意图中表示为(填字母)。
    2. (2) 目前人类可以通过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 (3) 下列选项中有利于下渗进行的是____(多选)。
      A . 降水持续的中到小雨 B . 短暂的特大暴雨 C . 地形坡度大 D . 地形坡度小 E . 植被覆盖良好 F . 植被覆盖差
    4. (4) 未登录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A . 海陆间循环 B . 海上内循环 C . 陆地内循环 D . 大循环
  • 18.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对应(图甲或图乙);若河流注入海洋,则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对应(图甲或图乙),其形成过程是
    2. (2) 图甲所示地貌中,泥沙沉积具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____。
      A . 黏土、砾石、粉砂 B . 粉砂、黏土、砾石 C . 砾石、粉砂、黏土 D . 砾石、黏土、粉砂
    3. (3) 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堆积物,判断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____。
      A . B . C . D .
    4. (4) 在丙图中,如果河中有沙金,图中a、b、c、d四处淘金点中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洪水、滑坡、泥石流和地震都是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在遇到这些灾害时,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才能在灾害中获得生的希望。

    材料二常见灾害的逃生和自救方法。

    1. (1) 材料二所示的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填名称)。
    2. (2) 材料二中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原因分别是
    3. (3) 请分别列举一项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