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放入太平洋的计划,遭到多个组织反对。有学者指出,核污水排入海洋会影响到全球生态安全等。调查中发现福岛县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单增加了118倍,日本宫城县沿海村子还出现一只9足章鱼。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23年6月8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海洋日”,下列有关海洋描述正确的是( )
      A . 北冰洋是纬度最低的大洋 B . 大西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 C . 印度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D .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大约71%
    2. (2) 日本政府在2023年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经过滤稀释后排入太平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海洋生物受放射性污染导致死亡或变异        ②对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③污染附近太平洋沿岸国家        ④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没有危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桃花源记》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房舍整整齐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 . 城市,这里“阡陌交通” B . 城市,这里“土地平” C . 乡村,这里“屋舍俨然” D . 乡村,这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 (2) 从对“聚”、“落”甲骨文的解释可知,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3. 2023年8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在南非举行。本次会晤聚焦金砖机制与非洲大陆更紧密的结合、聚焦发展、聚焦包容性的多边主义。下图阴影部分为金砖五国。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金砖五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 . 中国 B . 俄罗斯 C . 印度 D . 巴西
    2. (2) 据印媒报道,预计将有不少于6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未来3到5年内与它们的供应商合作伙伴一道投资约50亿美元,努力打入印度市场。中国车企投资印度市场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印度劳动力成本低 B . 向印度推广核心技术 C . 学习印度先进的造车技术 D . 助推印度幅起
  • 4. 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下左图为海南岛等高线示意图,下右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经纬度约为( )
      A . 110.75°W,19.61°N B . 110.75°E,19.61°N C . 110.75°W,19.61°S D . 110.75°E,19.61°S
    2. (2) 下列有关天舟六号发射日当天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天天气是“晴转多云”        ②最高气温27℃

      ③气温日较差为8℃        ④天舟六号于夜间发射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3. (3) 一岁四时春夏秋冬,相邻两个节气间相差约半个月。5月10日处于下列哪两个节气之间( )
      A . 谷雨与立夏之间 B . 立夏与小满之间 C . 小满与芒种之间 D . 芒种与夏至之间
  • 5. 2023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5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下图是“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 . 地球表层由八大板块拼合而成 B . 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C . 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D . 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处,常常形成山脉
    2. (2) 汶川所处地区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 .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 .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 . 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D . 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3. (3) 地震来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地震时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②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        ③远离高大建筑物,不乘坐电梯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①③
  • 6. 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读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图1)和猴面包树景观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1. (1) 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其分布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 全年高温多雨 B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 全年高温少雨 D . 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 (2) 图2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
      A . 甲地2月 B . 乙地2月 C . 甲地8月 D . 乙地8月
    3. (3) 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地势 D . 人类活动
二、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 7. 太阳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孕育地球上各种各样的鲜活生命,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更是离不开阳光的哺育。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左图示意地球自转运动,右两图示意山东宁阳县某中学地理实践组在阳光下测绘的竹竿影子。①甲乙丙三地位于日出的是地,左图示意同一天全球白昼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②材料:宁阳县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开展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实践组在上午日出后和正午分别测一次竹竿在阳光下影子状况,并制成A、B两图,示意正午的是图。

    2. (2)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当地球光照出现左图的情况时,太阳直射于(填纬线),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北极圈内出现(选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 8. 我国北方沿海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到野外进行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2. (2) 同学们从甲村出发沿公路到乙村附近瞻仰烈士纪念碑。行程中,同学们发现路边立有一个凸面镜(如图),你认为凸面镜最大可能位于图中A、B两点中点。若图上甲乙两村间的公路长为4cm,则其实地长度为千米。
    3. (3) 瞻仰烈士纪念碑后,同学们沿着山路登上青山。沿途,大家发现山下的槐花已经盛开,但是山上的槐花却含苞待放,请你解释其主要原因
    4. (4) 山顶植被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同学们感觉心旷神怡。有同学认为可以在山顶建一座疗养院,但是,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不合理,请你说出此处不适宜建疗养院的理由
    5. (5) 野外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绘制了图中沿m线的地形剖面图。以下剖面图中,与实际最吻合的是____(单项选择)
      A . B . C . D .
  • 9.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部分)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中等温线数值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由此推断,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 (2) 南回归线穿过大洋洲的M、N两地,降水多的是地,由此规律推断A地降水(选填“多或少”)。
    3. (3) E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为
  • 10.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美洲的东部等。
    2. (2) 如图所示的人种主要集中分布C区域,他们是人种,讲的语言是,大多数居民信仰教。
    3. (3) 如图所示房屋的房顶尖(利于排雪),墙体厚(利于保暖),材料多为木质(便于就地取材),它应该是ABCD四地中处的房屋,判断理由是
  • 11. 印度尼西亚的雅万(雅加达—万隆)高铁,作为首个由中国承建的东南高铁项目,在2023年3月31日,迎来全线轨道铺通。读雅万高铁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全线铺轨完成当天,太阳直射点(方向)移动,此时中国的昼夜长短变化趋势为
    2. (2) 印度尼西亚被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纬线)穿过,其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属于(选填“低/中/高”)纬度地区。
    3. (3) 中国对于印度尼西亚的合作援助属于(选填“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