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内地西藏班(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更新时间:2024-03-26 浏览次数: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 1. 2023 年10 月26 日,“最青春乘组”航天员搭乘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圆满发射升空。下图为“天宫空间站和地球的合影”,从地球卫星照片可知(      )

    A . 地球的形状 B . 地球的公转 C . 地球的大小 D . 天圆地方
  • 2. 关于180°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往东是东经,往西是西经 B . 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 . 位于西半球 D . 位于东半球
  • 3. 卓玛在北京动物园游览时,看到了两幅地图。请你帮她做出正确判断(    )

    A . 甲图的比例尺大 B . 乙图表示的范围小 C . 动物园在故宫的东南方向 D . 甲图表示的内容详细
  • 4. 2020年1月,菲律宾沉睡“43年”的塔尔火山(15°N,121°E)苏醒并产生了大规模的喷发,整个岛屿几乎完全被火山灰覆盖。能够快速便捷掌握塔尔火山喷发影响范围的最佳方法是(      )
    A . 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 B . 拍摄卫星影像图 C . 开车测量 D . 人工测量
  • 5. 我国的地势起伏大,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31米,它们的相对高度是(    )
    A . 8694.55米 B . 9003.17米 C . 848.86米 D . 无法计算
  • 6. 天宫空间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距地面400千米~500千米高度围绕地球飞行的空间站系统,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读天宫空间站某时刻的运行位置和轨迹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①②③④大洲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大洲分界线是马六甲海峡 B . ①③大洲分界线是土耳其海峡 C . ②④大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D . 赤道和回归线穿越①②③大洲
    2. (2) 天宫空间站接下来将飞过的大洋依次是(      )
      A . 印度洋、太平洋 B . 太平洋、大西洋 C . 大西洋、太平洋 D . 印度洋、大西洋
    3. (3) 下列关于四大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四大洋彼此相通,但是被陆地分割 B . 太平洋的面积几乎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 C . 大西洋是第三大洋,形状呈“S”状 D . 四大洋中平均深度最浅的是北冰洋
  • 7. 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    )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明天大风降温③极地地区全年严寒④昆明四季如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8. 小明对下图某地的气温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30℃ B . 该地位于南寒带 C . 该地位于北半球 D . 当北京白天最长时,该地是冬季
  • 9. “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图(a)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b)为“A”形茅屋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
      A .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高温多雨 B . 全年高温多雨 C . 夏季高温湿润,冬季温和多雨 D . 全年温和湿润
    2. (2) “A”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       )
      A . 保暖 B . 防风 C . 防潮 D . 排水
  • 10.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 B . 自然增长率下降说明人口在减少 C . 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说明人口在减少 D . 世界各地人口增长速度是不同的
  • 11.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乙所示居民主要生活在图甲(      )所示的区域。
      A . A B . B C . C D . D
    2. (2) 图乙所示居民大多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是(      )。
      A . 英语、基督教 B . 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C . 法语、基督教 D . 俄语、伊斯兰教
  • 12. 中国援建中非共和国的萨卡伊光伏电站于2022年6月15日并网发电,该电站位于首都班吉以西约9千米,所产电能极大缓解了班吉的用电难,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读萨卡伊光伏电站全景图和非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班吉附近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 . 降水充沛 B . 矿产丰富 C . 森林茂密 D . 光照充足
    2. (2) 中国援建中非共和国的光伏电站属于(       )
      A . 南南合作 B . 南北对话 C . 东盟合作 D . 上合组织
  • 13. 在中美两国合作的过程中,中国的突出优势在于(       )

    ①技术全面领先②市场大③劳动力充足④人均收入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二、综合题:共4小题,44分。
  • 14. 2022年7月28日,正在海上执行护卫任务的中国海军,收到求救电报,称一伙海盗正在袭击位于A点的商船,中国海军“昆仑山号”战舰、“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分别从B和C点迅速准确地赶到并成功将海盗击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此时被袭击商船所在的A坐标是,处于半球(南/北半球)和半球。(东/西半球)
    2. (2) “昆仑山号”战舰所在的位置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属于纬度地区。(低/中/高纬度)
    3. (3) 为了迅速准确地赶到商船A处,“昆仑山号”战舰应朝方向前行?“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应朝方向前行?
    4. (4) 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时,地球绕日公转的位置公转图2中的处。(填数字)
    5. (5) 接到求救电报当天,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图2中的之间(填数字),且太阳直射点正向(填纬线名称)移动,此时,拉萨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
    6. (6) 图1中,从A点出发沿经线一直向北,从B点出发沿纬线一直向东,最终(____)能回到出发地? 
      A . A点 B . B点 C . A点和B点 D . 都不能
  • 15.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周末到龙虎山地区进行研学活动,阅读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 (1) 图中字母C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峰D的海拔范围为米。
    2. (2) 研学小组途中经过甲、乙两村,推测夏季更容易遭受洪水威胁的是村。
    3. (3) 为了发展经济,乙村计划在河流的上游建设一个化工厂,却没有通过该地环保部门的

      审核,原因可能是

    4. (4) 研学小组到龙虎山脚下时,登山线路①和②相对安全容易的是线路,因为
    5. (5) 甲、乙两村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甲乙村之间的实地距离是千米。
    6. (6) 图中H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这里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为:

      A.跳水运动     B.飞行运动     C.滑雪运动     D.攀岩运动

    7. (7) 小组在E处测得当时的气温是18.8℃,此时山顶附近的F处气温约为℃。
  •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中国科研团队在我国山西省阳泉市(图中甲的位置)发现了距今约2.9亿年的史前巨鲨瓣齿鲨化石,这是瓣齿鲨化石首次在中国发现。

    1. (1) 科研团队在阳泉发现了巨鲨瓣齿鲨化石,这表明了两亿多年前的阳泉是,后来发生了海陆变迁。
    2. (2) 由于亚欧板块和板块相互(挤压/张裂),地壳不断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3. (3) 图3中,C、D两洲的分界线是;D、E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和
    4. (4) 写出图3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E:F:。F周围有一条著名的火山地震带。
    5. (5) B属于板块,B和C之间的大洋在不断地(填“扩张”或“收缩”)。
  • 17.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林芝市某中学地理课堂以“走近气候”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活动一:发现气候的分布规律美洲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呈狭长条带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2. (2) ①地降水量(填“大于”/“小于”)②地,③地见到的景观可能是(

      A. B.

      C. D.

    3. (3) ①、③两地中,地人口较稀疏,主要原因是。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80亿,试举两例说明人口过多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4. (4) 活动二:了解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资料1:椰子喜高温湿润的环境,生长发育最宜温度为26~28℃,月均温不能低于20℃,葡萄喜光、不耐寒,适宜生长温度为12℃~30℃,葡萄的生长春季需水多、夏季需水少。

        

      四种气候类型中,适宜种植椰子的是(填序号);适宜种植葡萄的是气候(填气候名称),其气候特征是

    5. (5) 活动三:发现气候与生活的联系

      资料2: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是首个“碳中和”冬奥会。碳中和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冬奥会前期及举办过程中,下列措施中体现“碳中和”理念的是( )

      ①合理利用已有场馆②三大赛区26个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③立即关停大型钢铁煤炭企业④张家口市2014年以来完成营造林1643万亩 ⑤用新能源车全面替代传统的燃油车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⑤
    6. (6) 实现“碳中和”需要政府、企业和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请写出一条在节能减排方面,中学生能采取的实际行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