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4-03-12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15分)
  • 1. 青藏高原地区被称作“世界屋脊”,也是“亚洲水塔”,对亚洲地区的气候和河流影响巨大。读亚洲大陆沿东经80°和北纬30°地形剖面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题。

    1. (1) 结合两幅剖面图,可以判断亚洲的基本地势特征是( )
      A . 四周高中部低 B . 东高西低 C . 西高东低 D . 中部高四周低
    2. (2) 青藏高原阻挡南部水汽深入是导致塔里木盆地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 )
      A . 太平洋 B . 印度洋 C . 北冰洋 D . 大西洋
  • 2.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它贯穿亚欧大陆,东部连接亚太经济圈,西部到达欧洲经济圈。十年来,无数人的生活与命运,因“一带一路”而改变。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 (1) 在“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从乌鲁木齐到鹿特丹沿途自然景观变化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类型 D . 地势高低
    2. (2) “一带一路”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西部的经济联系,欧洲西部具备的优势是( )
      A . 矿产资源丰富,可供大量出口 B . 人口增长快,劳动力丰富 C . 科学技术发达,工业水平高 D . 工业历史短暂,发展潜力大
  • 3. 读“俄罗斯和巴西示意图”,完成下题。

    1. (1) 下列有关俄罗斯和巴西之间差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两国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南北对话” B . 分别通行俄语和葡萄牙语 C . 首都分别是莫斯科和巴西利亚 D . 分别拥有世界最深的淡水湖和水量最大的河流
    2. (2) 关于俄罗斯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流航运价值高 B . 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C . 农业区分布在北冰洋沿岸 D . 工业区大多分布在沿海港口附近
  • 4. 在地图上去除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称为人类大陆。图为人类大陆图及其局部图。①②③④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5. 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落后,这与这些国家哪种经济特点有关( )
    A . 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B . 加工贸易为主的工业 C .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D . 多样化的商品经济
  • 6. 2023年11月1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赴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我国某品牌超低温变频机组为长城站(海拔13.5米)温室玻璃房提供供暖,保证无土栽培的西红柿、黄瓜等绿色蔬菜能够在极地环境下茁壮成长。下图为“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图和长城站温室玻璃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 (1) 新鲜蔬菜曾是南极科考队员心中的“奢侈品”,主要因为南极地区( )
      A . 降水多,冰川覆盖面积大,耕地少 B . 纬度高气候酷寒,不适合蔬菜生长 C . 暖季有暴雨、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D . 人口少,没有消费市场
    2. (2) 下列关于长城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罗斯海新站的西南方向 B . 濒临印度洋 C . 是中国在南极地区纬度最低的科考站 D . 此时处于极昼
  • 7. 读“中国区域及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完成下题。

    1. (1) 下列关于我国疆域辽阔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陆上国界线漫长,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②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一位

      ③我国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形式

      ④南北跨度大,东西距离长,地域差异大,形成不同景观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2. (2) 关于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省级行政区及简称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 酒泉-甘肃省一甘 B . 太原-陕西省一晋 C . 西昌-重庆市一蜀 D . 文昌-海南省一粤
  • 8. 山脉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们区别地理事物的重要依据。读图,完成下题。
    1. (1) 关于图中序号所代表地形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准噶尔盆地境内有我国最大沙漠 B . ②地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重要输出地 C . ③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岩溶广布 D . ④地青藏高原冰川广布是众多河流发源地
    2. (2) 关于图中山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天山、小兴安岭、秦岭等山脉均为东西走向的山脉 B . 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 . 横断山区地势险峻,地质灾害频繁,水能资源匮乏 D . 喜马拉雅山既位于省区分界线处,也是地势阶梯分界线
  • 9. 本草,是中药的统称,现在某些本草俨然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892种中草药,我国本草种类丰富,这体现了我国气候( )
    A . 高原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B .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C .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D . 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热带、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综合题(共35分)
  • 10. 人们把我们的家园称为“地球村”,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尤为重要。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中国与东南亚、东亚等国家的经贸合作将不断加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1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成员国内(发达/发展中)国家占多数,大部分国家人口(稠密/稀疏)。
    2. (2) 近年来,东南亚旅游业蓬勃发展,中国游客数量增长最显著。请分析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至少两点)。
    3. (3) 中国一直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的铁矿石。请分析澳大利亚出口铁矿石到中国的原因。(至少两点)。
    4. (4)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它的通车运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东南亚向中国出口的货物,最不可能出现在供货单中的是____(填字母)。
      A . 橡胶、稻米 B . 锡矿、椰子 C . 甜菜、苹果 D . 棕(榈)油、蕉麻
    5. (5) 中老铁路还是一条与山川同美的绿色铁路。沿途车站建筑风格鲜明,一些车站的候车厅使用了玻璃屋顶。老挝琅勃拉邦车站采用“人”字形屋顶设计,屋顶陡峭,屋檐宽大。请说明老挝琅勃拉邦车站“人”字形屋顶与气候的关系。
    6. (6) RCEP的签订实施生效,说明____(填字母)。
      A . 各国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B . 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发展 C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已实现平等合作 D . 各国经济自成一体
  • 11.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特征,人文属性是地理学科的特有属性。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探究一  人文条件对美国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工业发达,先后形成了三大工业区:东北部钢铁、汽车老工业区;南部休斯敦石化宇航工业区;西部旧金山附近“硅谷”电子工业区。下图示意美国工业区分布。

    探究二  人文条件对印度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每年新增劳动力近2000万。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虽然播种面积广大,但仍存在粮食供应问题。工业城市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俗称“印度硅谷”。下图示意印度主要工农业区分布和孟买气候资料。

    1. (1) 图中A附近地区的农业带是说出该农业带形成的人文条件。
    2. (2) “硅谷”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是美国最大的新兴工业区。据图说出其形成的人文条件。 (至少两点)。
    3. (3) 试分析印度存在粮食供应问题的主要原因。(至少两点)。
    4. (4) 与美国“硅谷”相比,班加罗尔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5. (5) 【结论】、城市、交通、人文要素,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12. 每个区域都有自己显著的特色,这些特色深刻地反映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列两幅图为欧洲西部和中东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已举办过的冬季奥运会中,有多届承办地都位于欧洲西部,冬季奥运会分为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冰上项目主要在室内场馆进行,而雪上项目如跳台滑雪、高山滑雪等都在户外进行。

    1. (1) 欧洲西部的地形以为主;南北多山,中部平原广布的地形分布对该地区气候的有利影响是
    2. (2) 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有利于雪上项目开展的自然条件是____(填字母)。
      A . 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 B . 阳光明媚,景色迷人 C . 冬季降雪多,积雪量大 D . 开展冰雪运动的历史悠久
    3. (3)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若用汕轮将该地区石油运往英国,走最短航线依次经过海峡、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
    4. (4)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热点地区,该地战乱不断的主要原因是(至少两点)。
  • 13.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4年1月1日15时10分,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地区(北纬37.50度,东经137.20度)发生7.6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地震造成221人死亡,失踪37人。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 (1) 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濒临海。
    2. (2)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横波(均属于体波)和面波三种类型。纵波速度快于横波。读图2结合材料信息可以判断,P波是波(横波/纵波)。
    3. (3)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地区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灾害。
    4. (4) 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其原因是(至少两点)。
    5. (5) 地震时正确的防护可有效地减少地震中的伤害,下列地震中的做法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 . 地震时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B .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 C . 逃生时需要避开高压线和变压器,防止触电 D . 为加快撤离速度,乘坐电梯逃生
  • 14. 泰安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分为三组收集资料,探究黄河与长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开发利用情况。读黄河、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秘上游】

    小组1:2023年1月31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签署了《共同推进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意见》。

    【解码中游】

    小组2:下面分别为某官方新闻网站某日搜索黄河中游与长江中游出现的第一条新闻标题:推进黄河中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023年2月21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九届会商会举行。

    【寻访下游】

    小组3:2023年2月,江苏南京博物院举办“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向观众展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

    1. (1) 黄河、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黄河源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2. (2) 同学们发现黄河与长江上游沿途均有很多水电站,共同原因是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3. (3) 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为此修建了A 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利工程,兼顾防洪与治沙。
    4. (4) 长江中游多支流、湖泊、曲流,夏季经常遭受灾害。
    5. (5) 长江下游文明发展至今,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请列举长江下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至少两点)。
    6. (6) 黄河下游也有悠久的文明发展历史,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针对此现象的治理措施有(至少两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