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培优卷】第七单元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人教版生物学八下同...

更新时间:2024-02-15 浏览次数:3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1年6月,“2021丝绸之路周”杭州主场活动暨“万物生灵:丝绸之路上的动物与植物”开幕式在浙江杭州举办。制作丝绸的主要原料蚕丝是家蚕分泌的一种天然纤维,要想提高家蚕的吐丝量,应设法延长家蚕的____期(    )
    A . B . 幼虫 C . D . 成虫
  • 2. (2023八上·台儿庄期中) 下列描写与昆虫繁殖无关的一项是( )
    A .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 . 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 .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 D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3. (2023七上·明水期中) 芳芳回家帮妈妈做饭时,发现小米里面有不少“肉虫子”,还有不少会飞的蛾子。据此判断,该昆虫的发育过程与下列哪种昆虫的一样( )
    A . 家蚕 B . 蝗虫 C . 蝼蛄 D .
  • 4. “蜾蠃繁殖后代时,先用蜇针把螟蛉幼虫刺晕,再把产卵器刺入螟蛉体内产卵,卵孵化出来的幼虫,以螟蛉为食,蜾蠃的一生经过了( )
    A . 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B .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C . 受精卵、蛹、幼虫、成虫四个时期 D . 受精卵、蛹、成虫三个时期
  • 5. (2022八下·海丰期中) 下列关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蜻蜓点水”属于繁殖行为 B . 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 . 蝴蝶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 . 蜻蜓、家蚕和蝴蝶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
  • 6. (2023·定远期中) 家蚊将卵产于水面,两天内孵化成幼虫,幼虫又叫孑孓,生活在水中,以水中的藻类为食,孑孓发育为蛹后漂浮于水面,最后蛹表皮破裂,家蚊涎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家蚊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B . 家蚊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 . 家蚊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D . 家蚊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 7. (2023八上·潮南月考) 如图是昆虫两种发育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图中①为卵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为蛹期,③为幼虫期 B . 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②时期 C . 蝉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①→②→④ D . 若此图表示蝗虫发育过程,则③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 8. (2023八上·内江期中)  如图是动物的变态发育过程示意图,d为受精卵,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 果蝇发育过程中不食不动的时期为b B . 菜粉蝶对农作物造成危害的时期为a C . 蝗虫的发育过程为d→a→c,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D . 七星瓢虫的发育过程中,a、c两个时期差别不明显
  • 9. 唐诗“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为我们描绘了勤劳的蜜蜂形象。下列有关蜜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蜜蜂是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 B . 蜜蜂通过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 C . 蜜蜂与蝗虫的发育相似,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D . 蜜蜂的发育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10. (2023八上·济南期中) 如图是昆虫两种变态发育全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和D都是幼虫 B . 图甲中昆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 . 图乙若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是c期 D . 图乙若表示家蚕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d期
  • 11. (2017八下·景德镇期中)

    如图表示某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是昆虫的发育过程和果蝇相同 B . 此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 C . 此昆虫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期 D . 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 12. (2023八下·横县期中) 有关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螳螂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可表示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B . 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可表示为:受精卵→若虫→成虫. C . 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的时期是成虫期 D . 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家蚕的蛹期
  • 13. (2023·潍坊) 萤火虫的身体分部、附肢分节,其幼虫主要捕食淡水螺、蜗牛等,大多数成虫以花蜜或花粉为食,在仅有的5~15天寿命中,每晚通过“亮灯”吸引异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萤火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 B . 萤火虫的发育经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C . 萤火虫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D . 萤火虫成虫的“亮灯”属于繁殖行为
  • 14. (2023·尉氏期末) “金蝉脱壳”是指蝉的若虫钻出地面,爬上树干,经历最后一次蜕皮,变成能飞的成虫。成虫具有坚硬的外骨骼、三对足和两对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壳”有利于防止蝉体内水分的散失 B . 蝉的头部有口器,既可以摄取食物,又可以进行呼吸 C . 蝉和树的结构层次都有的是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 D . 蝉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 15. (2023·株洲) 《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桑的细胞有细胞壁,而蚕无细胞壁 B . 桑叶是由叶芽发育的 C . 蚕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D . 为增加产丝量,需延长蛹期
  • 16. (2023·株洲) 如图为隐翅虫图示,隐翅虫体外没有毒腺,不会蜇人,但体内的毒液会引起急性皮肤炎症,它有趋光习性,夜间喜欢围绕日光灯等飞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隐翅虫属于昆虫 B . 隐翅虫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C . 当隐翅虫爬到皮肤上时需用力拍打 D . 隐翅虫的趋光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 17. (2023八下·滨州期中) 登革热引起的原因主要是通过蚊虫传播,其中一种传播几率最强的就是伊蚊,如图表示蚊子的生殖发育过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 . 与蝗虫的发育过程类似 C . 可通过避免积水减少孳生蚊虫 D . 消灭蚊子最好时期是幼虫(孑孓)期
  • 18. (2023·牡丹模拟) 近几年,中纪委加大反腐力度,强调“打老虎”和“打苍蝇”同等重要,这里用“老虎”和“苍蝇”比喻违法乱纪的国家工作人员,下列对这两种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老虎和苍蝇的共同特征是体内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B . 苍蝇与蜘蛛都属于昆虫,其体表都有坚韧的外骨骼 C . 老虎和白鳍豚都属于哺乳动物,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等 D . 苍蝇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
  • 19. (2023八上·内江期末) “金蝉脱壳”“作茧自缚”“蜻蜓点水”“飞蛾扑火”四个与昆虫有关的成语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 .  金蝉脱壳 B . 作茧自缚 C . 蜻蜓点水 D . 飞蛾扑火
  • 20. (2023·赤峰) 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距,其底部储存着花蜜,他推测这种花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肯定存在这样的昆虫,它们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从花距中吸到花蜜。大约50年后,研究人员果然发现了这样的蛾类昆虫。下列对蛾类昆虫及兰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蛾类昆虫的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 B . 蛾类昆虫细长的口器与其功能相适应 C . 此种兰花的传粉方式一定是自花传粉 D . 蛾类昆虫和兰花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二、实验探究题
  • 21. (2023八下·建湖期中) 养蚕缫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为提高蚕丝产量,我国养蚕业正向智能化、低成本、高产量的人工饲料养蚕模式转型。科研人员为改善家蚕人工饲料,提取桑叶中的黄酮、三萜、多糖三种物质,探究三种物质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开展如下实验:

    ①选用80只新蜕皮的三龄家蚕,进行24小时饥饿处理;

    ②分4组进行不同的添食处理(如表),直至五龄后期;

    ③每天称量、记录并计算不同组别家蚕的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结果如图、表所示。

    表 桑叶的三种物质对家蚕生长率的影响

    组别

    添食处理

    家蚕生长率(%)

    三龄

    四龄

    五龄

    1

    蒸馏水+饲料

    12

    31

    40

    2

    黄酮提取液+饲料

    71

    27

    25

    3

    三萜提取液+饲料

    26

    34

    31

    4

    多糖提取液+饲料

    15

    22

    79

    1. (1) 养蚕缫丝的“丝”是家蚕发育过程中的阶段产生的。
    2. (2) 在进行人工饲料添食处理前,对家蚕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3. (3) 实验结果表明,同种物质对家蚕的影响不同,主要体现在家蚕生长发育的
    4. (4) 根据本实验,有人提出五龄家蚕饲料中应适当添加多糖、不添加黄酮和三萜,该建议是否合理?理由是
三、读图理解题
  • 22. (2023·泰州) 美丽的校园生态系统中生活着丰富多彩的生物类群。初二(1)班的同学认养了其中两棵桔树,4月初发现桔树上有许多蚜虫,虫害严重的叶片出现黄斑。正当同学们商议是否要喷洒杀虫剂时,发现树上有不少瓢虫的幼虫和成虫都在捕食蚜虫。请据图分析回答:

    1. (1) 桔树属于校园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虫害严重的叶片出现黄斑,影响叶进行作用,导致合成减少,桔树产量降低。
    2. (2) 同学们对瓢虫的发育过程进行长期观察,绘制了瓢虫发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判断瓢虫属于(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同学们最终决定利用瓢虫控制蚜虫,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作,请写出其中的食物链
  • 23. (2023八下·长寿期末) 中国先民最早掌握养蚕技术,创造出了灿烂的丝绸文化。为了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某校开展了《美丽中国蚕》的生物实践活动,并利用摄像机记录饲养家蚕的整个过程。如图是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请分析据图回答:

    1. (1) 从家蚕的整个发育过程看,其个体发育属于发育,与蝗虫相比其发育过程多了[]期。
    2. (2) 家蚕属于动物。利用摄像机记录饲养家蚕的整个过程的研究方法属于(填“调查法”或“观察法”)。
    3. (3) 活动中同学们对家蚕卵孵化率进行了探究。取三组,每组100粒蚕卵,在培养温度不同而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如下表为家蚕卵孵化实验的记录,
             

      蚕卵数(粒)

      100

      100

      100

      培养温度(℃)

      16

      20

      30

      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①同学们探究的问题是:

      ②由表可知,家蚕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

      ③每组控制蚕卵数相同以及喂养情况一致的目的是

  • 24. (2023·江西) 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种桑养蚕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扦插桑枝,繁殖桑树。

    活动二:饲养家蚕,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活动三:查阅资料,了解“桑基鱼塘”(图3)生态农业模式。

    1. (1) 图1中扦插茎段的两种处理方式,更有利于茎段成活的是(填序号)。
    2. (2) 家蚕的发育过程如图2所示,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发育。家蚕幼虫阶段有蜕皮现象,因为“皮”会限制家蚕的发育和长大,蜕下的“皮”是
    3. (3) 从组成成分上看,桑树是“桑基鱼塘”这一生态系统中的
    4. (4) 图3中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都需要人工管理。其中混有鱼排泄物的塘泥能给桑树的生长提供多种。若人工管理不善,该生态系统难以维持稳定,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能力较弱。
四、综合应用题
  • 25. (2021八下·乾安期末) 赤眼蜂消灭害虫

    赤眼蜂体长只有0.3~1毫米,因有一对较大且突出的赤红色复眼而得名。赤眼蜂的雌蜂专门寻找害虫虫卵,在其中产卵。孵出的小蜂幼虫以虫卵为食,吃尽虫卵,小蜂就完成了幼虫期,再在虫卵内经过不食不动的蛹期。每只雌蜂一生一般可产卵70多枚,最多的可产卵150枚。赤眼蜂能在害虫还没有发生危害的卵期把它消灭,所以对害虫的防治比较及时。

    现在,人们掌握了人工大量繁殖、释放赤眼蜂的方法,如可用蚕卵繁殖赤眼蜂。当虫害发生时,可释放大量赤眼蜂成虫来消灭害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赤眼蜂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2. (2) 赤眼蜂属于哪种发育类型?
    3. (3) 用赤眼蜂来消灭害虫叫以虫治虫,用这种方法消灭害虫有什么好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