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地七下第六章第二节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4-02-04 浏览次数: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17七下·长春期末) 下列河流中,流入太平洋的一组是(    )

    A . 鄂毕河、叶尼塞河 B . 塔里木河、阿姆河 C . 恒河、印度河 D . 长江、黄河
  • 2. (2023七下·德惠) 关于亚洲气候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气候复杂多样 B . 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C . 季风气候显著 D .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 3. (2023七下·松原月考) 亚洲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亚洲的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 B . 亚洲的地势起伏很大 C . 亚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D . 亚洲河流都流入太平洋
  • 4. (2023七下·松原月考) 图为“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 (1) 引起A地到B地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因素 B . 海陆位置 C . 人类活动 D . 纬度位置
    2. (2) 图示区域受季风影响显著的是(    )
      A . 中部和西部 B . 沿海和内陆 C . 中部和南部 D . 东部和南部
    3. (3) 生活在C地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主要是因为该地气候(    )
      A . 高温多雨 B . 寒冷干燥 C . 炎热干燥 D . 温暖湿润
  • 5. (2023七下·松原月考) 图为“某大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题。

    1. (1) 图示地区位于(    )
      A . 亚洲 B . 北美洲 C . 非洲 D . 大洋洲
    2. (2) 由图可看出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
      A . 中部高,南北低 B . 中部高,东西低 C . 中部低,东西高 D . 中部低,四周高
  • 6. (2023七下·通榆月考)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首《亚洲雄风》唱出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读“亚洲地形图”,完成下题。

    1. (1)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表明亚洲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 .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3/4 B .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C . 亚洲河流众多,地形类型单一 D . 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 (2) 受地形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主要是( )
      A . 自西向东流 B . 自南向北流 C . 自北向南流 D .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 (3) 下列奔流不息的亚洲河流与其流入海洋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 . 长江-太平洋 B . 湄公河-印度洋 C . 恒河-太平洋 D . 鄂毕河-大西洋
  • 7. (2023七下·红河月考) 读图1亚洲地形水系图和图2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
      A . 亚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B . 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C . 亚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D . 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多分布在四周
    2. (2) 从图中可见,亚洲河流特点是(     )
      A . 亚洲河流多发源于四周,向中部汇聚 B . 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 C . 亚洲河流众多,且短小湍急 D . 亚洲河流众多,均为外流河
    3. (3) 图1中①②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如图2所示,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
      A . 纬度位置不同 B . 离海远近不同 C . 大气环流不同 D . 地形不同
  • 8. (2023七下·红河月考) 亚洲地势起伏大,世界第一高峰和地势最低的洼地分别是(     )
    A . 安第斯山脉,里海 B . 喜马拉雅山脉,死海 C . 珠穆朗玛峰,里海 D . 珠穆朗玛峰,死海
  • 9. (2023七下·红河月考) 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 亚洲跨纬度广,跨寒温热三带 B .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C . 亚洲地域辽阔,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 D . 亚洲河流湖泊众多,多为外流河
  • 10. (2023九上·武威月考) 读图所示的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 
      A . 西部高、东部低 B . 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C . 东西低、南北高 D . 四周高、中部低
    2. (2) 最能说明亚洲地势起伏大的事物是(  ) 
      A . 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河 B . 横断山脉和苏伊士运河 C . 珠穆朗玛峰和死海 D . 伊朗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综合题
  • 11. (2023七下·德惠) 图1为亚洲地形图、图2为亚洲气候类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从图可知,亚洲河流呈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 (2) a是世界最大的半岛——半岛,气候类型为气候。
    3. (3) 亚洲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气候复杂多样。图2中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A是气候。
    4. (4) 亚洲气候显著,B、C、D三地的气候形成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B、C、D三地气候共同的特点是,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降水很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
  • 12. (2023七下·盘龙期末) 读“亚洲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 (1) 据图可知,亚洲大部分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水系注入周围的海域。
    2. (2) A为亚非分界线,甲半岛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沿岸及其地区。
    3. (3) 乙、丙半岛的夏季风来自洋,其风向为,受其影响乙、丙半岛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4. (4) 丙半岛的山河分布特点是,河流B为,因流经国家众多,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 13. (2023七下·凉山期末) 以下是《亚洲的自然地理环境》一课的教学片段,读亚洲气候分布图、亚洲地形图及亚洲地形结构图,将相关知识补充完整。

    1. (1) 【读图描述】根据上图,请你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半球、东半球;

      纬度位置: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南北跨度(填大或小),是世界第一大洲;

      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临大洋,中西部深居腹地。

    2. (2) 【读图分析】分析归纳亚洲自然特征,建立要素联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