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营口市第二十九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更新时间:2024-02-23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strong><span>选择题</span></strong>
  • 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我们在学习中接触到了一些实验器材,下列对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可不从零刻度开始测量 B . 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C . 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形底部或凸形顶部相平 D . 温度计在测量沸水温度时,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可将温度计从水中取出读数
  • 2.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声波具有能量 B . “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C .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 D . 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 3. 2023年9月30日晚,杭州亚运会田径赛事在杭州奥体中心上演第二个比赛日的争夺,男女百米“飞人大战”是当晚压轴大戏,谢震业以9秒97、葛曼棋以11秒23双双加冕“亚洲飞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跑道边的计时牌是运动的 B . 裁判员是通过路程相等时,比较时间的方法来判断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C . 比赛全程运动员做变速运动 D . 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开枪计时,而不是听到发令枪声计时的原因是声速比光速大得多
  • 4. 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坐拥城市旅游景观、商务休闲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于一体。如图是洪崖洞的夜景,以其独特的魅力,喜迎全国各地的游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夜空中的月亮是光源 B . 亭阁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 在红色灯光照射下,白色建筑因为反射红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的 D . 许多建筑物的外立面都安装了彩色LED屏幕,它是由红、黄、蓝三种LED小灯组成
  • 5. (2018八上·东台月考) 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6. 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犯罪嫌疑人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常人的眼睛明视距离为50cm B . 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 C . 不管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如果保持人与镜头的位置不变,撤去成像板,则不能成像
  • 7.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如图所示,在2022年央视元宵节晚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关于王亚平的这次太空演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古筝发出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B . 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C . 人们能根据音色判断出是古筝发出的声音 D . 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直接传播到地球的
  • 8. 我国灿烂的诗词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月羞躲云中”是以云为参照物 B . “举杯激明月,对影成三人”——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C .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露”和“霜”的形成都是液化现象 D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鱼惊”是因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中传播
  • 9. (2023八上·防城期中)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 . ”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 . ”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 . ”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放出热量
二、填空题
  • 10. 请阅读《载人航天》并问答问题

    载人航天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快,现在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要将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送上太空,需要用火箭来运载,而火箭在上升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早期的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剂。但由于气体的体积较大,所以人们采取将氢气和氧气液化,以此减小燃料和助燃剂的体积。同时,航天器外壳的质量应尽量小一些,以便在燃料一定的情况下增大火箭的运送载荷(即运送的有用质量大小),从而提高火箭的发射效率。航天器在穿过大气层的过程中,会因与大气的摩擦生热而使得航天器的温度升高,从而可能会将航天器烧毁。特别是航天员在太空完成任务后要乘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当返回舱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穿过稠密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的温度会达到上千摄氏度,如图所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热降温措施,整个返回舱将会被烧为灰烬。

    飞船返回舱的“防热衣”,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将返回舱内部的温度控制在以下、一是吸热式防热,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熔点高、比热容大的金属作为吸热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升温过程来吸收大量的热量;二是辐射式防热,用外表面具有高辐射性能的涂层,将热量辐射散发出去;三是烧蚀式防热,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熔化、汽化、升华或分解带走大量的热量。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剂。为使一定质量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小一些,人们采取的方法使其液化;
    2. (2) 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所以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物理属性是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 密度大、熔点高 B . 密度大、熔点低 C . 密度小、熔点高 D . 密度小、熔点低
    3. (3) 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过程中,采取的防热降温措施之一就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烧蚀防热的。这些高分子材料在烧蚀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 11. 如图所示,汽车前方的盲区是由于车身设计的缘故,阻挡了驾驶员视线而形成的,盲区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现在汽车的排气管上都安装有消声器,消声器的作用是在处减弱噪声。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来工作的。汽车的后视镜(如图)对光线有(“会聚”或“发散”)作用,

  • 12. 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名扬世界,反映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礼仪茶农在炒制茶叶时,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杀青”;泡茶时,杯中倒入开水,通过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变化便可知茶水即将倒满;缕缕茶香随着杯口的“白气”在室内升腾扩散,“白气”的形成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绿茶看起来是绿的,是因为茶叶(选填“反射”或“吸收”)绿光,透过玻璃,叶片变大了,是因为加水后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叶片处于(选填“1f内”、“2f外”或“大于f , 小于2f”)范围。

三、作图题
  • 13. 如图所示是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反射后的光线,请在方框内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 14.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凹透镜,F是它的焦点,光线a经回透镜折射后,再经平面镜反射,以图示的角度射到竖直放置的屏幕上。请在图中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完成光路图并标出经平面镜反射时反射角的大小。
四、实验题
  • 15.  如图甲是小曾设计的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 (1) 往瓶口的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面出现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烧瓶喷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此过程中金属盘的温度(上升/不变/下降),所以生活中用蒸笼蒸馒头,总是(上层/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2. (2) 短时间内要在金属盘的底面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3. (3) 如图乙所示,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仔细发现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远离壶嘴的地方有很多“白气”,这是因为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高,仍然保持状态。由此判断,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丙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a/b)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 16. 小华和小明进行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们选用的实验器材有:自制可折转的光屏(如图甲所示,光屏A、B可绕固定轴ON旋转)、大平面镜和激光电筒。

    1. (1) 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实验中,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发生;(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40°

      50°

      3

      60°

      30°

    2. (2) 小华将光屏竖直立放在水平放置的镜面上,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然后旋转光屏B的位置。实验发现,当光屏B的位置在1、3时,观察不到反射光,光屏B的位置在2时才能观察到反射光。通过以上实验可知,
    3. (3) 小明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然后还需,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若将EOON靠近,则OF(选填“靠近”或“远离”)ON , 反射角(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如图丁所示,若将一束光紧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5. (5) 某同学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得到如表的数据,根据数据他得出和其他小组不同的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互为余角.请你根据数据分析该同学实验数据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 17.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如图1所示)。

    1. (1) 图1中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理由是
    2. (2) 小明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选取大小相同的蜡烛B放在M后面,实验过程中蜡烛B(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3. (3) 实验中若无论怎样水平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4. (4) 如图2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2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选填字母代号);
      A . 硬币成像在a B . 硬币成像在b C . 硬币成像在c D . 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5. (5) 下列关于成像的描述中不符合实际的一项是____(选填字母代号)。
      A . 改变硬币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相同 B . 用大小不同的玻璃板实验,像的大小相同 C . 沿不同方向观察硬币的像,像的位置相同 D . 若在玻璃板与B之间放一块纸板,观察不到A的像
  • 18. 图所示,桌上有焦距为的凸透镜、焦距可调的水透镜、光具座、电子蜡烛、光屏和刻度尺。

    1. (1) 为了验证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小阳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将设计步骤补充完整:

      ①按照图甲所示组装器材,调节凸透镜、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

      ②将发光的电子蜡烛放在刻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h , 并将物距u和像高h记录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骤③再做一次。

    2. (2) 小阳把凸透镜换成焦距可调的水透镜,并将电子蜡烛、水透镜和光屏按照图乙所示的位置摆放,适当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使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此像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相同。保持水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电子蜡烛放在刻线处,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入适量的水,光屏上再次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当只将电子蜡烛移至刻线处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阳通过上述实验,演示说明了(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看不清物体的原因。
五、综合题
  • 19.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其下潜的速度为20m/s,从接触水面开始计时,50s时悬停,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2s后收到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1. (1) 潜水器悬停处距海底的距离;
    2. (2) “奋斗者”号还需多长时间潜到海底。
  • 20. 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运输工具,一些运输单位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肆意超载,造成路面损坏。现有一辆载重20t的汽车,求:
    1. (1) 若该车车厢内装有12m3的沙子,请你通过计算回答,汽车是否超载?(ρ=2.5×103kg/m3
    2. (2) 建筑工地需要沙子400m3 , 若用该辆汽车满载载重进行运输,需要运送多少车?
    3. (3) 已知沙场到建筑工地的距离为180km,当该车满载时,以20m/s的速度行驶,能否在2h内从沙场到达建筑工地?
  • 21. 高铁改变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大大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

    1. (1) 复兴号动车组应用了自主开发的新型EPM隔音材料,同时列车还装有双层抽气玻璃,这些都是通过 (选填“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或“防止噪声入耳”)的方式来减弱噪声的;
    2. (2) 夏天,在动车内喝冷饮时,发现盛冷饮的玻璃杯壁上会出现了小水珠(选填“内”或“外”)壁上;
    3. (3) 以下物品中,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是 ____(填选项字母);
      A . 玻璃 B . C . D .
    4. (4) 某时段,动车组以360km/h的速度沿水平轨道匀速行驶,此速度合m/s;
    5. (5) 某列复兴号动车组共设置了2500个传感器检测点。行驶过程中,当某个传感器检测到异常情况,会立刻通过无线电波向相距300km的地面监控站发送信息,已知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则在秒后,该地面监控站收到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