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生...

更新时间:2024-03-14 浏览次数: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 在生物学中,许多生物学规律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的。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途径的研究均采用荧光标记的方法 B . 对比实验也叫相互对照实验,需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 C . 双缩脲试剂鉴定高温处理过的淀粉酶时出现紫色反应,说明淀粉酶没有失活 D . 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所选用的元素必须具有放射性
  • 2. 龙葵叶绿体DNA上的一个正常基因决定了植株对某除草剂表现敏感。它的突变基因则决定了植株对该除草剂表现抗药性。以敏感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正常基因)为父本,以抗药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突变基因)为母本进行杂交,所得F1植株将表现( )。
    A . 抗药型 B . 敏感型 C . 抗药型:敏感型=3:1 D . 抗药型:敏感型=1:1
  • 3.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B . 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C .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D . T细胞和B细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且都成熟于骨髓中
  • 4. 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过度的免疫应答会造成机体炎症

    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分级调节实现了对②的分泌调节 B . ①与②均促进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 . 适度使用②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 D .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通过①②③等信息分子相互调节
  • 5. 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了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 )。

    A . 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 . 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C . 与b点相比,a点时细胞液的渗透压更大 D . 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 6. 如图所示,某一化学反应进行到tl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直

    至终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适当升高反应温度可使t2右移 B . 加入的酶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C . tl~t2之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D . 增加酶量不会影响最终产物的生成量
  • 7. 植物体内的有机酸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而后进入细胞质基质,再通过液

    泡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入到液泡。当液泡中有机酸浓度达到一定水平,会被运出液泡进

    入降解途径(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H+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 . 有机酸的产生部位是线粒体内膜 C . 柠檬酸进出液泡的运输方式不同 D . 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 8. 某种飞蛾的长翅对短翅为显性,短翅类型占该种群的10%,长翅杂合子占该种群的20%,

    现将该种群引入到某常年刮大风的小岛上,数年后发现短翅蛾的比例维持在81%左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引入小岛前该飞蛾种群中长翅基因频率为90% B . 该飞蛾种群长翅基因和短翅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C . 引入小岛后短翅基因频率上升,种群发生定向突变 D . 引入小岛数年后该飞蛾种群中长翅基因频率为10%
  • 9. 下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X表示RNA聚合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B . 图2中核糖体沿着mRNA从3’端向5’端移动 C . 与图1相比,图2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 D . 图2过程可形成肽键,该过程需要水的参与
  • 10.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与痒觉产生有关,敲除GRPR基因或者用神经毒素把脊髓内表达GRPR的神经元“杀死”,小鼠不再对致痒物表现出挠痒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注射胃泌素释放肽后,会促进小鼠挠痒行为的产生 B . 胃泌素释放肽与GRPR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信号 C . 致痒物产生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至脊髓内形成痒觉 D . 抑制GRPR基因的表达,可缓解或消除小鼠瘙痒症状
  • 11. 胰岛素可促进神经元上胰岛素受体的酪氨酸磷酸化,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而炎症因子可诱导神经元上胰岛素受体的丝氨酸磷酸化,抑制胰岛素的上述功能,同时还引起。神经元中的a核蛋白功能异常,进一步加重胰岛素的功能障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胰岛素可促进神经元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分子 B . 炎症因子增多会提高神经元的细胞凋亡水平 C . 抑制受体的丝氨酸磷酸化可减轻患者神经元损伤 D . a核蛋白异常后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神经元稳态
  • 12. 图甲表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若只考虑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 图乙所示的卵细胞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在减数分裂期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 . 与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最可能为AdE、aDe、aDe D . 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可能产生了四种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
  • 13. 在光合作用的研究中,植物光合作用制造器官被称为“源”,光合产物或营养物质接纳和储存部位被称为“库”。
    1. (1) 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马铃薯植株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通过筛管主要运向块茎贮藏,红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通过筛管主要运向块根储存。下图是马铃薯和红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

      Ⅰ.马铃薯下侧叶片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化为中的化学能,同时分解H2O产生O2。为红薯叶片提供C18O2 , 块根中的淀粉会含18O,请写出元素18O转移的路径(用图中相关物质的名称及箭头表示):C18O2→淀粉。

      Ⅱ.在一定浓度的CO2和30℃条件下(细胞呼吸最适温度为30℃,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测定马铃薯和红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25℃条件下测得红薯光补偿点会(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k1x; 30℃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红薯和马铃薯固定CO2量的差值为mg/100cm2叶·小时。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 (klx)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叶·小时)

      红薯

      1

      3

      11

      6

      马铃薯

      3

      9

      30

      15

    2. (2) 科研人员对桃树的库源关系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

      ①去除部分桃树部分枝条上的果实,检测其对叶片光合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组别

      净光合速率

      叶片蔗糖含量

      叶片淀粉含量

      气孔导度

      对照组 (留果)

      5.39

      30.14

      60.61

      51.41

      实验组(去果)

      2.48

      34.20

      69.32

      29.70

      ②将某植物叶片分离得到叶绿体,检测蔗糖对离体叶绿体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Ⅰ.据表推测:去果处理降低了(填“库”或“源”)的大小,使叶片中蔗糖和淀粉积累,进而抑制了光合速率。图中 mol·L-1浓度范围的实验数据支持以上推测。

      Ⅱ.研究发现,叶绿体中淀粉的积累会导致膜结构被破坏,进而直接影响光反应。保卫细胞中淀粉含量增加会降低气孔导度,使,进而抑制暗反应。

  • 14. 请阅读以下材料:

    资料一:胰岛素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科学家FrederickBanting因其对胰岛素的发现及应用所做的里程碑式的贡献而获诺贝尔奖桂冠。为了提取胰岛素他先将狗通往十二指肠的胰导管结扎,一段时间后,等胰腺部分萎缩,再从中提取。

    资料二:胰岛素原是一条很长的多肽链。胰岛素原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被水解,1分子胰岛素原分解为1分子胰岛素和1分子C肽。C肽和胰岛素同时释放到血液中。C肽在血液中与胰岛素等量,且很稳定,因此C肽的测量结果是糖尿病分型的重要依据。

    材料三:研究发现,对胰岛B细胞受损的糖尿病患者应及早进行冶疗。通过抑制或减少B细胞分泌活动,能促使B细胞功能恢复,胰岛素分泌量增多,这种现象称为“胰岛B细胞休息”。

    1. (1) 据资料一判断,科学家在提取胰岛素前先结扎胰导管的目的是
    2. (2) 据资料二判断产生C肽的细胞是。某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了抗胰岛细胞抗体或抗胰岛素抗体,为了鉴定是哪种抗体引起的,可通过测量该患者血浆中浓度来区分。
    3. (3) 研究人员为了验证“胰岛B细胞休息”现象,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选用链脲佐菌素处理成年健康小鼠若干,构建实验小鼠模型。推测链脲佐菌素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②取上述小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测定血浆中相关物质浓度后,A组小鼠注射适量较高浓度的胰岛素溶液,B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将两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两周后测定两组小鼠血浆中相关物质的浓度。

      ④测得的实验结果可验证“胰岛B细胞休息”现象,请用柱状图的形式呈现实验结果。

  • 15. 油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草本植物,其中甘蓝型油菜是种植最为广泛的油菜类型,该物种为异源四倍体(AACC,体细胞染色体数是38),是由白菜(AA,体细胞染色体数是20)和甘蓝(CC,体细胞染色体数是18)在经过杂交后经过自然加倍形成的。
    1. (1) 油菜容易被胞囊线虫侵染造成减产,萝卜具有抗线虫病基因。自然界中,油菜与萝卜存在,无法通过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2. (2) 科研人员以萝卜和油菜为亲本杂交,通过如图所示途径获得抗线虫病油菜。F1植株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不能,因而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形成异源多倍体。

    3. (3) 将异源多倍体与亲本油菜杂交(回交),获得BC1。BC1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为

      (用字母表示)。用BC1与油菜再一次杂交,得到的BC2植株群体的染色体数目为

    4. (4) 获得的BC2植株个体间存在胞囊线虫抗性的个体差异,其原因是不同植株获得的

      不同。

    5. (5) 从BC2植株中筛选到胞囊线虫抗性强的个体后,使其抗性基因稳定转移到油菜染色体中并尽快排除萝卜染色体的方法是
  • 16. 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基因在性染色体的

    非同源区,B、b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位置如下图甲所示。该鸟羽毛颜色的形成与相关基

    因的关系如下图乙所示。

    1. (1) 据图分析可知,雌性黑色鸟的基因型有共2种,雄性纯合灰色鸟的基因型

      。若在某特定的环境中,灰色羽毛使鸟有利于躲避敌害,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B基因的基因频率

    2. (2) 图甲所示个体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会产生个成熟的生殖细胞,该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应该有神,如果该个体产生了含有两个B基因的生殖细胞,原因是在减数分裂的期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所致。
    3. (3) 为了判断一只黑色雄鸟的基因型,可将它与多只灰色雌鸟杂交。如果子代羽色表现

      ,则该黑鸟为纯合子。

  • 17. 负向光性是植物在高光强或其它不良条件下发生的一种背向光源弯曲生长的适应性反应。
    1. (1) 光不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研究表明,光敏色素作为光受体。主要接收红光和远红光(>600nm);蓝光/UV-A受体主要接收蓝光(400-500 nm)和近紫外光。用不同光质的光照射水稻根,实验结果如图,推测诱导水稻根负向光性生长的更可能是(填“光敏色素”或“蓝光/UV-A受体”)。

    2. (2) 为进一步研究根负向光性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水稻种子进行了下表的实验,请在

      空白处选填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

      组别

      处理方式

      弯曲度(°)

      根尖生长状况

      1

      负向光性生长

      2

      黑暗; 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

      0

      垂直生长

      3

      向含有 IAA 的琼脂块方向生长

      4

      向含有 IAA 的琼脂块方向生长

      ①单侧光照

      ②均匀光照

      ③黑暗

      ④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

      ⑤在根的一侧贴有1mg·LlIAA的琼脂

      ⑥在根的一侧贴有5mg·Ll IAA的琼脂

      实验结论:单侧光引起根尖两侧IAA含量差异是导致根负向光性的原因,IAA浓度高时弯曲度加大。

    3. (3) 研究人员测定水稻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在单侧光刺激后IAA含量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

      处理

      向光侧

      背光侧 

      光强 

      210.5

      421.7

      光强 

      184.8

      498.6

      黑暗

      418.6

      418.6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负向光性产生的机制可能是:①→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速度

    4. (4) 表中数据显示,光照后根尖IAA总量少于黑暗组,针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请提出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