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07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strong><span>10</span></strong>小题,共<strong><span>20</span></strong>分。
  •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 . B . C . D .
  • 2. 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汽油挥发 B . 煤炭燃烧 C . 美酒飘香 D . 干冰升华
  • 3. 为提高汽油的抗震性,可以在汽油中加入少量的四乙基铅【】。但是,在汽油中使用四乙基铅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四乙基铅有毒,只需少量就可以使人体中毒,四乙基铅从气缸中排出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四乙基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四乙基铅分子有毒
    B . 四乙基铅分子中铅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四乙基铅分子中含有个原子核 D . 四乙基铅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 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航母上有一块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涂层的“超级甲板”,它是战机起飞的“坚强后盾”,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和硅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 碳化硅中硅元素为金属元素
    C . 碳化硅比钢铁甲板坚硬
    D . 碳化硅中硅、碳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5. (2016九下·盐城月考)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

    N2

    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O2

    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D

    Cu(NO32溶液

    AgNO3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6. 家用洗涤剂可洗去油污,汽油也可除去油污,两种的原理是( )
    A . 前者为溶解作用,后者为乳化作 B . 前者为乳化作用,后者为溶解作用
    C . 都是溶解作用 D . 都是乳化作用
  • 7. 下列有关溶液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欲配制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 , 量取水 B . 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需先用蒸馏水润洗
    C . 用量筒量水时俯视读数,会使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 . 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 可以配得常温下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
  • 8. 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需要补充足量的蛋白质,以下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苹果 B . 豆浆 C . 面条 D . 青菜
  • 9.

    将Ba(NO3)2、NaOH、H2SO4、K2CO3四种无色溶液编号甲、乙、丙、丁,并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排序符合表中甲、乙、丙、丁排序的是 (  )

    A . Ba(NO3)2、NaOH、H2SO4、K2CO3 B . H2SO4、K2CO3、Ba(NO3)2、NaOH C . NaOH、Ba(NO3)2、H2SO4、K2CO3 D . H2SO4、Ba(NO3)2、NaOH、K2CO3
  • 10. 人们在阳光照射的树林里,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其原因是树林里含有少量的氧气被转化成具有消毒杀菌作用的臭氧.下列关于氧气和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都含氧分子 B . 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相同
    C . 由氧气变成臭氧发生化学变化 D . 它们属于同一种物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strong><span>3</span></strong>小题,共<strong><span>14</span></strong>分。
  • 11. 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钠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现取样品于烧杯中并加水搅拌,全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渐滴加硝酸钡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点开始,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错误的是
    A . 原白色固体中由组成 B . 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C . 点时,溶液中硝酸钠的溶质质量为 D . 原白色粉末中质量为
  • 12. 时,向甲烧杯中加入水和固体 , 向乙烧杯中加入水和固体两种物质均不与水反应。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固体剩余,乙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时,甲烧杯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能使甲烧杯中的固体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2. (2) 求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列式计算
  • 13. (2020九上·顺城期末)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金属制品,利用其导电性的是(填序号)。
    2. (2) 钢铁是常用的金属材料,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3. (3) 铝制品比铁制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表面能生成一层,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4. (4) 金属的回收利用和防止金属的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请你再写出一条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strong><span>1</span></strong>小题,共<strong><span>5</span></strong>分。
  • 14. 某研究小组以“食品中的脱氧剂”为主题进行项目式探究学习。
    1. (1) 【任务一】探究脱氧剂的成分
      用剪刀剪开一包脱氧剂,倾倒于白纸上,观察到有黑色粉末和少量的白色固体,结合查阅的资料,推测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炭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等。

      探究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磁铁靠近该混合物

      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

      粉末中可能含有

      取少量磁铁上吸引的黑色粉末于
      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

      黑色固体完全消失,

      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

    2. (2) 实验中,
    3. (3) 【任务二】解密脱氧原理 【查阅资料】食品脱氧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发生脱氧反应消耗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延长食品保质期。 室温下,利用铁粉和滴水,改变活性炭和氯化钠的用量见下表 , 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图所示。

      实验编号铁粉活性炭氯化钠
      实验的目的是
    4. (4) 结合图 , 对比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5. (5) 【任务三】脱氧剂中铁粉含量的测定 【实验设计】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含量测定


      【查阅资料】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约为。 【实验步骤】 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称取的样品于烧瓶中,并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反应前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 量气管读数为用量筒测量圆底烧瓶内的剩余液体,读数为。装置中所装液体为 ,其作用是
    6. (6) 步骤中读数前的操作为
    7. (7) 步骤的目的是
    8. (8) 【数据分析】该脱氧剂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strong><span>2</span></strong>小题,共<strong><span>11</span></strong>分。
  • 15.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镁和硫酸镁的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混合物 , 放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再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 平均分次加入其中,充分反应,所得实验数据如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

    1. (1) 在上面坐标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曲线。
    2. (2) 请计算混合物中含有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 (3) 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6. 人体缺乏维生素简写“就会患坏血病。下图为某种“维生素”的说明书的一部分,试分析问答:
    1. (1) “”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2. (2)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 (3) 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
      ①当“”完全由图中“维生素”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片;

      ②当“”完全由某种蔬菜这种蔬菜含“来补充时,则每天至少应该食用这种蔬菜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