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4-03-19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b>我会填空(本大共5小题,每空2分,计1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b>
二、<b>我会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b><b></b>
  • 6. 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要自觉尊法守法。下列漫画中的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 B . C .
  • 7.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在地铁、公交车上滚动插放宪法宣传片,在大街小巷悬挂宪法宣传标语、张贴主题海报,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开展宪法晨读活动…这些做法( )

    ①能够杜绝违反宪法行为

    ②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

    ③有利于营造弘扬宪法的良好氛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 8. 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名片。对此,我们在出国旅游时应当( )

    ①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②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③言行举止文叨有礼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②  
  • 9. 以下是张叔叔的日常生活表现,其中涉及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行为一:参加当地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行为二:与损害国家荣誉的行为作斗争

    行为三:悉心照顾生病住院的母亲

    A . 行为二和行为三 B . 行为一和行为三 C . 行为一和行为二
  • 10. 以下是小秦的课堂笔记,其中存在知识性错误的是(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权。

    ③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A . B . C . ② 
  • 11.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座谈交流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志娟谈到“新代表”怎样履好职时说,“我将努力做到四面八方'听’、善于开口'说'、盯着问题'督'、勤勉尽责‘干’”。做好这些需要人大代表( )

    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

    ②多方调研,了解民情、社情,撰写议案和建议

    ③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各项职权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  
  • 12.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监督”展开讨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 

    ②加强监督是预防腐败的唯一手段

    ③公民要依法行使监督权,不能诬告陷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 13. 某市市场监管局对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开展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接纳未成年人的商家进行立案查处,切实落实禁止未成年人进人娱乐场所这一规定。这一行动( )

    ①能够使未成年人不再受非法侵害

    ②是全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体现

    ③有利于构筑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③  
  • 14. 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以下父母的做法需要改进的是( )
    A . 小东的父母经常关心、询问小东的学习状况 B . 小虎去网吧玩游戏,父母知道后采用暴力方式教育 C . 小美的父母经常带小美参加科学小实验活动
  • 15. 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下列不能成为证据的是( )
    A . 指放 B . 伪造的证件 C . 电子邮件 
三、<b>我会判断(本大匠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下列说法或做法,你认为正确的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涂“√”,不正确的请论“×”)</b>
四、<b>我会回答(本大题共4小题,计24分)</b>
五、<b>我会完成(本大题共1小题,计16分)</b>
  • 30.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道德与法治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 (1) 【辨析观点】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围绕“权利与义务"展开讨论。小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权利比义务更重要,我要积极行使权利,放弃义务。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小秦的观点进行评析。

    2. (2) 【浅谈启示】老师结合学生校园生活创设了以下情境:

      军军放学回家途中,走到行人较少的巷子时,突然被两名男子捂住嘴拖到了无人经过的墙角,逼他拿出身上的零花钱,军军感到很害怕,不知该怎么办!

      针对上述情境,同学们给出了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直接与两名男子进行斗争。

      方案二:先将零花钱交出,安全脱身,设法报警。

      你赞同哪种方案?并说明理由。

    3. (3) 【探究举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对某少管所做过抽样调查,发现犯罪的未成年人中大多数在12岁左右就出现过偷拿别人财物等不良行为,80%左右的学生在上学期间就有逃课、抽烟喝酒、夜不归宿等经历。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未成年人自身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