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4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同步测试(...

更新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高二上·未央期中) 西藏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在藏北高原中部和西部、阿里高原西部等地区。图为西藏地区1990~2020年土地沙化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 (1) 西藏地区土地沙化严重,主要自然原因有(  )

      ①气温年较差大,风化作用强,地表碎屑物多 ②地处高原山地,风力强劲 ③气候高寒,植被稀少,地表裸露面积大 ④暴雨冲刷能力强,泥沙堆积易干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由1990~2020年西藏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变化可知,西藏地区(  )
      A . 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减少 B . 加强了土地沙化的治理 C . 土地沙化完全被遏制 D . 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
    3. (3) 西藏地区土地沙化主要集中区治理难度大,可能是因为(  )
      A . 农牧交错带,表土易损失 B . 人类活动强,沙化面积大 C . 酷热干燥,植被难存活 D . 交通闭塞,监测难度大
  • 2. (2023高二下·鄞州期中) 青藏铁路沱沱河段沙害严重,以就地起沙为主。为保护铁路免受流沙侵害,该路段修建了石方格、高立式沙障。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地沙源主要来自于(   )
      A . 附近沙漠 B . 洪积扇 C . 江心洲 D . 附近高山
    2. (2) 该路段选择石方格、高立式沙障而非草方格、防护林防沙的主要原因是(   )
      A . 减少高空风沙 B . 改良土壤利于固沙植被生长 C . 减少大风天气 D . 就地取材,经久耐用
  • 3. (2023高二下·东阳月考) 新疆台特玛湖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该地风沙活动活跃,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3米以内,对铁路建设与运营安全带来威胁,阻碍格库铁路台特玛湖段的建设进程。格库铁路西侧并行的G218国道于2013年11月在其上风侧设置2道间距20米、高为1米的草方格阻沙障,阻沙作用明显,但仅过5个月积沙就完全将其填满。2018年,台特玛湖特大桥(下图)建成,成功解决风沙流问题,为格库铁路全线通车奠定基础。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草方格沙障防治风沙的原理是(   )

      ①增大地表粗糙度②增大水平气压差③提高沙层含水量④短时间恢复植被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草方格沙障不到半年即被积沙填满,其主要原因是(   )
      A . 风力较往年弱 B . 地面植被茂盛 C . 风沙活动活跃 D . 高度设计不足
  • 4. (2020高二上·榆树期中) 生物固沙,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下列属于生物固沙的措施有(   )
      ①沙障固沙  ②封沙育草  ③沙地飞播  ④“三北”防护林工程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5. (2020高二上·乾安月考)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下图中A、B、C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荒漠化只发生在A地区 B . A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 . 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 . 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2. (2) C地区的荒漠化主要类型属于(  )
      A . 沙漠化 B . 石漠化 C . 盐渍化 D . 三种类型都有
  • 6. (2019高二上·定州期中) 下左图为新疆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下右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流域新垦区(   )
      A . 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 . 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C . 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D . 区域空间分布形式表现为点状
    2. (2) 图中甲表示(   )
      A . 土壤盐分增加 B . 绿洲面积增加 C . 河流水量减少 D . 冰川融水减少
    3. (3) 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
      A . 禁止经济活动 B . 节约并合理用水 C . 加强矿产开发 D . 大力发展畜牧业
  • 7. (2019高二上·西安期中) 新疆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 . 过度放牧 B . 过度开垦 C .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D . 气候干旱、大风天数多、风力强
  • 8. (2019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要想改变荒漠化,下列措施中最可行的是(       )
    A .  发展高科技产业 B . 引进雨林 C . 推广水稻种植 D . 退耕还林还草
二、综合题
  • 9. (2023高二下·台州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12月3日,由中国设计建造的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对于促进两国经贸往来以及“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1为中老铁路示意图。

    材料二云南省文山自治州西畴县地处石漠化生态脆弱核心区,近年来探索形成了“六子登科”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图2为“六子登科”综合治理模式示意图。

    1. (1) 与河运相比,铁路运输的优点有等。
    2. (2) 从区域联系的角度说明中老铁路建设的地理背景。
    3. (3) 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概述“六子登科”综合治理模式产生的有利影响。
  • 10. (2017高二上·毕节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 (1) 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 (2) 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3. (3) 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4. (4) 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