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3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同步测试(A)(2023-20...

更新时间:2024-01-16 浏览次数: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高二下·新丰月考) 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我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2017年底,我国已将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废纸、废纺织品、钒渣等4类24种固体废物调整为禁止进口。面对中国的禁令,发达国家积极制定政策彻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政策出台前,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接受国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
      A . 废弃物处理能力强 B . 产业结构调整 C . 弥补工业原料短缺 D . 环境承载力大
    2. (2) 最有可能替代中国成为洋垃圾接受国的是(    )
      A . 加拿大 B . 乌克兰 C . 尼日利亚 D . 新加坡
  • 2. (2023高二下·新丰月考) 当前,跨境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话题。东南亚的跨境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跨境烟霾。跨境烟霾是在特定时间内,由于土地或森林火灾,造成一国空气污染物跨境并对他国的生物生存和气候造成有害影响的大气污染。读湄公河地区烟霾及起火“热点”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东南亚跨境烟霾主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人为意外纵火 ②干旱和气候异常 ③农民烧荒耕种 ④地形封闭,风力弱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对比两次烟霾的影响范围和起火“热点”数量,可以判断(    )
      A . 2月份东北风较强 B . 2月份较4月份干燥 C . 4月份西南风较强 D . 4月份治理效果较好
    3. (3) 为减少跨境烟霾现象的发生,东南亚各国应该(    )
      A . 加强监管,控制起火点数量 B . 加强合作,分享防霾措施 C . 提升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水平 D . 加强宣传,减少居民出行
  • 3. (2023高二下·建平月考) “洋垃圾”问题一直困扰着菲律宾,许多进口的没有回收再利用价值的洋垃圾被倒进海洋。2013年到2014年间,加拿大向菲律宾出口了103个集装箱的“可回收塑料”,其中69个集装箱装有大量电子产品垃圾和厨房垃圾等。完成下面小题。
    1. (1) 加拿大出口大量垃圾至菲律宾,主要是因为加拿大(    )
      A . 垃圾治理技术水平低 B . 环境污染更严重 C . 垃圾处理经济成本高 D . 市场监管较宽松
    2. (2) 垃圾倒入海洋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 . 陆地面积减小 B . 海水盐度、密度、温度上升 C . 改变潮汐流向 D . 有害物积聚于海洋生物体内
  • 4. (2023高二下·建平月考) 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坚决守护国家生态安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入境的大量“洋垃圾”(    )
      A . 占用大量耕地堆放,提高土地利用率 B . 在堆放和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次生污染 C . 进行回收加工,大幅提高产品的质量 D . 进行高价销售,获得巨额的经济收益
    2. (2) 我国禁止固体废弃物跨境转移采取的有效措施(    )

      ①建立和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②加强全民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③提高废弃物处理技术,提高环境标准

      ④加强国际协作,降低废弃物处理标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2022高二下·沧州期末)  2018年美国向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出口的塑料垃圾分别激增了近2000%、273%和46%。由于接收了远超自身处理能力的塑料垃圾,东南亚国家的环境、民生受到严重影响,这些国家纷纷出台限令,拒做美国的“垃圾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最初接收美国的塑料垃圾,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
      A . 工业发展需求 B . 与美国距离较近 C . 环保要求较低 D . 垃圾处理能力强
    2. (2) 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拒做美国的“垃圾场”后,美国最可能将塑料垃圾出口到(   )
      A . 非洲 B . 大洋洲 C . 欧洲 D . 南极洲
  • 6. (2021高二下·铁岭期末) 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及西欧几个国家的废物公司秘密签订了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今后5年内要接受该财团15吨有毒废物,获得6亿美元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取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实质是(   )
      A . 资源短缺 B . 任意排放废弃物 C . 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 . 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2. (2) 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带来危害,即使几内亚比绍属于热带气候,其环境自净能力也是有限的 B . 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也可能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C . 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几内亚比绍经济的长期发展 D . 倾倒的污染物会给几内亚比绍带来环境污染
  • 7. (2019高二上·巴州期末) 某英国公司打算在孟买建一化工厂,这一思路反映了(     )
    A .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B . 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C . 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 . 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投资环境
二、综合题
  • 8. (2021高二下·东城期末)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莱茵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莱茵河不仅是沿岸上千万人的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也接纳沿岸排放的生活和工农业污水。流域内运河众多,承担着重要的航运任务。

    1986年11月1日,位于瑞士境内的桑多斯化学公司的仓库发生火灾,装有大约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大量硫、磷、汞等有毒物质排入莱茵河,形成一条长达70千米的微红色恐怖“飘带”,向下游流去。下图是莱茵河流域示意图。

    1. (1) 分析莱茵河承担重要航运任务的社会经济条件。
    2. (2) 说明桑多斯化学公司的仓库发生火灾事件引发国际争端的主要原因。
    3. (3) 列举防治跨境水污染事件的主要措施。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印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条河流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恶化,70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当时莱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巨大。1950年7月,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荷兰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经不懈治理,今天的莱茵河水质干净清澈,可直接饮用,成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一条河流。

    1. (1) 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原因。
    2. (2) 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为什么固定是荷兰人?
    3. (3) 简述促使莱茵河恢复原有自然风貌、重现生机的具体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