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榕霖文化艺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4-09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每小题3分,共 16题,共 48 分)
  • 1. (2022高一上·余姚月考) 下面是一群英国农民给国王的上诉书的部分内容。由此可以推出(   )

    这个有权有势的约翰·波米尔用欺骗暴力占有您的苦难臣民——我们的牧场,这些土地是我们世代所拥有的。他把这些牧场和其他土地用篱笆围上,作为自己所有……约翰·波米尔为了圈占我们的土地,不惜将我们投入监狱,毒打、致残,甚至杀害,我们现在连生命都难保全。

    ①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②资本主义企业获取了大量货币作为资本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充满征服掠夺、残杀和奴役的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2023高一下·大冶月考) 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

    ③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中,主要的矛盾有()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4.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围绕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在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的过程中,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A . ③-①-④-② B . ③-④-②-① C . ④-③-②-① D . ①-④-②-③
  • 5. 门头沟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走进门头沟区红色资源,赓续门头沟区红色血脉”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田庄村,追忆京西山区第一个党支部诞生的历史;步入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在宛平县抗日烈士纪念碑前凭吊牺牲的乡亲;驻足黄安坨村毛主席批示纪念馆,当年这里成立的常年互助组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亩产。参加此次活动最有可能认识到(   )

    ①在改革开放中党领导人民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社会主义改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下面对“四个自信”描述正确的是( )

    ①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合国情,有助于提升综合国力

    ②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③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必由之路

    ④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提供了物质支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2高一上·台州期中) 我国近代以来的一切期盼与追求、探索与奋斗、积累与创造,汇聚于新时代,绽放于新时代,成就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①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我国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通用的智慧和方案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22高一上·昆明期中)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国情的制度才是最可靠、最管用的。这表明(   )

    ①一个国家的制度,只有适合本国国情,才有生命力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

    ③我国在制度建设上不能借鉴西方国家经验

    ④世界上不存在一种适用于一切国家的制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9. (2023·梅州一模)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要做到(    )

    ①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成立专业合作社

    ②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市场环境

    ③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④提高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比重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2023高一上·柳州月考) 近年来,我国鼓励发展股份合作新模式,探索土地流转入股、集体资产参股等多样化经营方式,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支持发展“龙头企业牵头、合作社跟进、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目前,全国已登记农民合作社225万家,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000多个。鼓励发展股份合作新模式旨在( )

    ①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②发挥互助性经济组织作用,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变更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

    ④建立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行机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超前点播模式惹怒观众,原因在于当初消费者购买VIP会员时,平台并未告知还有需要单独付费的超前点播,等到剧集火爆后,再推出这一收费项目,造成会员权益实质性缩水。超前点播( )

    ①是市场调节自发性弊端的体现

    ②是市场调节盲目性弊端的体现

    ③背离了诚信的市场交易原则

    ④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的金额与存入或贷出金额的比率,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指导性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用于调节社会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转的货币政策之一。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产生的可能结果是( )

    ①将降低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②会导致居民储蓄收益“缩水”

    ③导致银行存款增加
    ④导致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13. (2023·湖北模拟)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进入数字时代,当一切社会要素数字化以后,企业一端连接着市场,可以通过快速洞察客户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供给。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路径是(   )

    ①扩大有效供给    ②优化产业结构
    ③提高经济效益    ④精准对接供需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④—①—③ C . ④—①—②—③ D . ④—②—①—③
  • 14. (2022·山东) 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市场主体活力越强,经济“肌体”越健康。近年来,中央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政策取向非常鲜明。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①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提高增值税起征点→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振企业市场信心

    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③深化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稳定要素市场价格→优化企业要素配置→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④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反垄断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3年6月,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三农”金融支持力度,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该举措的作用路径是( )

    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信贷投放        
    ②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③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能力               
    ④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

    ⑤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风险               
    ⑥国家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

    A . ②→①→⑤→③ B . ②→①→④→③ C . ⑥→①→④→③ D . ⑥→①→⑤→④
  • 16. 近日,襄阳公安交管部门持续在辖区内开展“一盔一带”宣传活动,对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查处行动。同时,市场监管局在专项突击检查行动中却查获出不少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在售头盔。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消费者要提高鉴别能力,加强市场监管         ②头盔涉及市民安全,应由政府配置资源

    ③优化资源配置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④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存在自发性弊病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 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恢复了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伟大征程。我们党根据过渡时期的具体情况和基本任务,制订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1. (1) 简要说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2. (2) 结合材料,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 18.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1. (1) 改革开放的标志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这首40多年来的“奋斗赞歌”的意义?
  • 19. (2023·湖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在全球减碳行动之下,全球汽车产业形态和格局正在加速重塑。汽车这一传统产业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向新能源转型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当前,新能源汽车已呈现出“动力电动化、能源低碳化、系统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材料、工艺、装备协同突破,技术创新从点的突破迈向了系统能力的提升。“十三五”时期,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就显著。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身处数字生活世界,生活体验也更加多元化的同时也有一些幸福的烦恼。譬如,工作方案面临被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取代的压力:在购物APP搜索某种商品后,主页上相关产品的推荐就不间断,不同品牌、不同价位的产品纷纷涌来;同一平台、 同一时段、 同款货品, 生客熟客下单价格有较大差别等等。

    有人认为:数字经济有序发展要靠政府大力推动。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此进行评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