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思...

更新时间:2024-04-30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题3分,共7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犁的发明和犁耕技术的使用,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不断丰富。伴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也慢慢解体。原始社会解体过程:(   )

    ①是个体劳动取代共同劳动的过程                         
    ②是生产发展基础上贫富差距缩小的过程

    ③是私有制基础上阶级分化的过程                         
    ④是社会生产力不断适应生产关系的过程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国家是建立在阶级矛盾基础上的政治机器,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私有制的产生是国家出现的根本原因 B . 国家的建立意味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 . 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 D . 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 3.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该诗描写了农夫与公子王孙这两个对立阶级完全不同的心理和状态,预示着北宋王朝阶级矛盾正在日益激化。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封建等级制度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对农民进行剥削的基础

    ③农民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劳动成果完全被地主占有       

    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 4.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产生了重大的意义。关于三大工人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积累的丰富经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加深了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认识

    ③标志着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某校高一(5)班同学在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议题的探究活动中,形成了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巴黎公社运动为无产阶级进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成功典范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在中国设立租界、驻扎军队,攫取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行权以及控制中国海关等特权。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是:(   )
    A .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B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工人阶级的觉醒 C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D . 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 7. 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他指出:“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前提

    ③革命分为两个步骤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④社会主义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以下关于毛泽东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党的七大将其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④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某班学生正在以“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甲同学: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乙同学:三大改造的完成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

    丙同学: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基本确立

    丁同学:三大改造的完成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A . 甲和乙 B . 乙和丙 C . 甲和丁 D . 丙和丁
  • 10.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百年党史精神谱系中的一座永恒丰碑,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取得了翻天覆地的社会进步,真正让中国人扬眉吐气,让中华民族顶天立地,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时期:(   )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②召开了中共八大,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任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冲突和矛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选项能证明上述论断的是:(   )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3.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回望过去40多年,我们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开放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由此可见,改革开放(   )

    ①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②成为中国共产党应对风云变幻和挑战的重要法宝

    ③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④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社会活力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4.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内容是根本。我们要深耕传播内容,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的故事,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下列关于中国故事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个理论成果    

    ②红船起航——承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砥砺奋进

    ③公私合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的坚定一步    

    ④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创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围绕的主题是:(   )
    A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B .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 借鉴西方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 总结实践经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理论成果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由之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动力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强大的物质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8.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四个自信”。要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发扬创新意识,完善创新体制,规范市场秩序,走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以下对数字经济发展与坚持“四个自信”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坚持道路自信,开辟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

    ②坚持理论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激发创新意识

    ③坚持制度自信,完善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创新体制

    ④坚持文化自信,围绕马克思主义原理推进理论研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这个新时代意味着:(   )

    ①全体中国人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本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③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主导世界发展进程的时代    

    ④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一论断:(   )

    ①解决了我国当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②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改变

    ③指明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工作重心        
    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实际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某校思政课在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课题时,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下列活动与“建设伟大工程”这一主题相符合的是:(   )
    A . 利用假期调研本地金融高新区建设 B . 利用假期考察当地文化产业园建设 C . 参观当地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基地 D . 参与对农村地区的产业兴村志愿活动
  • 22.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以恢宏的世界眼光、巨大的政治勇气,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制高点上,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胸怀“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关于“四个伟大”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②“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

    ③伟大事业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只要进行伟大斗争就能实现伟大梦想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3.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话时首次提出“中国梦”。时至今日,历经10多年,中国梦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变,也给人类梦想注入新理念、给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给世界文化带来新繁荣、给国际舞台充实新话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所有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主题       
    ②中国梦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了新成就

    ③中国梦的本质是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④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入新时代。依据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新安排,请补充完整:(   )

    A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基本实现现代化      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 ①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②美丽中国基本实现    ③实现共产主义 D . ①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②建成现代化强国      ③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
  • 25.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出,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可见,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当:(   )

    ①坚定理想信念,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②担当时代重任,让人生在实践中展现英姿

    ③勇于砥砺奋斗,洒热血于民族独立运动之中            ④锤炼品德修为,弃个人利益于人民利益之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材料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25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8月,中共宁波市委举行“十年·宁波”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各项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坚定不移繁荣港城文化,深入实施文明探源工程,推动阳明文化、藏书文化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宁波这十年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老百姓获得感最多的十年,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伟大跨越的生动缩影。

    结合材料,运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的相关知识,谈谈宁波这十年精彩蝶变的原因。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自古就对浩瀚的宇宙充满好奇和向往,中华民族世代传递着飞天的传说和梦想。党中央决定实施航天工程,自1956年起步,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和成就:“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风云”气象卫星、“东方红”通信卫星、“神舟”飞船和“天宫”实验室、“长城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奋斗,我国的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中国航天整体技术实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有助于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面对前所未有的任务密度与艰巨挑战,需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更需要青年一代接续奋斗,在挑战中创新,在重压下跨越,中国航天梦想的脚步将铿锵前行。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航天梦的圆梦过程对实现中国梦有哪些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