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洛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思想政治...

更新时间:2024-02-02 浏览次数: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pan>1</span></strong><strong><span>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span></strong>
  • 1. 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 . 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 . 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生产力发展→国家产生 C .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D . 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 2.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A . 蒸汽磨代表的生产力比手工磨代表的生产力先进 B . 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 . 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进步 D .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

    ①就领导权来说,它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就革命前途来说,它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是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就革命步骤来说,它分为农业革命和工商业革命两个步骤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反复探索,终于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依靠。以下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认识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

    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出了从“四个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广,将更好发展自身、造福世界”。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   )

    ①符合中国实际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②是与西方现代化完全不同的现代化

    ③以中国的发展来带动全球的共同发展

    ④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雄伟是山的梦,宽阔是海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在于其(   )

    ①理论的科学性,能够回答时代命题,引领时代发展

    ②道路的成功性,能够适合各国国情,增进民生福祉

    ③制度的优越性,能够凝聚奋斗伟力,应对风险挑战

    ④文化的先进性,能够凝聚精神力量,解决一切问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习近平指出: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人”无疑是关键要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下列最符合这一观点的有(   )

    ①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福祉

    ②依靠人民,人民是中国梦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③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

    ④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努力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 )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奉献世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知网是国内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在国内文献检索领域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一则“中科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消息引发网络热议。若你要对此事发表评论,较合适的选题是( )
    A . 知网作为文化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无可厚非 B . 知网是知识服务商,具有公益性,不该收费 C . 知网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过高收费不应该 D . 知网的行为抑制了中国科研力量的正常发展
  • 10. 某班同学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搜集整理了以下时事材料。其中材料与基本特征相对应的有(  )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宏观调控总体功能,消除市场弊病 

    ④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现重大科技成果新突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面对疫情反复肆虐造成的国内市场低迷,多地政府有针对性地向特定行业发放消费券进行补贴,商家通过改进服务方式、品质提升等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以此来带动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复苏。这一补贴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作用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A . 政府出资→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增加特定商品消费→促进经济复苏与发展 B . 消费增加→提升商户供给能力→提高商品服务品质→发挥消费券杠杆作用 C . 增加供给→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提高经济发展的韧性 D . 市场决定→保障消费券公平性→打通复工复产堵点→提升商户的供给能力
  • 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自2009年被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从2012年底的2万辆,大幅攀升至2022年5月底的1108万辆,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此成就,主要是因为(   )

    ①党的统一领导以及战略引领            

    ②市场与政策决定作用的发挥

    ③国有经济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④供给和需求两端的共同发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转向高质量发展”——不再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

    ③“转换增长动力”——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拉动经济增长

    ④“优化经济结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对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提出了新要求。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从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不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经济增长要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③优化经济结构意味着要减少供应总量,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④转换经济增长动力要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5.  2022年,我国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下表为2022年1-10月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部分数据。


    全国公共预算收入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卫生健康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总额(亿元)

    173397

    98000

    17538

    30572

    同比增长(%)

    3.3

    18

    12.6

    7.4

    注: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主要指标止住下滑态势。

    据此可推断出,我国(    )

    ①通过强化再分配调节机制以实现效率优先     

    ②坚持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③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通过经济调节手段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H市社会福利中心以“生态H市,宜养之城”设计理念,向H市区老年人、重点优抚对象、孤残儿童等提供福利服务,进一步补齐H市保障事业短板。H市社会福利中心的运营有助于(    )

    ①消除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           

    ②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推动经济和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④发挥“最后一道防线”的积极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pan>4</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共</span></strong><strong><span>52</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起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一化三改”,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及时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材料二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白皮书中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迎来了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难得机遇,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据介绍,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白皮书。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青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贡献。
    2. (2) 结合材料,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迎来了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难得机遇,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的理解。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材料二  学习新思想,领悟新思想,践行新思想。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级党组织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坚持不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着力抓深化、抓消化、抓转化,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把学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迈上新台阶。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如何肩负民族复兴大任。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共产党人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关键期,明确方向、保持定力、提振信心格外重要。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债券的规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1. (1)  材料中措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哪些手段?这些手段常见的各有哪些?
    2. (2) 结合材料说明为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政府应当怎样发挥作用?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福建省作为人社部确定的36个个人养老金制度先行城市(地区)之一,在全省范围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参加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这一制度引导个人财富投向长期养老金融产品,能进一步优化国民退休收入结构。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的必然要求,发挥着巨大的稳定器作用,有利于在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础上,再增加一份积累,退休后能够再多一份收入,让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质量。

    运用“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谈谈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