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

更新时间:2024-03-16 浏览次数: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15七上·三门峡期中) 春花秋实”说明生物具有哪种特征?(  )

    A . 需要营养 B . 能进行呼吸 C . 能生长繁殖 D . 由细胞构成
  • 2.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0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成功举办,一个名叫“小米”的机器人来往穿梭在会展中心,为广大的参会人员做向导。但同学们都说它不是生物,下列判断依据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机器人“小米”能说话 B . 机器人“小米”能走动 C . 机器人“小米”没有细胞结构 D . 机器人“小米”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 3. (2018七上·姜堰期中) 同学们记录了生活在校园中的生物。下列不可能出现在校园中的是(    )
    A . 香樟 B . 蜗牛 C . 黄杨 D . 小麦
  • 4.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      )
    A . 蚯蚓疏松土壤 B . 枯叶蝶的翅膀闭合后像枯叶 C . 秋天到了,树木纷纷落叶 D . 骆驼刺的根系发达
  • 5. 对于牛来说,下列因素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 . 牛的食物牧草 B . 同时吃草的羊 C . 牛群中的其它羊 D . 新鲜的空气
  • 6. 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海湾的浅海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更深处长红藻。影响藻类分布的环境因素是(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空气 D . 水分
  • 7.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烘干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甲、乙瓶中各放5条蚯蚓比各放1条蚯蚓更加准确 B . 甲瓶中的蚯蚓运动能力会减弱,因为蚯蚓依靠湿润体表呼吸 C . 该实验研究的环境因素是水分 D . 做完实验可以将蚯蚓做为垃圾处理
  • 8. 如图中几只蚂蚁正在一起搬运一只蝗虫,从图中看出蚂蚁与蚂蚁之间具有(      )关系。

    A . 捕食 B . 竞争 C . 合作 D . 寄生
  • 9. (2017七上·尚志期末) 下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是(    )

    A . 草原生态系统 B . 农田生态系统 C .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 . 湖泊生态系统
  • 10. 在一个由水稻、蝗虫和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青蛙被大量捕杀,则一段时间内蝗虫的数量变化将如下列哪条曲线所示(      )
    A . B . C . D .
  • 11. 在一片草原中,食草昆虫吃草,食虫鸟吃食草昆虫,鹰吃食虫鸟,这些生物构成了(      )
    A . 食物链 B . 食物网 C . 种群 D . 生态系统
  • 12. (2019七上·和平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的厚度约为20千米 B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 .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 D .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 13. 下列叙述中可以认为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玉渊潭公园内的所有樱花 B . 拒马河内所有的水生生物 C . 北京植物园内的所有生物 D . 上方山森林公园中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 1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
    A . 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永远稳定平衡的状态 B . 植物与动物,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稳定平衡状态 C . 生产者和消费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稳定平衡的状态 D . 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 15. 在食物链中,肉食性动物至少处于哪个营养级?(      )
    A . 第一营养级 B . 第二营养级 C . 第三营养级 D . 第四营养级
  • 16. (2020七上·韩城月考) 如果在麦田中长期使用农药致使“小麦→老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受到污染,则这四种生物体内所含该农药最多的是( )
    A . 猫头鹰 B . 老鼠 C . 小麦 D .
  • 17. “梁上有双燕,翩翻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 . 阳光→植物→青虫→燕子 B . 植物←青虫←燕子 C . 植物→青虫→燕子→细菌 D . 植物→青虫→燕子
  • 18. 下面是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几个环节,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      取镜 B . 对光 C . 调节 D . 观察
  • 19. (2018七上·湘桥期末)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    )
    A . 稀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 . 稀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 . 自来水、盐水、稀碘液 D . 凉开水、生理盐水、稀碘液
  • 20. (2016七上·郾城期末)

    小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忘记操作次序,请帮忙选出正确步骤(    )

    A . ④③①② B . ③④②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③②①
  • 21. 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 , 转动转换器变换物镜,调焦后,物像是则视野变(      )
    A . B . C . 不变 D . 没有了
  • 22. 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该选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
    A . 5×和40× B . 5×和10× C . 16×和10× D . 16×和40×
  • 23. 西瓜是华北地区夏季消暑解渴的水果,入口甘甜、营养丰富的西瓜汁主要来自图中的(      )

    A . B . C . D .
  • 24. (2023·耿马模拟)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结构是细胞壁 B .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C .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 .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 25. 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成功培养出心脏组织细胞,这种技术最关键的是诱导干细胞(      )
    A . 分化 B . 分裂 C . 生长 D . 繁殖
  • 26. 大学士纪晓岚曾赋诗:“十里春畴雪作泥,不须分垄不须畦。珍珠信手纷纷落,一样新秧出水齐”。水稻的体细胞含有12对染色体,一个体细胞经过三次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和新细胞的个数分别是(      )
    A . 3对、3个 B . 12对、6个 C . 12条、8个 D . 12对、8个
  • 27. 如图所示人体各结构层次,属于器官的是(      )
    A . B . C . D .
  • 28. (2023七上·陈仓期末) 草履虫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通过纤毛在水中运动 B . 通过消化系统消化食物 C . 通过表膜进行呼吸 D . 以分裂的方式产生后代
  • 29. 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 B . 草履虫依靠表膜进行呼吸 C . 草履虫用口沟排出食物残渣 D . 草履虫能对刺激产生反应
  • 30. 如图为草履虫结构示意图,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噬4.3万个细菌,这些细菌进入草履虫体内是依靠图中的什么结构将其消化的(      )

    A . 2 B . 4 C . 5 D . 10
二、综合题(共40分)
  • 31. 如图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请如图回答:

    1. (1) A细胞通过形成B,此过程会导致细胞的(选填“数量”或“种类”)增加。
    2. (2) B通过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产生了差异性的变化。
    3. (3) D属于这个结构层次,胃疼说明胃中有组织。
  • 32.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排入水体,造成水域污染,现在人们想到了一种好办法:用混凝土、高分子材料等做成“人工浮床”,把植物放在浮床上,通过水的浮力,使植物漂浮在河流、生态湿地等水体上(如图一、图二所示),植物利用根系吸收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1. (1) 植物根系上吸附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 (2) 分析图二,请补全下列食物链:→食草鱼(小鱼)→野鸭。若排入该水体的污水中有大量的含汞的废电池浸出液,上述生物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的是
    3. (3) 人工浮床增加了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提高了其能力。
    4. (4) “水华”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现象,人工浮床通过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的作用,能有效防止“水华”发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 33. 周末小李同学和妈妈一起买菜,妈妈告诉他:早上的豆芽黄白色的,一看就很新鲜,下午变绿了,看起来就不新鲜了。经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和韭菜埋在地下的部分也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结合生物学知识,小李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于是他用家里的大豆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一个方案进行验证。请根据你的生物学知识,帮小李同学完成这一探究过程:
    1. (1) 针对小李同学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2. (2) 小李准备了两个罐头瓶,并在瓶中放上两张餐巾纸,将等量的两份大豆分别撒在甲、乙两个罐头瓶中,再洒上点水,使纸巾变得湿润,拧紧瓶盖。

      小李应该将甲、乙两个瓶子分别放在室内两种环境下。

    3. (3) 一周以后,小李应该观察大豆种子萌发长出的幼苗的
    4. (4) 如果小李得出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这一结论,那么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 34. 如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所用到的仪器设备、过程及观察结果,请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1. (1) 观察图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顺序是(填序号)。
    2. (2) 图三为观察时将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看到的物像变得不够清晰,应调节图一中的(填序号和名称)使物像更清晰,若想要视野变亮一些,可调节⑤(填名称)。
    3. (3) 实验中观察到许多如图三中①所示的气泡,这是由于图二中的步骤(填序号)操作不当造成的。
    4. (4) 滴加碘液后进行观察,发现细胞中被染成深色的结构是图三中的(填序号)。
    5. (5) 若将①所指部位移至视野中央,玻片标本应向移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