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4-03-13 浏览次数: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相应的位置。1~5小题每小题1分,6~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 1. 杭州亚运会的以下准备工作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安装器械 B . 沙坑填砂 C . 泳池消毒 D . 灯光布置
  • 2. 保存珍贵文物可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3.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C B . N C . Ca D . O
  • 4. (2019九上·长春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

    C

    变瘪的乒乓球放进热水中鼓起

    分子体积变大

    D

    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

    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变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6. 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下图是锿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镓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 B . 1个镓原子的质量为69.72g C . 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 . 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 7. 某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氩气Ar2;②两个氮分子2N2;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④氯化铜的化学式:CuCl2;⑤微粒结构示意图(如图) 对应的粒子:S-2。其中正确的有( )
    A . ①②⑤ B . ②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③④
  • 8. 食醋中含有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有关醋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 醋酸由醋酸分子构成 B . 醋酸属于氧化物 C . 醋酸中含有8个原子 D . 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 9. 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
    A . 比较:氧气与氮气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故两者化学性质不同 B . 分类:铁水、雨水、澄清石灰水都属于混合物 C . 分析: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 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氢气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 10. 下列化学反应中y与x的关系,可以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

    选项化学反应xy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时间氧气质量
    B一定质量的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时间反应时间二氧化碳质量
    C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反应时间水的质量
    D在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质量氧气质量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相应的位置,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
  • 11. 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农家肥的腐熟  C.氧化汞受热分解  D.

  • 12.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下列有关该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免受杂质干扰,该实验应该使用纯净水
    B.试管a与试管b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2

    C.与电源负极相连试管内收集的是氢气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化合物

  • 13.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空气与呼出气体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B

    检验氧气

    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燃烧更剧烈则为氧气

    C

    除去红墨水中的色素

    过滤

    D

    区分水与过氧化氢溶液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3分)
  • 14.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1. (1) 烧制瓷器所用黏土中含有氧、硅、铝、铁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金属元素的符号
    2. (2) 古代发明的黑火药(含有硫、木炭和硝酸钾等)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请写出硫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3. (3) 古代制作粽子时常用到草木灰,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请写出碳酸钾的化学式并标出钾元素的化合价:
  • 15. 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 (1) 通过(填字母)装置的两个实验对比,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
    2. (2) 如图一,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色火焰,燃烧停止后,取出燃烧匙,用毛玻璃片盖紧集气瓶,振荡,悬空倒置,发现毛玻璃片不脱落,其原因是
    3. (3) 如图二,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 (4) 装置B与E中集气瓶里都预先倒入少量水,其作用各不相同,其中可以用细沙子来代替水的装置是
  • 16. 某班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利用如下流程来净化水,最终制成蒸馏水。

    1. (1) 静置时常加入明矾,其目的是
    2. (2) 操作①是,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常用到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实验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
    3. (3) 过滤须考虑过滤器材质孔径大小。某微粒的直径为10μm,下列能把该微粒“筛”出来的是____(填字母)。
      A . 孔径8μm过滤网 B . 孔径10μm过滤网 C . 孔径20μum过滤网
    4. (4) 操作②常加入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良好的性。
  • 17.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1-18号元素中部分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理由是,属于阳离子的是(用粒子符号表示),A和D两种粒子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 (2)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探究钠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甲同学猜想生成物为NaOH和H2;乙同学猜想生成物为NaOH和O2 , 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请从化合价的角度解释原因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 18.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仪器②的名称:
    2. (2) 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A装置的试管口还需要做的一点改动是,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是;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从水中撤离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
    3. (3) 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得到平稳的气流且收集干燥的氧气,组装装置时应选择上图中的(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 (4) 进行分析和比较,比较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有(写一点即可)。
  • 19. “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可用于航天、医疗、炼钢等。“ 新型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上有一个重要环节为“高流氧呼吸”,其本质也和“富氧空气"差不多,化学兴趣小组欲混制“富氧空气”并开展相关探究,进行以下实验。
    1. (1) 【探究一】混制“富氧空气”。
      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收集一瓶( 集气瓶容积为125mL)氧气体积分数为50%的“富氧空气",气体应从图1裝置中的管(选“a"或“b")通入,先通入氮气排出60mL水,再通入氧气排出mL水。

    2. (2) 【探究二】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图2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富氧空气”体积为120 mL,底部残留少量水,燃烧匙内有足量红磷),操作如下。
      ①往量筒内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80 mL;
      ②用电点火装置点燃红磷,充分反应;
      ③打开止水夹,待右侧量筒内液而不再变化时,排出气球中的气体,调节两边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32mL。
      回答问题:
      操作②中可观察到现象是,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 (3) 本次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用百分数表示)。
    4. (4) 若操作①量筒读数时仰视,操作③量筒读数时俯视,则测得实验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 20. 如图是解热、镇痛药“布洛芬片”的标签,请回答下列问题。

    布洛芬片

    【成分】每片含布洛芬(C13H18Ox)0.1 g

    【适应症】头痛、关节痛等,也可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用法用量】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2片,若持续疼痛或发热,

    间隔4 ~6小时一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1. (1) 从物质类别来看,布洛芬属于(填“ 单质”或“化合物");
    2. (2) 根据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6,可计算出标签上布洛芬的化学式“C13H18Ox"中x=;布洛芬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3. (3) 请计算1片布洛芬片中所含碳元素质量(布洛芬片中其他成分不含碳元素,计算结果保留3位小数);
    4. (4) 14岁的小米患严重流行性感冒后按规定用法用量一天内服用了布洛芬0.8g,则她一天吃了次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