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4-01-20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21.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中国民问传统戏剧。皮影戏表演主要运用到的科学原理是(      )。

    A . 光的反射 B . 光的色散 C . 光的折射 D . 光的直线传播
  • 22. 交通警察叔叔在道路上执行任务时会穿一个“反光背心”,光线照到上面可以原路返回,让驾驶车辆的人容易发现穿衣者,避免发生危险。“反光背心”利用的光学原理是(      )。
    A . 光的反射 B . 光的色散 C . 光的折射
  • 23. 2022年1月15日,汤加王国发生火山猛烈喷发,损失惨重,引起火山喷发的成因主要是(      )。
    A . 地球内部能量释放 B . 地球外部力量作用 C . 太阳的运动 D . 月球的运动
  • 24. 科学家根据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速度不同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从外到内分别是(      )。
    A . 地壳、地慢、地核 B . 地幔、地心、地壳 C . 地慢、地壳、地核
  • 25. 用100毫升水进行滴漏实验,前50毫升滴水所花的时间(      )后50毫升滴水所花的时间。
    A . 大于 B . 等于 C . 小于
  • 26. 夜晚,小刚朝前走并经过一个路灯,他影子长度的变化将会是(      )
    A . 先变长再变短 B . 先变短再变长 C . 没有变化
  • 27. 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A . 反射 B . 折射 C . 直线传播
  • 28. 让摆自由摆动30秒,前10秒摆动的次数和最后10秒摆动的次数相比(      )。
    A . 前10秒多 B . 一样多 C . 后10秒多
  • 29. 小红家的摆钟每天都会慢几分钟,下列哪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A . 换一个更重的摆锤 B . 把摆绳变短 C . 把摆绳变长
  • 30. 关于摆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变的。 B . 摆长一样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也相同。 C . 摆锤重量不同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也不相同。
  • 31. 小文观察到的下列现象,和排队看齐原理相同的是( )。
    A . 树的影子 B . 水中的倒影 C . 放入水中的铅笔看似折断了
  • 32. 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疤痕”,它形成于强烈的( )。
    A . 火山喷发 B . 陨石撞击 C . 地震
  • 33. 洒水车在路面洒水之后,路面上空会悬浮大量的细小的水珠,阳光通过时可能会出现一条彩虹,这是(      )现象。
    A . 光的色散 B . 光的反射 C . 光的直线传播
  • 34. 黄河因泥沙沉积问题,日前变成了一条“地上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治理黄河最好的方法是(      )
    A . 把河床中的泥沙挖去 B . 在黄河流域多植树造林 C . 在上游多建水电站,拦住泥沙
  • 35. 如图,公园里有两个秋千,小文想要荡得快一点,应该选择(      )秋干。

    A . 1号 B . 2号 C . 都一样
  • 36. 下列士地被侵蚀得最厉害的情况是(      )。
    A . 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 . 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 . 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 37. 小明把手伸进一个长方体玻鱼缸中,旁边的小红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 手在水面处折断了 B . 水中有两只手 C . 以上现象都有可能看到
  • 38.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原因是(      )。
    A . 光的传播方向会改变 B . 光沿直线传播 C . 光的折射现象
  • 39. 图是改进后的受水型水钟,这个水钟的时间刻度应该是(      )

    A . B . C . D .
  • 40. 上课时我们利用橡皮泥制作了地球结构模型,棍据模型剖面判断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三、活动探究题。(共20分)
  • 41. 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1. (1) 在这个实验中,土豆泥代表,番茄酱代表岩浆,酒精灯加热代表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
    2. (2)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实验中要注意:土豆泥上挖的洞要(选填“挖到中间”、“挖到盒底”)。封“火山口”的土豆泥要(选填“厚”、“薄”),要戴好护目镜、番茄酱要适当稀释等。
    3. (3) 加热一段时间后,会看到“火山口”向外冒,过一会儿,产生的从“火山口”喷涌而出。
  • 42. 如图所示,成成利用铁架台做滴漏实验和摆的实验。滴漏实验中的塑料瓶中盛有300毫升水(实验过程中不再加水);摆的实验中的垫圈质量为10克,摆绳长度为30厘米。

    1. (1) 成成观察到量筒内的水聚积到10毫升需要1分钟,那么塑料瓶中的水全部滴完的时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分钟。
    2. (2) 成成观察到摆摆动15次时,滴漏正好滴下30滴水。10分钟后再观察一次,同一个摆摆动15次时,这个滴漏中滴下的水滴(      )。
      A . 少于30滴 B . 正好30滴 C . 多于30滴
    3. (3) 如果将摆绳缩短到15厘米,那么与原来相比,15秒内摆的摆动次数会(      )。
      A . 增加 B . 减少 C . 不变
    4. (4) 在“摆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收集很多数据,有时会出现差异较大的数据,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 . 选择老师的实验数据 B . 多次测量 C . 随意填写一个数据
    5. (5) 实验中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与摆幅。(均填“有关”或“无关”)。
    6. (6) 根据单摆的性,人们制成了摆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