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创新高级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

更新时间:2024-01-08 浏览次数:16 类型:竞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面对新形势,中国在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同时,在区域和世界舞台上也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将倡议和理念转化成有效的行动,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大国的勇毅担当和一个大党的深厚情怀:中国计的是天下之利,中国共产党谋的是世界大同。由此可见( )

    ①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②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同时与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

    ③中国实现国家发展和稳定,本身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④中国梦的实现对于世界的发展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  2023年6月,国家医保局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进行调整,针对部分新药定价偏高、群众负担重的问题,整合13.5亿参保人的用药需求,将341个新药纳入目录,并紧紧围绕药品给患者带来的受益确定价格水平。关于此次药品目录调整的影响路径,推导合理的是( )

    ①降低医疗消费负担→扩大医疗消费需求→推动制药产业发展

    ②形成合理收入分配格局→调动社会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③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维护居民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生活秩序

    ④优化基本医疗药品供给→满足患者医疗需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3高三上·海淀开学考) 如图所示,横轴表示居民收入,纵轴表示收入分配平等程度。假设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为图中对角线,实际收入分配为图中弧线;对角线与弧线之间的面积为A,弧线下方的面积为B。下列举措中最有利于扩大B而缩小A的是( )

    A .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其对慈善事业的监管作用,减少低收入人群 B . 政府建立基本蔬菜品种目标价格管理机制,着力解决菜价过高问题 C . 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范围 D . 以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为基本方向,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 4.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近年来,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全国依法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1000多项,90%以上的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可办,户籍证明、社保转接等200多项群众经常办理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建设法治政府要( )

    ①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②坚持全能服务,避免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

    ③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府职能权责科学化法定化

    ④坚持效率优先,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在长达数月的拉锯战之后,美国国会2023年9月30日通过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在最后时刻避免了民主党拜登政府的“停摆”。不过,民主、共和两党并未停止党争,其背后更隐藏着利益集团之间的搏杀。这表明( )

    ①美国总统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受国会制约

    ②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可调和

    ③美国两党分别代表该国不同阶级的利益

    ④利益集团已深深地渗入美国的政治生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近期因反对现任总理推行制裁俄罗斯的政策,M国公民党所在政党联盟提出的对现任总理领导的现政府的不信任动议于2022年6月22日在国民议会投票中通过。根据M国宪法,不信任动议通过后,议会内席位最多的政党联盟将获得优先组阁权,若该政党联盟未能成功组阁,M国总统将解散国民议会并成立看守内阁,随后举行新的议会选举。由此可推断M国( )

    ①总统并无实质权力,形式上有权任命总理

    ②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③总理直接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对总统负责

    ④内阁总揽行政权力,对选民负责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一串思想的链条,强调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辩证唯物主义的智慧。下列正确对应辩证唯物论哲理逻辑顺序的是( )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 ①-②-④-③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①-③-① D . ③-①-④-②
  • 8.  2023年9月5日,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将天启星座21星至24星共4颗卫星顺利送入800千米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也是我国民营火箭公司首次开展海上发射任务并取得成功。从哲学上看,该发射任务体现了( )

    ①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 
    ②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3年五一假期,以快节奏“打卡”为特征的“特种兵式旅游”正在中国流行。有人认为,“特种兵”式旅行能在短时间内游玩更多城市,性价比很高。也有人觉得,这样的旅行方式有些浮于表面、走马观花。这反映了( )

    ①对事物价值的评判有客观标准,人们对标准的把握常常有差异

    ②事物的复杂多样会导致对其性质的真理性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受到人的自身经历、情感、立场等因素影响

    ④意识有自觉选择性,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直观的、有选择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人工合成糖是近年来科学界孜孜以求的方向,在此之前,全球已有多位科学家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2023年8月,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人工合成糖迈出关键一步。这说明( )

    ①实践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着真理超越自身

    ②科学发展使人类得以逐步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人类的生存需要是科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只有正确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改造客观世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3年8月16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柴继杰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俭民,为在科研中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开创性工作,获得2023“生命科学奖”。首个抗病小体的发现为植物如何控制细胞死亡和免疫提供了线索,显著地推进了人们对植物免疫机制的认识。这说明( )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正确的能动的反映

    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推动认识的发展

    ④实践活动是获得首个抗病小体认识的来源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是由人的目的和动机决定        

    ②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④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良渚、宋韵、诗词、丹桂,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本次亚运会开幕式以文化为底色,融科技之力与艺术之美,绘出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韵的动人画卷。从中可以看出(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③文艺创作者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行文化创造

    ④我们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从开幕式的“江南韵味”“数字火炬手”,到闭幕式的“荷桂共生辉”“最忆是杭州”,杭州亚运会通过融合了3D动画、增强现实等尖端技术的表演让亚洲和世界体验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独特魅力,领略了开放包容、自信自强的大国气象。这表明杭州亚运会坚持( )

    ①深化文化传承交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②美美与共,彰显文化的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推动文化与科技完美融合,彰显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④丰富中华文化内涵,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火炬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 开放素材库”正式上线,来自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敦煌藏经洞文献的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档案向全球开放。用户可以下载素材进行再创作,将作品上传入库后能够获得认证和确权保护,以后别人使用入库作品,创作者还能获得“分红”。“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 ( )

    ①创新文化的物质载体,是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

    ②以“科技+文物”的传播方式,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③向社会提供高品质文化产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④通过资源、技术、确权管理的协同创新,推动数字产业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宝贵典籍版本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版本馆是存放和保管“金种子”的“文化种子基因库”。中国国家版本馆采用“一总三分”馆藏体系,复制备份丰富的版本资源,实现永久保存的效果,并设立开放日,供游客预约参观。这表明,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 )

    ①丰富了传承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

    ②意在展现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

    ③有利于赓续民族血脉,增强文化软实力

    ④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内涵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2分)。
  • 17. (2023高二上·南山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需求可能进一步波动收缩。特别是某些国家试图通过脱钩断链、打压企业等方式极限施压,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对全球总供需平衡产生重大冲击。从国内看,近来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亟待从供需两端发力。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长久之策,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的原因。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毕谷云去世,享年93岁。毕谷云出生于1930年的上海,12岁就开始跟随京剧名家赵云卿练功,之后为了寻求进步,陆续拜师徐碧云、荀慧生、梅兰芳等人,毕谷云也是梅兰芳的最后一位弟子,在拜过这么多师父后,他将各个派系演绎得惟妙惟肖,吸取百家所长,逐渐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风格。在之后的日子中,毕谷云一直活跃在京剧最前线,组建了属于自己的京剧团,名下也收了不少弟子,好让自己的风格得以延续。他还从舞台走向荧幕,录制了《贵妃醉酒》《绿珠坠楼》等《红娘》等与京剧相关的电视片。其中的《绿珠坠楼》,还被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录音带,在国内外发行。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锤炼,毕先生以他精湛的技艺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百姓戏迷都青睐他的表演艺术。毕先生自身艺术不凡,还带教了一批学生,弟子遍及国内外,本溪、阜新、沈阳、大连、上海、江苏以至中国台湾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都有毕先生的学生。2010年,毕谷云先生被本溪市政府聘为本溪形象大使,以本溪形象在全国各大院校讲学,与国内外的艺术朋友进行文化交流和表演艺术切磋。

    1. (1)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价值观知识,谈谈京剧表演艺术家的事迹对于青年人的启示。
    2. (2) 运用《哲学与文化》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传承京剧艺术的时代价值。
  • 1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解决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之间矛盾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两山论”是其核心价值观。

    早在2005年,习近平就基于浙江发展形势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浙江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了理论遵循。2015年,习近平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时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两山论’的全球语境和国际表达”,他以更独特的眼光、更宽广的眼界、更博大的胸襟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两山论”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2022年,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习近平对“两山论”的系列阐述,揭示了“两山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体现了“两山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道出了“两山论”博大精深的内涵。

    有人说,“两山论”的产生和深化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的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模式表现出“非此即彼”的对立性,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资源粗放利用、自然过度开发、污染治理不力等带来的后果,虽然创造了丰裕的物质财富,但是无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千年智慧,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科学认识。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1. (1)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摒弃西方现代化模式、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由。
    2. (2)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某镇开展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明乡村创建活动。请你围绕该项活动主题写一份倡议书的提纲。要求: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围绕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字数控制在1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