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4-01-16 浏览次数: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strong><span>2</span></strong><strong><span>分,共</span></strong><strong><span>40</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 (2023高二上·蓬溪月考) 以下各种病症和内环境稳态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 空调病 B . 红绿色盲症 C . 组织水肿 D . 糖尿病
  • 2.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等现象,与这些生理现象分别对应的结构正确的是( )
    A . 大脑、小脑、脑干 B . 大脑、小脑、下丘脑 C . 小脑、脊髓、大脑 D . 脑干、小脑、大脑
  • 3.  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长激素对肌肉的增生和软骨的形成与钙化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B . 睾酮能增加代谢率,促进男性皮肤增厚和出油,以及促进骨骼生长 C . 雌激素可抑制女性皮下脂肪的积聚 D . 甲状腺激素是胎儿和新生儿脑发育的关键激素
  • 4.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某人一次性吃了很多的橘子后,血浆的pH只发生较小范围的波动 B . 即使CO2为细胞代谢终产物,组织液中CO2含量也要维持相对稳定 C . 人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后,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即可维持人体稳态 D . 维持稳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 5.  关于激素的化学本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激素

    化学本质

    A

    雌激素

    多肽类

    B

    肾上腺素

    酪氨酸衍生物

    C

    糖皮质激素

    类固醇

    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多肽类 

    A . A B . B C . C D . D
  • 6.  取甲、乙两只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 pH 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试管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 HCl 或 NaOH 溶液。摇匀后,再用 pH 试纸检测。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错误的是( )
    A . “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 B . “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充分混合,确保 pH 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C . 由结果可知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 稳定不变 D . 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 pH 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 pH 变化明显
  • 7.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它们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但作用并不“自主”,必须在意识的支配下才能进行调控 B . 排尿时,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 C . 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D . 交感神经总能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总能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 8.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的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细胞或结构,①②③④表示体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③可进入甲、乙、丙 B . 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①③④构成内环境 C . 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 D . 乙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③和④,最终被排出体外
  • 9. (2021高二下·百色期末)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 . 下丘脑参与的血糖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 . 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可见其具有内分泌功能 D . 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从而调节水盐平衡
  • 10.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肉接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神经肌肉接点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 . 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位计指针也会发生偏转 C . 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 . 神经纤维静息时,两个电极是等电位的
  • 11.  血糖浓度升高时,人体有关细胞对此作出的应激反应是(    )
    A . 肝脏细胞糖原分解速度加快 B . 脂肪组织细胞脂肪合成增多 C . 胰岛各种细胞分泌活动加强 D . 肌细胞摄取葡萄糖速率减慢
  • 12.  人的尿量超过3L/d称为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为尿崩症,依据病变部位,尿崩症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尿崩症在临床上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研究发现这主要与抗利尿激素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中枢性尿崩症可能是由于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 B . 肾性尿崩症可能是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缺乏相关受体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 C . 与正常人相比,肾性尿崩症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偏低 D . 尿崩症患者烦渴的原因可能是患者体内的水分更多随尿液排出,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 1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学者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有GLUT1、GLUT2、GLUT3、GLUT4等,GLUT1、GLUT2和GLUT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表达不受胰岛素的影响。GLUT4的调节机制如图,GLUT4对胰岛素最敏感,无胰岛素刺激时GLUT4主要位于胞内的囊泡膜中。胰岛素增多时,GLUT4通过囊泡定向运输至细胞膜;胰岛素减少时,GLUT4经胞吞回收到细胞内。

    1. (1) 下列有关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是胰岛α细胞分泌的 B .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不受神经调节 C . 肝细胞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的靶细胞 D . 胰高血糖素是唯一具有升血糖作用的激素
    2. (2) 下列关于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糖浓度升高时细胞膜上的GLUT4分子数减少 B . GLUT4转运葡萄糖的过程有可能不消耗ATP C . GLUT4分子经胞吞回到细胞内部的过程需要耗能 D . GLUT1、GLUT2和GLUT3的稳定表达有利于维持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
  • 14.  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的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a 表示TRH属于多肽类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示过程能反映激素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机制 B . TRH与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都位于靶细胞的细胞内 C . 如果切除垂体,则a含量会增加,b和c含量均减少 D . 呆小症患者如果服用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会造成自身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
  • 15.  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 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 B . 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 C . 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 D . 突触a和b分别释放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
  • 16. 食物不足和向往美食都推动人们不断探索哪些生物可食用,如马铃薯块茎因淀粉含量高可作主粮,但发芽的块茎含高浓度龙葵素,它是一种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剂;大型真菌营养丰富,但毒覃中的毒覃碱是乙酰胆碱的类似物,鹅膏毒肽是一种RNA聚合酶抑制剂;河鲀味道鲜美但极易中毒,河鲀毒素是一种钠离子通道抑制剂。

    龙葵素和毒覃碱中毒者腺体分泌增强,常见呕吐、腹泻等症状。河鲀毒素中毒者会出现感觉麻痹,四肢无力等症状。鹅膏毒肽能够被消化道吸收,进入肝细胞后与RNA聚合酶相结合,肝损伤者会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和胆红素升高等症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 (1) 下列关于动作电位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动作电位包括Na+内流、K+外流两个过程 B .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沿神经纤维传导 C . 河鲀毒素能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但不抑制传导 D . 河鲀毒素能抑制神经元突触之间传递动作电位
    2. (2) 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但不能催化分解毒覃碱。支配唾液腺的传出神经元通过分泌乙酰胆碱传递兴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唾液腺细胞之间有突触 B . 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能引起唾液分泌 C . 龙葵素中毒者和毒覃碱中毒者的唾液分泌量都会增加 D . 毒覃碱和龙葵素都会导致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含量增加
    3. (3) 鹅膏毒肽与聚合酶解离后被排进胆汁中,随胆汁流入小肠,在小肠处可被再次吸收,反复对肝脏造成损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液成分的指标可反映肝功能是否正常 B . 血清转氨酶升高说明鹅膏毒肽能促进转氨酶合成 C . 消化酶都不能有效地破坏鹅膏毒肽的结构 D . 鹅膏毒肽中毒的治疗中要提防患者病情出现反复
  • 17.  某一神经纤维上接有一系列相同电表测膜电位,神经纤维某一位点受刺激后的某一时刻,根据电表指针偏转情况作出神经纤维膜上各位点的电位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c点是受刺激的位点 B . 各电表的两接线柱均接在神经纤维膜外 C . 该图不能体现动作电位传导的不衰减性 D . 图中b点正发生Na+内流,d点正发生K+外流
二、非选择题(共<strong><span>60</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8.  生理学家将人体的肝脏形容为一个巨大的生化工厂,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都在这里完成。下图A为肝脏组织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图B表示内环境各成分及其与细胞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 (1) 刚进食后血糖浓度会升高,箭头代表血流方向,测量A图中 a 和 b血糖浓度较高的是
    2. (2) 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图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
    3. (3)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
    4. (4) B图中组织液与细胞C内的渗透压是否相同?(填“是”或“否”)。
  • 19.  阿卡波糖是国外开发的口服降糖药,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为开发具知识产权的同类新药,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植物来源的生物碱(NB)和黄酮(CH)对餐后血糖的影响。为此,将溶于生理盐水的药物和淀粉同时饲喂小鼠后,在不同时间检测其血糖水平,实验设计及部分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

    组别

    给药剂量

    给药后不同时间血糖水平(mmol/L)

    (每组10只)

    (mg/kg体重)

    0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120分钟

    生理盐水

    -

    4.37

    11.03

    7.88

    5.04

    阿卡波糖

    4.0

    4.12

    7.62

    7.57

    5.39

    NB

    4.0

    4.19

    x1

    6.82

    5.20

    CH

    4.0

    4.24

    x2

    7.20

    5.12

    NB+CH

    4.0+4.0

    4.36

    x3

    5.49

    5.03

    1. (1) 淀粉被小鼠摄入后,其在小鼠消化道内水解的终产物为,该物质由肠腔经过以下部位形成餐后血糖,请将这些部位按正确路径排序:(填字母)。

      a.组织液

      b.血浆

      c.小肠上皮细胞

      d.毛细血管壁细胞

    2. (2) 本实验以作对照组,确认实验材料和方法等能有效检测药物疗效。
    3. (3) 该研究的结论为:NB和CH均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且二者共同作用效果更强。下列对应表中x1、x2、x3处的数据排列中,符合上述结论的是____。
      A . 7.15 7.62 6.37 B . 7.60 7.12 6.11 C . 7.43 6.26 7.75 D . 6.08 7.02 7.54
  • 20.  垂体能分泌多种激素,其中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图分析,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理由是
    2. (2) 垂体受下丘脑和甲状腺的双重调节,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调控轴中,垂体细胞存在什么激素的受体:
    3. (3)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 ,其根本原因是
  • 21.  2021年10月4日下午,备受瞩目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获奖者是美国科学家Dav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获奖原因为:“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

    Ⅰ.回答下列问题:

    1. (1) 1997年,David Julius率先在感受疼痛的神经元上,识别出辣椒素特异性受体分子TRPV1。他证明这是一个热敏受体,可以被辣椒素或43℃以上的物理高温激活。这解释了人接触辣椒后,为什么会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这种感觉产生于。吃辣椒的同时喝热饮是否会对疼痛程度产生影响(A.不会产生疼痛 B.加重疼痛 C.减轻疼痛 D.维持原状)
    2. (2) 根据图1可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CI-进入细胞内,(促进/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
    3. (3) 分析图2信息可知:局麻药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时,突触后膜上存在辣椒素受体,辣椒素与其受体之间的结合会(促进/阻碍)Na+内流。由此判断:局麻药与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是/否)。简述它们的作用原理分别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