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二...

更新时间:2023-12-29 浏览次数: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白陉古道是位于太行山区的一段“之”字形原始古道(“七十二拐”),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白陉古道一直是贯通山西、河南及江南诸省的咽喉要道,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被废弃,成了户外爱好者的天堂。白陉古道的路面不是阶梯石阶,而是缓坡方式石砌路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七十二拐”的路面采用缓坡方式石砌路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 降低建造难度 B . 建造技术落后 C . 便于积雪滑落 D . 方便车辆通行
    2. (2) 白陉古道逐渐被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 . 沿线运输的需求量减少 B .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C . 地质灾害频繁损毁道路 D . 沿古道通行危险系数较高
  • 2. 四川泸州一男孩在河边玩耍时,发现河床上有一些凸起的类似蜥脚类生物“脚印”。经专家现场鉴定,是恐龙足迹化石。图1为恐龙足迹化石,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若图2中丁为变质岩,该足迹化石是在哪一类岩石中发现的( )
      A . B . C . D .
    2. (2) 图2中①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
      A . 变质作用 B . 冷却凝固 C . 熔融作用 D . 外力作用
  • 3. 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板块分别是六大板块中的( )
      A . 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 B . 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C . 欧亚板块、美洲板块 D .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2. (2) 丁处板块运动可能形成( )
      A . 海岭和海岸山脉 B . 海岭和海沟 C . 岛弧和海沟 D . 岛弧和裂谷
  • 4. 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M线两侧P岩层厚度不一的原因是( )
      A . M线东侧P岩层受到侵蚀程度大 B . M线东侧P岩层受到沉积作用弱 C . M线西侧P岩层早期沉积厚度大 D . M线西侧P岩层受到侵蚀力强
    2. (2) 图中岩浆侵入过程中不可能形成的变质岩是( )
      A . 大理岩 B . 片麻岩 C . 板岩 D . 石英岩
    3. (3) 上图中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 . 岩浆侵入、N岩层形成、断层形成 B . N岩层形成、岩浆侵入、断层形成 C . 断层形成、N岩层形成、岩浆侵入 D . N岩层形成、断层形成、岩浆侵入
  • 5. 在海的边缘地区,被沙坝等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称之为泻(潟)湖。在潮流作用下,可以冲开沙坝,形成潮汐通道。潮流带来的泥沙,在通道口两端形成潮汐三角洲。某研学小组在广州水东湾开展了实地考察,并绘制了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次野外考察中地理实践小组得到的潮汐三角洲沉积物粒径大小结论正确的是( )
      A . 涨潮三角洲:粒径大小向陆地方向递增 B . 落潮三角洲:粒径大小向陆地方向递减 C . 落潮三角洲:粒径大小向海洋方向递减 D . 潮汐三角洲:粒径大小变化方向都相同
    2. (2) 甲乙三角洲形成与潮汐对应正确的是( )
      A . 甲-涨潮三角洲乙-落潮三角洲 B . 甲-落潮三角洲乙-涨潮三角洲 C . 甲-涨潮三角洲乙-涨潮三角洲 D . 甲-落潮三角洲乙-落潮三角洲
  • 6. 下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0°-40°纬度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完成问题。

    1. (1) 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
      A . ①曲线 B . ②曲线 C . ③曲线 D . ④曲线
    2. (2) 与N点比,M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低,蒸发旺盛 B . 东北信风影响,水汽少 C .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 D . 沿岸寒流强,降温减湿明显
  • 7. 图a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b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
      A . 甲地阴雨,受暖气团影响 B . 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 . 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 . 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2. (2) 图b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

      A . ①-丙 B . ②-丁 C . ②-甲 D . ①-乙
  • 8. 下图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hPa)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1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2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多年平均状况来看,40°N附近冬季风影响的时间为( )
      A . 3个月 B . 6个月 C . 7个月 D . 8个月
    2. (2) 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来说风力最强的是( )
      A . 夏季副热带地区 B . 夏季中纬度 C . 冬季副热带地区 D . 冬季中纬度
    3. (3) 图2与图1相比,其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是( )
      A . 冬季风减弱,夏季台风偏多 B . 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 C . 冬季寒潮增多,夏季北旱南涝 D . 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
  • 9. 快速城市化显著改变城市下垫面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城市下游水文站观测的城市化前后径流过程曲线对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城市下垫面显著改变影响城市水循环环节,使得( )
      A . 地表径流量增大 B . 降水量减少 C . 地下径流量增大 D . 下渗量增加
    2. (2) 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 . Q1→城市化前径流曲线 B . △Q→城市化后削减洪峰 C . Q2→城市化后径流曲线 D . △T→城市化后洪峰提前
    3. (3) 图中△Q的出现往往会导致城市发生( )
      A . 暴雨 B . 干旱 C . 内涝 D . 高温
  • 10. 读我国某河流上、中游流量比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②该河流的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

    ③该河流冬季出现断流现象

    ④该河流夏季流量大是因为降水多

    ⑤该河流上游流量比中下游大

    A . ②③⑤ B . ①②⑤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1. 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km2 , 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 , 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水温 B . 水深 C . 水量 D . 水质
    2. (2) 图所示区域( )
      A . 地处亚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生长边界 B . 加利契察山东坡降水多于西坡 C . 普雷斯帕湖与奥赫里德湖湖面高差超过200米 D . 地下水是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 12. (2023高一上·上高月考) 下图为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图中①-④附近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海域纬度高,海水密度最小 B . ②海域有寒流,等温线凸向高纬 C . ③海域较封闭,渔业资源贫乏 D . ④海域水温高,海气作用更强
    2. (2) 库朱瓦克和卑尔根纬度相近,但两地自然景观不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两地自然景观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洋流 B . 两地自然景观不同体现了自然环境整体性 C . 库朱瓦克处为森林带,卑尔根处为苔原带 D . 库朱瓦克纬度位置更低,热量条件更优越
  • 13. 图为浙江嘉兴的小磊同学在农历八月十八22:00赏月时拍摄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 (1) 照片中的星星最不可能是( )
      A . 金星 B . 火星 C . 木星 D . 土星
    2. (2) 一天后小磊同学在同一时间、地点和方位观察到的夜空最接近( )
      A . B . C . D .
  • 14. 如图弧线MN为晨昏线的局部,MN弧度跨越经度90°,此时北京时间为6点,太阳光从M点正北射来,该日M点昼达一年中最长,M、N两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30°,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日太阳直射点北移 B .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 N点位于北京正南 D . MN的纬度差为70°
    2. (2) M地( )
      A . 地处苔原带 B . 位于南极洲 C . 极光终年可见 D . 极昼长达半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 15. 读世界局部区域某时段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 (1) ①地的气压中心名称是,据此判断此时⑤地的气候特征是,该时段②地的盛行风向为,形成该风的主要原因是
    2. (2) ③、④两地都位于45°N附近,但气候却存在显著的差异,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 (3) ⑥沿岸一年中渔业资源较丰富的季节为,原因是
    4. (4) ⑧⑨两海域通过曼德海峡相通,表层海水流向为
    5. (5) 简述⑥、⑦两地西南风形成的共同原因,并比较分析西南风对两地降水产生的不同影响。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法属圭亚那是法国位于南美洲东北部的一个海外属地,因欧洲航天中心位于法属圭亚那库鲁而闻名于世。本地多骤雨,少阴雨,全年风力不大,处于飓风区之外,境内最长的河流不到200公里,草原仅分布在狭窄的海岸附近,内陆地区自丘陵到高山地带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本地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

    材料二:加拉加斯是委内瑞拉最大的城市,海拔922米,城市四周环山。下表为加拉加斯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21

    22.5

    23.5

    23.5

    25

    24

    24

    23

    23.5

    23

    23

    21

    降水(mm)

    15

    13

    11

    59

    82

    134

    118

    124

    115

    126

    73

    41

    材料三:南美部分区域图

    1. (1) 简析法属圭亚那境内河流的径流特征。
    2. (2) 说明库鲁地区成为欧洲航天中心的区位条件。
    3. (3) 结合材料二描述加拉加斯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渭河平原自古以来风调雨顺,农业发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左图为渭河平原示意图,右图示意该区域地质构造。

    1. (1) 渭河平原从地质构造角度属于,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在右图中用箭头画出此区域地质构造的位移方向
    2. (2) 图中①处为壶口瀑布所在地,在(季节)能欣赏到壶口瀑布“水珠飞溅,声势浩大”的景观。由于河水的作用,4000年来,壶口瀑布每年向(上/下)游方向移动约0.7m。
    3. (3) 与渭河平原南侧相比,指出北侧沉积物颗粒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4. (4) 分析渭河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