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4-01-17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2分每题,共50分,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 1. (2016八上·崇仁月考) 下列哪类动物最先出现两侧对称(  )
    A . 原生动物 B . 腔肠动物 C . 扁形动物 D . 软体动物
  • 2. 下列不属于淡水鱼的是(  )
    A . 中华鲟 B . 带鱼 C . 鲢鱼 D . 鳙鱼
  • 3. 下列不是腔肠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

     

    A . 辐射对称 B . 生活在水中 C . 身体内有消化腔    D . 有口有肛门
  • 4. 下列关于蚯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蚯蚓能在湿润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生活 B . 蚯蚓依靠肌肉与刚毛配合来运动 C . 蚯蚓能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D . 蚯蚓身体分节,由完全不同的体节组成,这使它运动更灵活
  • 5. 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    )
    A . 蜥蜴 B . 扬子鳄 C . 壁虎 D .
  • 6.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
    A . 蝗虫 B . C . 红嘴鸥 D . 金丝猴
  • 7. (2016八上·东阿期中) 下列哪项不是蜥蜴具有的特征(  )

    A . 卵生 B . 肺呼吸 C . 体表被毛 D . 具角质鳞片
  • 8. 软体动物外套膜的作用是(  )
    A . 保护身体内部的柔软部分 B . 参与呼吸和形成贝壳 C . 能使贝壳打开和关闭 D . 保护内部和形成贝壳
  • 9. 昆虫外骨骼的重要作用是(    )
    A . 有利于飞行生活 B . 支撑身体,使身体长得更大 C . 可以防止天敌抹杀,具有防御作用 D . 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 10. 下列有关鱼的主要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 . 通过鳍的摆动为游泳提供主要动力,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C . 身体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D . 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鳞片的表面有黏液,起保护作用
  • 11. (2020八上·韩城月考) 鸟类的形态特征与其他脊椎动物有明显的不同,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鸟类(  )

    A . 体表被覆羽毛 B . 趾端有爪 C . 颈部明显 D . 身体呈流线型
  • 12. 下列关于牙齿结构与功能,不正确的是(   )
    A . 牙齿的基本物质是牙本质 B . 牙齿具有物理性消化的作用 C . 牙齿的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等 D . 多吃糖的人一定会患龋齿
  • 13. (2023八上·乾安期中) 下列有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毒蛇会伤人,必须全部消灭 B . 我国鱼类资源丰富,不必限制捕捞 C . 巴西龟是外来入侵物种,不可以随意放生 D . 狐狸的毛皮非常漂亮,我们可以通过猎捕野生狐狸获得
  • 14. 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    )

      

    A . 骨  骨骼肌  肌腱 B . 骨  肌腹  骨连接 C . 骨  骨骼肌  关节 D . 骨  肌腱  关节
  • 15. 下列关于细菌的结构,正确的是(  )
    A . 细菌的细胞有完整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 . 细菌的细胞里含有叶绿体 C . 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 D . 用低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的细菌
  • 16. 当我们手握铅球,并将其放在肩上准备投掷的时候,手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
    A .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 .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 .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 .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 17. 原核生物是指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原始单细胞生物。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 . 乳酸菌 B . 酵母菌 C . 新冠病毒 D . 草履虫
  • 18. (2019·辽阳) 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行为与“猴子骑车”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 孔雀开屏 B . 蜜蜂采蜜 C . 蜘蛛结网 D . 老马识途
  • 19. (2018八上·河源月考)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同种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
    A . 小狗看到母狗后摇尾巴 B . 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C . 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D . 森林里的小动物闻到老虎的气味纷纷逃走
  • 20. 生态系统能保持生态平衡,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    )
    A . 具有大量的动植物 B . 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C . 具有复杂的食物网 D . 具有充足的物质和能量
  • 21. 下列不属于酵母菌和青霉菌共同特征的是
    A . 细胞内没有叶绿素 B . 都是单细胞真菌 C .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 . 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 22. (2017八上·梅江月考) 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 B . 动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C . 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D . 动物能光能合成有机物,能够净化空气
  • 23. 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A、B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浸过盐水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1天后,盐纸片周围只有A细菌生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A、B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区别 B . 不同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是不同的 C . A细菌的生活需要盐 D . B细菌不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
  • 24. (2017·泰安) 下列关于病毒、细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靠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B . 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膜又称为荚膜,具有保护作用 C . 培养细菌、真菌时不能打开培养皿的盖子,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D . 酵母菌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 25. (2018·安徽) 下图是发霉馒头上长出的曲霉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①是其繁殖器官 B . ②细胞内有叶绿体 C . ③能吸收馒头中的有机物 D . ①②③细胞内都没有细胞核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选A,错误的选B。)
三、综合题(共4个小题,共30分)
  • 36. 下面是名称中都带有“鱼”的动物,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只有图属于真正的鱼,它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
    2. (2) 图中C属于动物,生殖方式是(选填“胎生”、“卵生”)。
    3. (3) A与D比较,(填序号)的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4. (4) 同学们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上述5种动物分为两类,与C属于同一类的动物有(填序号)。
  • 37.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探究涡虫行为”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A,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伸长呈舒展状态;步骤B,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涡虫会收缩身体。涡虫的这些行为都是,这种行为由其体内的决定。
    2. (2) 步骤A和步骤B涡虫所处的环境比步骤C的环境(填“简单”或“复杂”),先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钟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重复100次,步骤D中涡虫在强光下也会收缩身体,涡虫的这种行为是
    3. (3) 通过此实验,证明行为是建立在行为的基础上的。
    4. (4) 请再列举出两种动物先天性行为的例子:
  • 38. 科学佩戴口罩是降低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指导人们科学佩戴口罩,研究人员将30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同一品牌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进行取样。将取得的样本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小时,统计培养后得到的菌落数,结果如图所示。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 
    2. (2) 取样时,在同一口罩的内外侧选取位置、面积相同的区域,其目的是 。研究人员为什么不能选择1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进行实验?
    3. (3) 4~8小时间,口罩内外侧的菌落数变化,反映出口罩的滤菌防护效果下降。从双向防护、环保节约等角度考虑,口罩的佩戴时间最好不超过 小时。佩戴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的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佩戴过的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

      B.扔进专用医疗垃圾桶

      C.扔进普通垃圾桶

  • 39. 病毒、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请依据如图所示的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请回答问题:

    1. (1) 图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填字母)。
    2. (2) A生物与B、C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其生殖方式是生殖。
    3. (3) D生物与AB、C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D必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4. (4)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将生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和无机盐,归还到大自然中,再被植物利用。
四、实验探究题(10分)
  • 40. (2018·江西)    抗生素在现代畜牧业中被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牛奶中抗生素残留。若长期饮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会影响人体健康。为了寻找合适的奶源制作酸奶,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

    将编号甲、乙、丙的三张灭菌滤纸圆片,分别浸润下表各检测样品后,放置在涂布了细菌的培养基上,在37℃环境下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

    组别

    检测样品

    含抗生素的鲜牛奶

    待测牛奶

    不含抗生素的鲜牛奶

    1. (1) 通过甲、丙两组实验结果的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
    2. (2) 乙组实验结果表明,此待测牛奶(填“适合”或“不适合”)用于制作酸奶。
    3. (3) 有人提出,经过消毒可使牛奶中抗生素失效,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科研小组在原实验基础上设置丁组,那么丁组的检测样品应该为的鲜牛奶。若丁组实验结果形成,则说明消毒不能使牛奶中的抗生素失效。
    4. (4) 牛奶可以通过乳酸菌发酵制成酸奶,发酵过程应该在条件下进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