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

更新时间:2023-12-13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 1. (2021八上·章贡期中) 小明正在写作业,突然电灯灭了,小明想:电灯为什么会灭呢?可能是停电了吧。这里的“电灯为什么会灭呢?”是科学探究的环节,“可能是停电了吧”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 2. 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刻度尺,乙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cm。如图停表显示的是小明体测时跑完1000m所用的时间,则该停表的示数为s。

  • 3. 用卷尺来测量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正确记录为2.736米,则卷尺的分度值是,准确值是,估计值是
  • 4. (2021·凉山)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是入射光线,折射角的大小是

  • 5. 如图,在击鼓传花游戏中,鼓响花传,鼓停花止,这主要是利用鼓声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当用较大的力敲鼓时,鼓声的会增大。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声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6.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的波形图,其中音色相同的是两图。

  • 7. 口琴与吉他同时演奏C调的“duo”音时,它们声音的相同。在小锤敲击下,某金属片3s内振动了720次,此时,金属片振动的频率是,人耳(填“能”或“不能”)听到这个声音。
  • 8.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的缘故:一束光与水平放置的镜面成角入射,若入射光保持不变,将镜面沿顺时针转动 , 则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度数是
  • 9.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传播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 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将移动到O点的 选填“左”或“右” 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至水槽满,则水满时的折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适量水时的折射角.

  • 10. 如图所示,小红在检查视力时,她在镜中看到的“视力表”与她距离为。检查完后,她向靠近平面镜的方向走去的过程中,镜中的“她”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30分)
  • 11. 学校跳远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若拉不直,则(  )
    A . 测量成绩会比真实成绩大 B . 测量成绩会比真实成绩小 C . 测量成绩与真实成绩相同 D .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 12. (2016八上·双城期中) 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10厘米的是(   )
    A . 篮球的直径 B . 乒乓球的直径 C . 手掌的宽度 D . 物理课本的长度
  • 13.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B . 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 . 误差就是微小的错误 D .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能减小误差
  • 14. 小明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云和鱼都是虚像 B . 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 . 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 . 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 15. (2021八上·勃利期末)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B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 16. (2022八上·廉江期末)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 .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的反射形成回声 B . “隔墙有耳”——固体能够传声 C . “引吭高歌”——“高”是音调高 D . 用超声波消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 17. 2021年4月17日“月掩火星”现身天宇。“月掩火星”实际上是地球、月亮和火星三者在一条直线上而出现的视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与“月掩火星”奇观成因相同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水中筷
    C .
    雨后彩虹
    D .
    水中“倒影”
  • 18. 下面关于一些光现象的说法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  )
    A . 一叶障目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B . 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C . 湖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D . 斜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 19. (2023八上·新化期末) 如图所示,从玻璃砖中的A点发出的光线,在通过界面MN射入空气中时,(   )

    A . 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 . 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C . 折射角一可能小于入射角 D . 折射角可能等于入射角
  • 20. (2019八上·江苏期中) 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MP、PN相交,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斜射到平面镜MP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α是(   )

    A . 30° B . 45° C . 60° D . 90°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四、实验与探究题(24题8分,25题6分,26题10分,共24分)
  • 24. 某同学模仿伽利略探究单摆摆动的规律。他用同一个小球,保持摆的幅度不变,只改变摆线的长度,做了三次实验。下表是这个同学实验测得的数据:
    摆线的长度(厘米)604530
    连续摆动10次的时间(秒)18.613.411.8
    1. (1) 该同学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叫做
    2. (2) 每次实验都记录了摆球摆动10次所用的时间来求出摆球摆动的周期(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选填“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或“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3. (3) 摆线长度为45cm时,摆的周期为s;
    4. (4) 如果要使摆的周期正好等于2s,摆线长度应该(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0cm。
  • 25. (2021八上·南丹期末) 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老师和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 (1) 抽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
      A . 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 . 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 . 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 . 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 (2) 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变少,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选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变小,这个现象说明声音(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填写答案字母)。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 26. 小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 (1) 在竖直放置的茶色玻璃板前放棋子A,按照图甲中(填“①”、“②”或“③”)的方式看到棋子A的像。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应选择(选填“薄”或“厚”)玻璃板进行实验;
    2. (2) 把与A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并移动直至棋子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 (3) 移去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按照图甲中(填“①”、“②”或“③”)的方式观察光屏,根据的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 (4) 改变A的位置,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填“相等”或“不相等”);
    5. (5) 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A的像。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选填“偏高”或“偏低”);
    6. (6) 实验结束,小华离开实验室,走近自动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她在玻璃门中的像将(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五、简答与计算题(27题5分,28题6分,29题5分,共16分)
  • 27. 小明同学,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六次的测量结果为:L1=25.8,L2=27.81cm,L3=25.82cm,L4=25.816cm,L5=25.81cm,L6=25.82cm,
    1. (1) 这些测量结果中哪些是错误的?
    2. (2) 物理课本的长度应记作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28.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距离前方山崖430m处时鸣笛,继续行驶2.5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 (1) 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山崖的距离:
    2. (2) 汽车行驶的速度。
  • 29. 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24°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那么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多少?(注意要作图,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