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

更新时间:2023-12-20 浏览次数: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所选答案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 1. 美国“旅行者2号”探测器观测木星和土星后继续向太阳系边缘飞行,又观测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下图是太阳系模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大行星中只有一颗天然卫星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①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哈雷彗星②中秋节时的月亮

      ③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坠落的陨石④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距离地球约400千米)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中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天和核心舱”直接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
      A . 银河系 B . 河外星系 C . 地月系 D . 太阳系
    2. (2) 推测“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航天员出舱时主要功能是( )
      A . 防风雨 B . 防雷暴 C . 防失重 D . 防辐射
  • 3.  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见右图)。“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 . 可观测宇宙 B . 银河系 C . 河外星系 D . 太阳系
    2. (2) 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体积和质量适中③有昼夜更替现象

      ④距恒星近,表面温度高⑤有液态水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⑤ C . ①④⑤ D . ②④⑤
    3. (3) 材料中所说的“地外文明”所在星球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可能是( )
      A . 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 B . 体积质量适中,可形成大气层 C .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 . 与恒星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 4.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探测器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的飞行抵达火星,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下图左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下图右为火星与地球数据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表示火星的序号是( )
      A . B . C . D .
    2. (2) “天问一号”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 )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河外星系 D . 总星系
    3. (3) 推测火星大气层比地球稀薄的原因是( )
      A . 昼夜更替周期长 B . 距离太阳近 C . 有四季更替 D . 质量与体积小
  • 5. 下图为北半球年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分布柱状图(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可能总辐射的主导因素是( )
      A . 纬度 B . 地形 C . 气候 D . 植被
    2. (2) 导致图中最大有效总辐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①② D . ②③
    3. (3)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源泉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6. 风和日丽的白天,铺设黑色“硅板”的屋顶,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下图示意太阳能屋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能源组合与太阳辐射相关的是( )

      ①水能        ②生物能        ③风能        ④地热能        ⑤潮汐能        ⑥化石燃料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⑥ C . ①②③⑤ D . ②③⑤⑥
    2. (2)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有( )

      ①下垫面状况②纬度的高低③天气状况④地势高低或海拔⑤大气透明度⑥极光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③④⑤⑥ D . ①②⑤⑥
    3. (3)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 . 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 . 上海处于热带,太阳高度角大 C .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 . 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 7. 1859年9月1日,英国的天文爱好者理查德·卡林顿正在忙于做日常的日面监测时,突然看到太阳黑子群中央两个迅速增亮的斑块,成为最早发现这种天文现象的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理查德·卡林顿发现的这种天文现象是( )
      A . 黑子 B . 日珥 C . 太阳风 D . 耀斑
    2. (2) 理查德·卡林顿当时正在观测的太阳活动( )
      A . 无规律可循,尚无法预报 B . 与地球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C . 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毫无影响 D . 发生在太阳内部圈层
  • 8.  2023年5月,全球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在四川稻城已经主体骏工。它能实时监测太阳“打喷嚏”,即对太阳抛射的高能带电粒子进入地球进行高精度成像观测,并对空间天气进行预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稻城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建成后,可实时监测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
      A . 光球层的黑子 B . 色球层的耀斑 C . 光球层的太阳风 D . 日冕层的日珥
    2. (2) 该望远镜对空间天气预警是为了( )
      A . 预报极光观赏时间 B . 播报民航雷雨天气 C . 应对短波通信障碍 D . 调整地面磁场方向
  • 9. 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是( )
      A . 地层和化石 B . 生物和化石 C . 岩石和地貌 D . 古地理环境
    2. (2) 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 . 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B . 湿热的森林环境 C . 干旱的陆地环境 D . 湿热的草原环境
  • 10. 下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丁 B . 丁、乙、丙、甲 C . 乙、丁、甲、丙 D . 乙、丁、丙、甲
    2. (2) 与图中丙化石相同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 )
      A . 被子植物 B . 裸子植物 C . 海生藻类 D . 孢子植物时代
  • 11.  2022年5月,古生物学家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海相地层中发现了距今约2.44亿年前一个海生爬行动物新属种,长尾红河龙。下图为长尾红河龙化石标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为( )
      A . 前寒武纪 B . 中生代 C . 古生代 D . 新生代
    2. (2) 在同时期的地层中可以找到大量( )
      A . 三叶虫化石 B . 被子植物化石 C . 灵长类动物化石 D . 裸子植物化石
  • 12.  下图中的①②③④⑤⑥六个地层是按照地质年代由古老到晚近的顺序划分的。研究发现,①地层有大量三叶虫化石;③地层有鱼类和两栖类化石,并有煤层;④地层有大量恐龙化石,并有煤层;从⑤地层到⑥地层大型哺乳动物化石越来越丰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与③地层煤层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植物类型是( )
      A . 藻类植物 B . 被子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蕨类植物
    2. (2) 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不存在的现象是( )
      A . 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 B . 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C . 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D . 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脉形成
  • 13. 下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 )
      A . 三叶虫化石——古生代 B . 恐龙化石——前寒武纪 C . 甲化石——新生代 D . 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中生代
    2. (2) 图中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是( )
      A . 藻类化石——重要的铁矿形成时期 B . 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形成联合古陆 C . 鸟类化石——联合古陆解体 D . 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剧烈的地壳运动
二、综合题(3道大题,共4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处,答在试卷上无效)
  • 14. 读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同学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这样描述的: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不同。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1. (1) 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多处错误中的任意三处,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1.原文:河外星系,改正:银河系。

      错误2.原文:,改正:

      错误3.原文:,改正:

      错误4.原文:,改正:

    2. (2) 行星G的名称是。小行星带位于行星D(填名称)与行星E(填名称)之间。
    3. (3) 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包含级天体系统。
    4. (4)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内、外部条件,此图反映出来的有
  •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阳黑子周期图。

    1. (1) 根据太阳黑子的周期图判断:下一个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将出现在年前后。
    2. (2) 黑子数量较多时,(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动地球上空的层,对移动电话及传呼机等的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
    3. (3)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不需要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单选)____。
      A . 通信部门 B . 航天部门 C . 冶金工业部门 D . 气候研究部门
    4. (4) 材料二: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在兰州、贵阳、海口、昆明四个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条件最差的是

    5. (5) “蜀犬吠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结合图示简要分析其原因
    6. (6) 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主要影响因素有
  •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材料二: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1. (1) 考察名称: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 (2) 学生绘制的图中,最新的岩层是(字母)处,因为这里含有化石,其形成(早、晚)于古生代;图中(生物)生活时期该地区为海洋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为(陆地、海洋)环境,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多为植物。
    3. (3) 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环境向环境的演变,地壳经历了(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