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成林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12-13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 .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C . 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 . 我国南部有赤道穿过
  • 2. (2023八上·射阳月考) 第19届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份召开,生活于阿富汗的某运动员为此做了准备。他发现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
    A . 黑龙江省和江苏省,同多为平原,不同耕作 B . 哈尔滨、海口,同一季节,不同衣着 C . 山顶、山麓,同一座山,不同景观 D . 帕米尔高原、乌苏里江,同一时刻,不同景象
  • 3.

    与图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 B . 中国是四国中唯一海陆兼备的国家 C . 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D . 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
  • 4. 读“我国总人口、城镇人口及农村人口发展趋势图”,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②2018年我国城镇人口大于农村人口

    ③我国总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        ④2030年时我国城镇人口大于农村人口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5.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下列图中的虚线能正确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 )
    A . B . C . D .
  • 6. 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B . 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较为集中 C .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D . 在某个民族聚居的地方,一定没有其他民族居住
  • 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图中信息搭配错误的是( )
    A . ①—新—维吾尔族一手鼓舞 B . ②—滇—傣族—孔雀舞 C . ③—内蒙古—蒙古族—摔跤 D . ④—吉—回族—跳板
  • 8. 下图为某地理老师讲“中国的地势特征”时绘制的简图。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征的有利影响有( )

    ①大河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联系

    ②三级阶梯地势都很平坦,耕地资源都很丰富

    ③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富的降水

    ④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9. 下图反映了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山区面积广大        ③平原面积广大        ④地势南高北低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 10. 读中国温度带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⑥⑤②①依次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 B .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是秦岭—淮河 C . ⑤温度带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D . 受纬度位置影响④的热量条件优于③
  • 11.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A . 南北气温差异大 B . 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气温都较高 C . 气温南低北高 D . 全国各地气温差异都比较小
  • 12. 旅游时,王璐喜欢将写着祝福的漂流瓶放到河流中,期待它能漂向大海。以下哪条河流不适合王璐放漂流瓶( )
    A . B . C . D .
  • 13.   2023年3月以来,黄河壶口瀑布汹涌澎湃,两岸山桃花次第盛开,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桃花汛”。关于黄河干流不同河段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
    A . 河源—凌汛多发—破冰防凌 B . 上游—洪涝灾害—加固堤坝 C . 中游—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D . 下游—泥沙淤积—限制排污
  • 14. 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 . 台风 B . 洪涝 C . 滑坡 D . 干旱
  • 15. 灾害来临时,下列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
    A . 泥石流来临,向地势低处跑 B . 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C . 台风来临时,关闭门窗 D . 干旱灾害时,减少饮水量
  • 16. 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示阴影区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 耕地 B . 林地 C . 草地 D . 建设用地
  • 17.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我国重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读“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分析该地区由甲到丙出现的土地问题是( )

    A . 草地面积减少 B . 森林面积增加 C . 耕地面积减少 D . 难利用土地面积增加
  • 18. 针对图中反映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状况,我们采取的措施为( )

    A . 兴建水库 B . 引黄济青 C . 南水北调 D . 节约用水
  • 19. 针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 . 水资源浪费严重 B . 土地污染严重 C . 水土流失严重 D . 土地荒漠化严重
  • 20. 我国是资源大国,更是人口大国,下列能正确反映我国自然资源特点的是( )

    自然资源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居世界位次

    3

    4

    6

    6

    人均量与世界平均量比值

    1/2

    1/3

    1/4

    1/5

    A . 自然资源种类少,品种齐全 B . 大多是非可再生资源,目前不宜开采 C . 矿产资源丰富,可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D .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 21. 读“美丽中国漫画图”,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与创建美丽中国观念不符的是( )

    A . 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 B . 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 . 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D . 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 22. 读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图,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 a—甘蔗、b—甜菜、c—花生、d——油菜 B . a—花生、b—油菜、c—甘蔗、d——甜菜 C . a—甘蔗、b—花生、c—油菜、d——甜菜 D . a—甜菜、b—花生、c—油菜、d——甘蔗
  • 23. 目前,新型农业发展迅速,成为重要产业类型。下列不属于新型农业的是( )
    A . 立体大棚种植 B . 观光农业 C . 农田插秧 D . 生态农业
  • 24. 国家明确指出要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是( )
    A .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 . 我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 C . 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D . 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 25. 新旧动能转换的目的在于减少对传统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的依赖,加速推进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重要内涵之一是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均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我国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 )
    A . 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B . 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 C . 消除地区间经济差异 D . 取代传统工业的发展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 26.    

    【谁不说我家乡好】我国地域辽阔,各省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但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开展了一次“夸夸我家乡”的比赛活动。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我的家乡邻国多】

      甲同学的家乡是我国位置最(东/西)的省级行政区域,距离我国东部的洋很遥远。

    2. (2) 和邻省青海省相比,甲同学家乡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是
    3. (3) 【我的家乡冰雪多】

      乙同学的家乡在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中纬度最(高/低),冬季银装素裹;该省最东端黑龙江与(河流)主航道的中心线交汇处,是我国领土最东端。该省的行政中心是

    4. (4) 【我的家乡冬季暖】

      丙同学的家乡完全位于带,冬季气候温暖,树木葱郁,景色优美。四周环海,北部濒临我国的内海海峡,对外交往便利。

    5. (5) 【我的家乡位置好】

      穿过丁同学家乡的特殊纬线是,地跨两个温度带,和乙同学家乡相比,热量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多样化/专业化)发展。

  • 27.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自驾车旅游悄然兴起。东起上海、西至西藏的318国道备受“驴友”的青睐。318国道绵延5476千米,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图一)

    材料二:上海的中学生小亮一家三口准备利用假期开车旅游。他们设计了a、b、c三条线路(虚线)。(图二)

    1. (1)   318国道全程跨越了我国地势级阶梯,地势起伏大。读图可知,318国道东起海平面,西至被称为“地球之巅”的(山峰)附近,从“鱼米之乡”的(地形区)到有“紫色盆地”之称的(地形区)再到“雪山连绵”的(地形区),地形种类多样,沿途风景绮丽壮观,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
    2. (2) 假如小亮一家沿线路a旅游,经过的山脉A是,该山脉北侧的地形区①是。若沿线路b旅游,目的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该阶梯地形以高原和为主;若沿线路c旅游,则沿途经过山脉B,其东侧的平原是
  • 28. 雾凇是在足够的低温和充足的水汽下形成的自然奇观。右图示意我国雾凇主要观赏地分布及观赏期,左图为雾凇景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1) 雾凇景观多出现的季节是,图中的雾凇观赏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非季风区),南方地区雾凇观赏地的分布特点是
    2. (2) 图中雾凇观赏期最长的地点是,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3. (3) 吉林省吉林市被誉为“雾凇之都”,当地利于雾凇形成的条件有:①从地理位置看,吉林市所处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又常遭受南下的风侵袭,降温幅度大;

      ②临近松花江,水温较高,与地面温差较(大\小),产生大量的雾凇。

    4. (4) 你知道松花江的两个汛期分别出现在什么季节吗?
  • 29. 长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态宝藏。党的二十大报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部分提到“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图1为长江流域简图,图2为长江干流剖面示意。读图,完成相关问题。

    1. (1) 河流特征深受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影响,请依次填写空格,完成框图。

    2. (2) 长江是我国“水能宝库”,水能主要集中在河段,(城市)以下的中下游河段,航运发达,被称为“黄金水道”,是由于河流
    3. (3) 人类在开发长江过程中“走过弯路”,沿江面临的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双选)

      A.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B.中游围湖造田,加剧洪涝灾害

      C.下游地势平坦,形成“鱼米之乡”        D.沿岸支流众多,利于水能开发

    4. (4) 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从“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角度,谈谈你对长江禁渔的看法
    5. (5) 长期以来,长江流域围湖造田现象较严重,请你写出治理措施
  • 30. 河南省某校同学针对河南省土地资源的利用展开了研学探究。请帮助他们一起完成探究。

    1. (1) 任务一:调查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下表为河南省第二次与第三次全省国土资源调查部分数据(单位:万公顷)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第二次(2009年12月31日)

      819.20

      350.69

      67.99

      205.24

      第三次(2019年12月31日)

      751.41

      439.63

      25.70

      244.95

      河南省在两次国土资源调查中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情况是(任答一点),并据此提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建议

    2. (2) 任务二:调查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021年河南省开始实施大豆、玉米轮作制,现已成为河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模式之一,也是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河南省的主要耕地类型为(旱地/水田),河南省实施大豆、玉米轮作制的现实意义是(从耕地使用角度回答)。

    3. (3) 任务三:调查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河南省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标准开展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创建工作,计划到2050年,河南省将建成8759万亩高标准农田。

      河南省多管齐下保障粮食安全。请选择合适的答案把下表补充完整。(填字母)

      A.粮食优质高产        B.提高土壤肥力        C.机械化、信息化        D.培育良种

    4. (4) 任务四:调查林地集约利用情况

      河南省水土流失区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重度水土流失区主要分布在浅山丘陵区和黄土丘陵区,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黄河易泛滥区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加之不合理的毁林开垦导致地表裸露,不能保持水土,生态环境脆弱。

      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其特殊性在于如果利用不当,或遭到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请你就河南省林地利用情况中的问题提出一条解决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