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4-01-09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一场景中描述了几种生物,下列选项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 白鹭 B . 桃树 C . 流水 D . 鳜鱼
  • 2. 生物学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蜜蜂、蚯蚓、蘑菇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C . 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都能生长繁殖
  • 3.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横江湿地公园里的植物 B . 横江里所有的鱼 C . 横江公园里所有的生物 D . 整个横江公园
  • 4. 2023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我国昆明举行。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 物种的多样性 C . 营养物质的多样性 D . 基因的多样性
  • 5.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句谚语中体现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 温度 B . 水分 C . 光照 D . 土壤
  • 6.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
    A . 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很发达 B .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 . 变色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似 D . 森林能涵养水分、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 7. 研究表明,改变光照时长,能使秋天的菊花在春天开放。这一现象说明( )
    A . 环境影响生物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生物适应环境 D . 生物改变环境
  • 8. 下列科学家与其对应的研究成果有错误的是( )
    A .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B . 哈维——血液循环 C . 拉马克——生物分类系统 D . 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 9. 生物分类单位按大小和从属关系可排列为( )
    A . 界、门、纲、目、科、属、种 B . 种、属、目、科、纲、门、界 C . 界、门、纲、目、科、种、属 D . 科、纲、目、属、界、门、种
  • 10. 为监测水质情况,科研人员对月潭湖水库大坝上游河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统计,该过程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 观察法 B . 调查法 C . 实验法 D . 文献法
  • 11. (2018七上·防城港期中) 把菠菜放入冷水中几分钟,水不会变色,如果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水变成绿色。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12.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大多体积较小,其意义是( )
    A . 利于增加细胞数量 B . 利于细胞生长 C . 促进新个体的生殖 D . 利于物质交换
  • 13. 剥橘子时,你会看到橘子皮上有许多“丝络”,这些“丝络”属于( )
    A . 保护组织 B . 营养组织 C . 输导组织 D . 分生组织
  • 14. 剪指甲时我们不会感到疼痛,是因为指甲中没有( )
    A . 结缔组织 B . 分生组织 C . 机械组织 D . 神经组织
  • 15. 正常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60-100次,心脏可以跳动的原因是( )
    A .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功能 B .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功能 C . 神经组织具有传导兴奋功能 D .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功能
  • 16. 下列有关人体组织及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骨中的机械组织具有支持、保护功能 B . 唾液腺中的上皮组织能分泌唾液 C . 皮肤由多种组织构成,属于器官水平 D . 多种器官共同协作构成消化系统
  • 17. 以下列出了变形虫细胞中的几种物质,其中都是有机物的一组是( )

    ①糖类 ②水分 ③矿物质 ④脂肪 ⑤蛋白质 ⑥二氧化碳 ⑦氧

    A . ①②③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⑥ D . ④⑤⑥
  • 18. 变形虫是单细胞原生生物,下列关于变形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变形虫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B . 变形虫伸出伪足进行运动,也能获取食物 C . 变形虫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 变形虫通过体表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 19. 下列蔬菜的食用部分都属于植物生殖器官的是( )
    A . 番茄、青椒、蚕豆 B . 萝卜、青菜、丝瓜 C . 蒜苗、洋葱、韭菜 D . 土豆、冬瓜、茄子
  • 20.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第一次使用5x目镜、10x物镜,第二次使用10x目镜、40x物镜,那么,第二次观察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
    A . 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多 B . 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少 C . 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多 D . 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少
  • 21. 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获取实验数据的误差,常常设重复组(即重复进行实验)。科学实验的数据,应当取各重复组的( )
    A . 任意值 B . 最大值 C . 最小值 D . 平均值
  • 22. 在“响尾蛇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的猎物”的看法。这属于实验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作出假设 C . 收集相关信息 D . 分析实验现象
  • 23. 电影《流浪地球》提醒我们,生物圈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叙述中错误是( )
    A .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 B . 生物圈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中的多种生态系统相互关
  • 24. (2015七上·济宁月考)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大棚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 . 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 . 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 . 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 25. 随着气温的升高,李华观察到自家鱼缸里金鱼的呼吸频率发生了变化。他探究了金鱼在不同温度水中的呼吸情况,记录数据如图所示。下列与探究无关的问题是( )

    A . 温度对金鱼的呼吸有影响吗? B . 金鱼的呼吸频率与水温有关系吗? C . 金鱼对不同的水温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吗? D . 金鱼的呼吸频率会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0分)
  • 26. 春天,油菜花海中,金黄色的花朵仿佛一团团阳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穿梭,它们鼓动着翅膀,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在阳光下,油菜花与蜜蜂共同演绎着生命的欢歌,一片繁荣与生机。图一为摄影师镜头下的油菜花和蜜蜂,图二为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油菜花呈现出金黄色,构成花瓣的细胞可能是图二中的细(填“甲”或“乙”),花瓣细胞中的色素主要存在于图二的[内的细胞液中,决定油菜花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图二的[中。
    2. (2) 蜜蜂和油菜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在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数目会不断增多,这是通过细胞_过程实现的,此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细胞核中的,它会先精确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保证了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3. (3) 油菜花属于结构层次中的水平。与蜜蜂相比,油菜植株的结构层次中不包。组成油菜花、叶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细胞的结果。
    4. (4) 蜜蜂体细胞和油菜叶片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 27. 同学们在实验课上制作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番茄果肉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如下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 (1) 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要先对光。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双手转动[] , 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最终完成对光。
    2. (2) 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如果发现目标在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那么应将玻片向方移动。
    3. (3)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最可能是图(填“甲”、“乙”或“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很薄,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不容易识别各个结构。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较的光圈(填“大”或“小”),或调节(填“平面”或“凹面”)镜。
  • 28.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都对非生物因素影响动物分布很感兴趣,十一假期,他们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步骤: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步骤2: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同学的实验是实验,其中的变量是
    2. (2) 丙同学的实验具有两个变量,因此不遵循原则。
    3. (3) 分析图所示数据统计,丁同学的实验现象应该是:鼠妇大多集中在(填“玻璃板”或“黑纸板”)一侧。

    4. (4) 本实验的实验结论
    5. (5) 若乙同学调整实验计划,在原来的实验装置基础上,进行变量处理,除丙同学研究的变量以外,可探究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写出一种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