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1月期...

更新时间:2024-01-11 浏览次数: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 1. 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进行了一场空间站“乒乓球”友谊赛。其中,当他们用普通球拍拍打水球“乒乓球”时,出现的现象(    )
    A . 水球“兵乓球”破裂消失了 B . 水球“乒乓球”没有破裂,而是牢牢粘在球拍上 C . 水球“乒乓球”掉到了地上
  • 2. 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湖中倒影 C . 天空出现彩虹
  • 3. 下列选项属于光源的是( )。
    A . 汽车后视镜 B . 明亮的月亮 C . 点燃的蜡烛
  • 4. 下面操作中,可以观察到铅笔“折断”现象的是( ) 。
    A . 把铅笔垂直插入水中 B . 把铅笔倾斜着插入水中 C . 用手电筒照射铅笔
  • 5. 龙龙想制造一条七色彩虹,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 用一块平面镜对着太阳光 B . 在阳光下,往空气中喷水雾 C . 让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
  • 6. 下面有关“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能完全穿透不透明的墙壁 B . 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透明的墙壁,传播受到阻碍了 C . 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能部分穿透不透明的墙壁
  • 7. 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都能改变光的( )。
    A . 颜色 B . 传播速度 C . 传播方向
  • 8. 关于日食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部位时,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形成日食 B . 当云遮挡住太阳时,就会发生日食 C . 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就会发生日食
  • 9. 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中,水中月影映现,如右图所示。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 。

    A . 光沿直线传播 B . 光的折射现象 C . 光的反射现象
  • 10. 龙龙对潜望镜的原理非常感兴趣,关于潜望镜(如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潜望镜内部有两面平面镜 B . 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的 C . 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潜望镜后,经过了1次反射,进入到观察者眼中
  • 11. 暑假,龙龙去贵州织金洞旅游,这里被称为“中国溶洞之王”。里面的岩石奇形怪状,洞壁和地底下都有水(如右图)。龙龙推测这些溶洞可能是由于( )作用形成的。

    A . 地震 B . 人工开采 C . 流水侵蚀
  • 12. 暑假,龙龙还和家人一起穿越了西北线,领略了大西北壮观的景色,其中如图所示的雅丹地貌和沙漠的形成原因是( )。

    A . 风的侵蚀作用形成雅丹地貌,风的沉积作用形成沙漠 B . 风的侵蚀作用形成雅丹地貌和沙漠 C . 水的堆积作用形成雅丹地貌,风的沉积作用形成沙漠
  • 13. ( )是由于地壳运动而产生,属于地球内部力量的两种表现形式。
    A . 火山喷发和沙尘暴 B . 地震和沙尘暴 C . 火山喷发和地震
  • 14. 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图示表示盆地的是( ) 。
    A . B . C .
  • 15.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内有海石奇观景区,这里山势陡峻,多悬崖峭壁,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平台、海蚀穴等海岸地貌类型齐全。这说明大鹏半岛的地貌经历过( )。
    A . 搬运与沉积 B . 人为影响 C . 风化与侵蚀
  • 16. 龙龙在科普书籍.上阅读到地震的相关信息,他想起自己做过的地震模拟实验,关于这个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用两个小盒子的移动来改变岩层的状态 B . 地表的地形地貌是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变化的 C . 岩层的改变只发生在地球内部,对地表没有影响
  • 17. 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主要目的是( )。
    A . 人们需要木材 B . 人们需要粮食 C . 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情况
  • 18. 河流入海口处,河流速度减慢,河水所携带的泥沙便出现( ),形成了入海口沙洲。
    A . 侵蚀 B . 沉积 C . 流动
  • 19. 周末下了一场雨,华华观察雨水冲刷过的地方,( ) 受侵蚀最严重。
    A . 茂密的树林 B . 绿茵草地 C . 建筑工地
  • 20. 龙龙认为风对地球表面的岩石有很大影响,于是他收集了一块岩石,并且用砂纸打磨岩石。关于龙龙用砂纸打磨岩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砂纸打磨岩石模拟风卷起沙子对岩石磨蚀的过程 B . 用砂纸打磨时,应该要上下方向打磨 C . 风对岩石产生影响的过程,跟砂纸打磨岩石一样,是快速的
二、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三、综合探究
  • 26. 周末,阳光灿烂,龙龙和朋友去附近的游乐园游玩。游乐园入口处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自动喷水器喷酒出一片乳白色的水雾。一条彩虹若隐若现地出现在水雾中(句1) , 引起了游人的纷纷赞美。龙龙进入了游乐园,“ 金鱼捕捞”活动区吸引了龙龙,他也想打捞金鱼。朋友给龙龙分享打捞金鱼的小技巧:“我们看到的“鱼”在鱼的实际位置上方,捞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捞到(句2)。“金鱼捕捞”活动区的后方是“镜子迷宫”。龙龙进入镜子迷宫,看到了一束束彩色的光速从地灯射出,形成直直的光柱(句3)。他抬头看四周,看到了许多“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迷宫般的万花筒世界(句4)
    1. (1) 划线句1,这是光的原理。
    2. (2) 划线句2,这是光的原理。
    3. (3) 划线句3,这是光的原理。
    4. (4) 划线句4,这是光的原理。
    5. (5) 生活中,还有很多其它涉及光的原理的现象,请你列举一条上文中没有提到的例子:生活中,,这是光的原理。
  • 27. 清晨,华华看到窗外射进的一缕阳光刚好打在镜子上,镜面反射的那束光又照到了天花板。华华看着这有趣的现象,更激发了她进一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热情。华华在白墙上定了C、D两个点,并在下方固定了一块平面镜,如图1所示。

    1. (1) 如果华华想照亮C点,激光笔应该选择作为入射光线;如果华华想照亮D点,则选择作为入射光线。(填“A”或“B”)。
    2. (2) 经过多次尝试,华华发现了光的反射规律:光在反射过程中,入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 )反射光线与虚线的夹角。
      A . 大于 B . 小于 C . 等于
    3. (3) 华华的铅笔掉到了桌子的挡板后黑暗处。如图2,不改变手电筒和挡板的位置,要照亮黑暗处的铅笔,华华应该将镜子放在,图中的位置。(填“a”、“b”或“c”)。

    4. (4) 华华使用自制的潜望镜,了解到潜望镜的原理,并利用潜望镜看到了桌子下的铅笔。请你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路线。

  • 28. 龙龙的爸爸是一位地质学家,龙龙想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他来到了爸爸的书房。

    1. (1) 龙龙在爸爸书房找到了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图,如图1,其中①表示,②表示,③表示
    2. (2) 龙龙在爸爸的岩石标本箱中找到了一块玄武岩,他想起去年在我国最大的火山湖长白山天池旅游,发现周围也布满许多玄武岩,如图2,它也属于组成地壳的岩石种类,它属于,由此推测是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原因。
    3. (3) 龙龙找到了之前去香港地质公园的图片(图3),了解了地球的内部运动之后,他终于明白了是因为才形成了弯曲的岩层。
    4. (4) 龙龙看到了火山的相关资料,他做了火山喷发模拟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材料或实验现象分别模拟的是什么?请连线表示。

      土豆泥                岩浆

      酒精灯加热            山体

      土豆泥顶部的小坑      火山运动

      稀释的番茄酱          火山口

  • 29. 华华想起那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她认为没有植物覆盖是黄土高原受到严重流水侵蚀的重要因素。为了验证她的猜想,她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制作甲、乙两个小山丘模型,甲有植物覆盖,乙没有植物覆盖。

    ②用喷水壶分别对甲、乙小山丘从顶部喷水,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

    ③比较两个小山丘"降雨”后的变化。

    1. (1) 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不变的条件是
    2. (2) 华华观察到的现象:从小山丘 (填 “甲”或“乙”)流出的水更浑浊。
    3. (3) 由此,华华得出结论: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填“有植物覆盖”或“没有植物覆盖”)
    4. (4) 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为减轻土地侵蚀做什么?请你列举两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