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05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题2分,共50分)
  • 1.  2023年8月29日是第20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本次活动主题为“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下图为中国疆域及邻国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地跨热、温、寒三带 B . 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C . 全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D . 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小部分位于低纬度
    2. (2) 钓鱼岛所属海域是( )
      A . 黄海 B . 东海 C . 南海 D . 渤海
    3. (3) 我国在钓鱼岛周边开展常态化巡航的意义是( )

      ①强化周边岛礁及海域有效管理

      ②树立公民海洋国土观念

      ③治理海洋环境污染

      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下表为2000年以来我国三次人口普查各年龄段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22.8

    70.2

    7.0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

    74.5

    8.9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17.9

    68.6

    13.5

    1. (1)   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是( )
      A . 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 . 0~14岁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C . 15~6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 .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2. (2) 我国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 . 降低人口死亡数量 B .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C . 降低人口密度 D . 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 3. 我国是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下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及其传统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 . 少数民族只分布在边疆地区 B . 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 C . 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D . 各民族均匀分布
    2. (2) 图2中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 华北地区 B . 东北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西南地区
  • 4. “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饪王国”之称,下图为我国八大菜系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想要品尝正宗的“湘菜”,最好去( )
      A . 四川省 B . 广东省 C . 湖南省 D . 福建省
    2. (2) 川菜的烹调方式以麻辣为特色,人们都喜爱吃辣,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吃辣椒能强身健体,有助于长高 B . 冬季气候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可以驱寒抗湿 C . 四川为湿润山区,山地有利于辣椒作物生长 D . 四川经济发达,人们大量购买辣椒
    3. (3) 我国有丰富多样的餐饮食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
      A . 农业技术先进 B . 人口分布不均 C . 民族文化多样 D . 气候复杂多样
  • 5.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已被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下图为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B . 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C . 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 D . 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
    2. (2) 下列城市居民使用相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差的是( )
      A . 广州 B . 重庆 C . 拉萨 D . 上海
  • 6. 地形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及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地势特征是( )
      A .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 . 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 C .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 . 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
    2. (2) 我国地势特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 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形成降水 B . 许多大江大河自东向西奔流入海,沟通东西交通 C . 阶梯内部落差巨大,水能资源丰富 D . 冬季冷空气无法影响东部沿海地区
    3. (3) 北纬36°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地形区有( )
      A .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 .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C .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D .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7.  2022年某月17日,冬季第二轮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内蒙古、黑龙江局地出现-40℃的极寒天气。下图为棉裤预警地图。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材料中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 12月 B . 9月 C . 6月 D . 5月
    2. (2) “你在北方穿貂,我在南方露腰”所处季节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A . 从北向南递减 B . 南北温差大 C . 从西向东递减 D . 东西部气温相同
    3. (3) 南北方穿衣差异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因素 D . 人类活动
  • 8. (2023八上·龙山月考) 下图示意中国部分河流分布,①~④为我国重要河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四条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图中四条河流( )
      A . ①河水量最大 B . ②河长度最长 C . ③河结冰期最长 D . ④河水位最高
    3. (3) 我国外流河、内流河都有明显的夏季汛期,其主要原因是( )
      A . 都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 B . 都是因为夏季高温,冰雪融水多 C . 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影响 D . 外流区受夏季高温影响,内流区因夏季降水较多
  • 9. 图1为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图2为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我国旱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 )

      ①旱涝灾害集中发生在东部季风区

      ②旱涝灾害深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

      ③夏季风强的年份,往往造成南涝北旱

      ④夏季风弱的年份,往往造成南旱北涝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关于图中A、B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是A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B . 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易造成B地区春季缺水 C .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是两地预防旱涝灾害的有效措施 D . 为减少旱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可以将A、B两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地区
  • 10. 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下图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数码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正确的是( )
      A . ①一草地 B . ②一林地 C . ③一难以利用的土地 D . ④一耕地
    2. (2)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

      ③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好

      ④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共50分)
  • 11. 下图为“中国疆域”图和“我国不同地区生活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陆地总面积约万平方千米,海域乙是海。
    2. (2) 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A是,图中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3. (3) 从五带来看,中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国土位于带。
    4. (4)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岛。
    5. (5)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图中①和④的现象反映出我国南北(气候要素)差异大。
  • 12. 下图为“我国地形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我国西部分布着世界最高的高原①由于,该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低)的地区之一。
    2. (2) 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着广阔的平原和低矮的丘陵,图中②是平原。
    3. (3) 图中山脉③是山脉,其走向是走向。山脉④是山脉,是福建省与江西省的分界线。
    4. (4) 请模仿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在图上用平滑曲线把“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一巫山一雪峰山”连成一线,画出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13. 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开展了“秦岭一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环境差异”的主题探究活动。图1为集中供暖分界及秦岭南北云雾差异、图2为秦岭一淮河线位置示意图,请结合图文资料一起参与探究活动并完成下列问题。

    1. (1) 结合秦岭南北云雾差异图可知,夏季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北上,遇到秦岭抬升,以南地区云雾厚,降水(多、少)。秦岭一淮河线大致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使其成为我国地区与地区(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2. (2) 冬季,秦岭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南下,冬季风的序号是,它的风向是,致使秦岭以北气温低、以南气温高,秦岭一淮河线大致与1月份℃等温线相吻合。
    3. (3) 下列图片中属于北方地区农田景观的是;属于南方地区民居景观的是

  • 14. 2022年12月20日,世界综合技术难度最高、装机规模第二大的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成功试运行。白鹤滩与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水电站在长江干流形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读图可知,长江发源于山脉,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域,最终注入海。
    2. (2) 材料中“清洁能源”指资源,该能源属于(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
    3. (3) 白鹤滩水电站综合技术难度最高,其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有
    4. (4) 长江清洁能源走廊位于游河段,简析该河段建设清洁能源走廊的优势自然条件。(写出一点即可)
    5. (5) 长江沿岸形成了成渝、长江中游、长三角三大城市群,长江在沿岸城市群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有(写出一点即可)
  • 15. 受新冠疫情影响,粮食安全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读图可知,南方地区耕地以为主,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体现我国农业分布南北方部差异的界线为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根据右图的信息,分析土地、人口粮食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粮食安全问题。

      、②、③、④、⑤

  •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山水交错走进乌蒙山区,乌蒙山区高原山地比重大,多喀斯特地貌,土地贫瘠,是国家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图1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图”,图2为乌蒙山局部地图及图3为贵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 (1) 乌蒙山区地处我国地势第阶梯中的(地形区)。
    2. (2) 乌蒙山区气候类型为气候,降水量丰富;流域面积大,植被覆盖率高,地势崎岖,河流具有等水文特征。
    3. (3) 乌蒙山附近区域内、铁、磷等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和原料,但在开发资源和工业发展的同时,可能导致等生态和环境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